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髮行“寒冬”!這一指標創下23個月新低
在連續多日調整的慘淡行情中,基金髮行也陷入寒潮。數據顯示,1月份基金成立的平均份額創近23個月以來新低。面對不容樂觀的發行市場,基金公司主動降低產品成立門檻,發行了多隻發起式基金,其中包括多隻主動權益產品。
公募基金向來有“好發不好做”的特徵,因此儘管基金髮行總體遇冷,基金公司仍然在積極佈局新品。就二月份來看,有上百隻新基金即將發行。
業內認為,在基金髮行冰點期入場,整體的收益情況要明顯好於在基金髮行熱潮期入場,所以在上證指數才3400點上下的現在,或許是不錯的入場時機。
基金平均成立份額創23個月新低
2022年首月A股市場接連調整,是幾年來的最差開局。受此拖累,基金髮行市場熱度同樣遭遇冰點。
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成立的148只基金合計發行份額1188.20億元,平均單隻基金髮行份額僅8.03億元。與2021年12月相比,今年1月基金單月募資總額環比驟降6成以下;單隻基金成立規模大幅下降35.2%。
拉長時間來看,8.03億元的單隻基金平均成立規模創2019年3月份以來新低。近23個月以來,僅2019年6月、2019年8月、2020年4月三個月的基金平均成立規模低於10億元。
就今年1月份成立的新基金而言,興證全球合衡三年持有成立規模最大,成立份額為59.84億元。該基金也是2022年第一隻爆款基金,兩日募資60億。陸彬掌舵的匯豐晉信研究精選發行份額為53.34億份,認購天數14天。馮明遠管理的信達澳銀智遠三年持有期最終募資47.63億元。廣發瑞譽一年持有的認購金額也超過了40億元。
此外,還有4只基金髮行份額超過30億,12只基金髮行份額超過20億。即使基金公司派出明星基金經理掛帥,基金髮行市場仍未迎來預想中的開門紅。與2021年首月動輒百億的首發成績相比,今年首月權益基金的發行狀況堪稱“慘淡”。
多隻基金延長募集期
發行市場不景氣,基金短時間內的認購金額難以達到成立線,宣佈延長募集期限的基金也多了起來。
數據顯示,截至2月9日,已有20只公募基金公告延長募集期限。其中,主動權益類基金佔據了絕大多數,達到15只。此外,延長募集期限的還有短期純債基金以及ETF產品。
這些宣告延長募集期的基金由多所基金公司分別發行,不僅有中小型基金公司,也有已經打出名氣的頭部基金公司。
“受市場環境影響,一些新基金的發行情況顯得有些尷尬。投資者不買賬,頭部基金公司的品牌效應減弱,中小型基金公司的處境就更難了。”華南一家商業銀行工作人員介紹,投資標的、基金經理、發行機構等,都是影響投資者選擇新發基金的重要因素。
從目前發行情況看,市場表現慘淡的背景下,基金市場的“明星效應”已經有所弱化。還未打響品牌、沒能培養出“明星”基金經理的中小型基金公司發行更是困難。
一位中小型公募市場部人士表示,對於新發基金已經降低了預期,本來準備設置的上限也已取消。“其實我們很擔心,年初新發的偏股基金可能會發行失敗,只能期望市場好起來,發行市場轉暖。”他説道。
發起式基金掀起小高潮
新基金髮行難度增加的背景下,記者注意到,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選擇以發起式的形式申報新基金,以降低成立門檻。
統計顯示,截至2月9日,2022年以來已經有19只發起式基金成立(不同份額合併統計)。這些基金合計募集近60億元。其中大成惠業一年定開、招商安福1年定開成立份額較大。
從基金類型看,年初以來成立的發起式基金中,14只為權益產品,其中主動權益基金7只,被動指數基金6只;3只為固收類產品;還有三隻FOF基金,分別為景順長城基金、工銀瑞信基金、銀華基金旗下發起式養老目標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基金公司今年以來成立多隻發起式基金,例如嘉實基金旗下有嘉實中證光伏產業、嘉實中證醫療兩隻發起式基金成立;富國基金旗下有富國中證芯片產業聯接、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聯接相繼成立。
