楠木軒

與抱團股共沉浮?不如學“聰明的長錢”求正果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財經

保契鋭評

3月,春歸大地,煥然新生!

當我們已經不過於畏懼這偏愛凜冬的新冠病毒,温暖正化作從內心蔓延而出的希冀。陽光明媚,春風駘蕩,真正成為疫情常態化之下新一年的萬物起源。

3月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早盤,以白馬股大幅反彈帶動全面走強而開局。截至收盤,A股三大股指集體收漲,滬指上漲1.21%,收報3551.40點;深證成指上漲2.41%,收報14857.34點;創業板指上漲2.77%,收報2994.75點。行業板塊普漲,北上資金淨流入超過37.8億元。

反觀上一週,茅台、基金“跌”上了熱搜。以貴州茅台、中國中免、寧德時代等各種“茅股”為首的機構抱團股集體殺跌,創業板指經歷了罕見的“七連跌”。曾幾何時,期待牛年股市“牛氣沖天”,我們這些股民、基民,內心波濤洶湧、五味雜陳。

A股市場,是一個從來不缺乏“概念”創新的夢想之城。券商、基金、個人投資者,都紛紛沉淪於股海之中,與這樣、那樣的“新生事物”一同浮沉。然而,保險資金卻給予了各種“茅股”以冷遇,成為A股市場中一支氣質獨特的隊伍,始終保持着“人間清醒”。

去年,新冠病毒帶來的全球危機引發了全球經濟毀滅性的衰退。面對如此嚴重的衝擊,投資卻迎來了過去10年中最好的年份,股市攀升,房價上漲,大宗商品價格瘋狂……

2020年,在洶湧貨幣的漫灌下,股市賺錢效應凸顯,險資持續加倉,權益投資佔比創5年來新高。但備受市場追捧的各種“茅股”並不受險資的青睞。在一眾抱團股中,險資重倉股僅為貴州茅台和五糧液,持倉險企為中國人壽。Wind數據顯示,截至去年3季度,除了以上“兩瓶酒”外,其餘各種行“茅”,如美的集團、隆基股份、寧德時代、愛爾眼科、中國中免等均未列入險資重倉流通股行列。

“遍地的黃金”之下,險資緣何不拾?作為“不能虧的錢”,險資更擅長佈局長遠,對於已經顯露泡沫化端倪的“抱團股”,必然敬而遠之。

具體來看,與熱衷“行茅”的公募基金相比,險資有着本質的不同:一來,險資源於萬億保民的治病錢、養老錢,不容有失,通常偏好穩健的投資策略;公募基金則是客户願意放手一搏的“投資資金”,目的在於獲取超額收益。二來,險資投資必須要實現絕對收益,必須賺得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公募基金收益無論正負,業績只要跑贏同業就入殿“封神”。三則,險資作為A股市場的一支“重量級”的長期資金,企業對投資經理的考核週期更長,相較於年度排名重壓之下的公募基金經理,可以不必迫於短期業績壓力“豪賭”抱團股。

言之鑿鑿,確可信據。身為“真茅”的貴州茅台,何以成為中國人壽的“心頭好”?一直以來,險資追求的都是業績增速穩定、波動較小、分紅較高的個股。貴州茅台、五糧液等消費龍頭股表現出來的業績持續高增長、高確定性特徵,恰好適應險資的需求。同時,中長期來看,白酒、醫藥等板塊走勢均符合我國長期經濟發展趨勢,有着較強的行業競爭力和景氣度,成為險資的投資標的實屬情理之中。

挖掘順週期細分領域的投資機遇,是險資投資的氣質。保險資金的權益投資,緊密把握未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宏觀邏輯,在消費升級、長壽時代、科技產業國產替代的浪潮下,重點挖掘大消費、大健康、大科技領域的投資機會,把握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的紅利。

此外,以險資大類置產配置的能力為基礎,用最少的投入獲取較高的收益,則成為屢試不爽的良方。從2020年險資的大類資產配置情況來看,險資對股票與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收益合計3101億元,險資投資證券投資基金收益率達12.2%,投資股票投資收益率為10.87%。總結來説就是,險資用佔比13.75%的資金實現了28%的投資收益。

過去40年,我國的財富浪潮是一場革命,譜寫了紛繁的財富故事。對於現今懷揣財富夢想的我們,如何抓住新的財富風口,仍是一場艱苦卓絕的修煉。不論股市如何浮沉,都不影響人民幣資產的持續走強,我國經濟正在持續裂變出無數的財富故事等着眾人去演繹。

投資不易,跟着險資——“聰明的長錢”投資,並且不斷地學習和苦修,也許更能不偏不倚、求取正果!

與此同時,在險資看來,A股投資的宇宙盡頭,正是為保險消費者贏一個實實在在的保單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