深圳一位公募品牌部人士表示,“發起發起式基金降低了募集成立的門檻:募集規模不少於5000萬元,募集人數不少於200户即可申請成立。其中法規規定,發起式基金中基金管理人、管理人股東、基金管理人高管或基金經理認購基金的金額不少於一千萬元人民幣,且持有期限不少於三年。”
“但強化了基金退出機制:基金合同生效三年後,若基金資產規模低於2億元的,基金合同自動終止並不得通過召開持有人大會的方式延續。如果在成立三年後規模低於2億的話,這些基金很可能就面臨着較大清盤的風險。”上述人士説道。
整體而言,因為基金髮行人自己也掏錢買了,發起式基金將投資者的利益與基金髮行人的利益綁定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可督促基金管理人更加積極努力創造收益,也顯示出了基金公司的誠意以及投資的信心。
未來1個月內百隻新品即將發行
發行市場遇冷,基金公司仍然在積極佈局新品。就二月份來看,有上百隻新基金(份額分開計算)即將發行。
數據顯示,2022年虎年開年首周(2月7日至2月11日)有22只新基金(僅包含主代碼)密集發行,爭奪虎年“開門紅”。
最新數據還顯示,截至2月9日基金公司披露的招募説明書顯示,未來一個月內(2月9日至3月7日)有104只新基金(份額分開計算)即將發行。
中歐基金、招商基金、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商基金、博時基金、匯添富基金、華安基金、信達澳銀基金等公司均有多隻產品即將推出,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掛帥的新品,例如王健擬任基金經理的中歐光熠一年持有期混合、施成掌舵的國投瑞銀產業升級兩年持有、崔建波管理的方正富邦鑫益一年定開等。
基金好做不好發
從歷史數據來看,基金髮行受阻並不意味着基金的配置價值也同步降低,相反,這個時候正式佈局的時機。
基金業內素有“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的説法,指基金髮行火熱時往往是市場頂部,不好發的時候或許是市場底部。A股市場經過此輪調整,部分公司的估值已進入相對合理的位置,配置價值逐漸顯現。
銀華基金統計發現,2015年2月之前,基金的發行規模出現明顯下降共有4次,分別出現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和2014年7月。
2015年2月之後,基金髮行規模出現明顯下降有6次,分別是2015年8月、2016年1月、2017年5月、2018年8月、2019年2月和2020年4月。
數據來源:銀華基金截至2021年12月31日
以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為測算指標,模擬測算在歷史上10個基金髮行遇冷期當月首個交易日買入並持有一定時間的收益。
數據來源:銀華基金截至2021年12月31日
結果顯示,在上述10個基金髮行遇冷期,買入基金並持有1年,取得正收益的概率為70%,從具體收益情況,如若在2016年1月買入,持有1年約虧損12.39%,但如若在2014年7月買入並持有1年,收益率接近90%。
如若買入基金並持有三年,除了在2016年1月買入外,均能實現正收益。如若買入並持有至去年年底,正收益率概率為100%,同時,年化收益率均在12%以上。
假如在基金髮行火熱的階段買入,基金收益又如何?
在10個基金髮行火熱期,買入基金並持有1年,取得正收益的概率同樣為70%。但是從具體收益情況來看,如若在2018年1月買入,持有1年虧損24.33%。如若在2019年12月買入,持有1年收益率達到58.14%。這意味着在基金髮行遇冷的時候買入基金更有保障,虧損幅度有限,收益彈性更足。
此外,從持有至今(截至去年年底)年化收益率來看,基金髮行火熱期的收益率整體要低於基金髮行遇冷期。
數據來源:銀華基金截至2021年12月31日
有基金經理直言,當下時點是吸引長期和理性投資者入場的好機會。基金破圈後多次登上熱搜,專業化面臨快速的普惠化。隨着市場趨於冷靜,反倒是真正的基金粉絲長期和理性投資的機會。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