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應對“寶媽工廠”這種“新業態”予以更多關注,並鼓勵、引導、支持其發展。
就業和帶娃一直是“寶媽”們的兩難選項,“寶媽工廠”靈活的工作時間與勞動形式,則兼顧了這兩方面的需求。資料圖。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文 | 李英鋒
據報道,位於湖北武漢遠郊的黃陂區有許多外來務工者,其中不少女性因要照顧孩子而缺乏就業機會。而武漢的一家服裝加工廠卻有些“特別”,專招要帶娃的“寶媽”,同為“寶媽”的老闆不僅自己實現了創業夢,還讓更多“寶媽”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
對很多年輕“寶媽”而言,就業和帶娃一直是個兩難選項——選擇就業,就沒法好好帶娃,甚至還得離鄉背井,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選擇帶娃,就找不到適合的工作,面臨着收入減少的經濟與生活壓力。“寶媽工廠”的出現,有效化解了這一矛盾。老闆是“寶媽”,員工也是“寶媽”。“寶媽”們一邊帶娃、一邊工作,既承擔起了監護和教育責任,又增加了家庭收入、提升了個人自信,可謂“魚和熊掌兼得”。
據介紹,這家“寶媽工廠”設立了彈性工作時間,勞動形式也靈活。比如,不用加班,可接送孩子上下學、帶孩子來上班,特殊情況還可在家工作。而按照工時不同,工廠採取工資加獎金、底薪加計件的方式計算報酬。此外,工廠還專門留出一間房間作為兒童活動室,備有桌椅、畫板、玩具等。這樣的勞動與管理模式,兼顧了企業生產和員工利益,尤其是滿足了“寶媽”日常帶娃需求,既彰顯了人性化,又不失理性。
從實際效果來看,“寶媽工廠”靈活的管理方式,不僅沒有讓“寶媽”鬆散下來,陷入無組織無紀律狀態,反而激發了她們愛崗敬業意識和工作熱情,特別珍惜這份工作機會。報道就提到,“寶媽工廠”自開辦以來,至今也無人離職。趕工期的時候,“寶媽”們就主動採取打提前量的辦法,把帶娃損失的時間補回來;尤其對於特別急着要出的訂單,“寶媽”們更是主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幫忙趕貨。
而在“寶媽”們的共同努力下,“寶媽工廠”發展形勢喜人。報道透露,該廠生產的某品牌制服深受年輕人歡迎,甚至遠銷海外,月銷售額高達300多萬元。如今,工廠已吸納了近200名“寶媽”就業,平均月薪近6000元。這無疑是“寶媽工廠”和“寶媽”們相互成就的雙贏結果。
實際上,“寶媽工廠”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性。另據媒體報道,此前,在浙江舟山就有了類似的“寶媽工廠”,2019年的時候,該廠就已聚集了50多個需要照顧子女的“寶媽”。
“寶媽工廠”不僅給女性勞動者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友好的就業環境,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種呵護了女性就業權益和兒童發展權益的有益業態,順應了當前的發展趨勢和就業變化,也有益於社會生育意願提升。近年來,不少勞動者都選擇返鄉就業或在家就業,“寶媽工廠”這種“新業態”也有了更為深厚的生存土壤,也具備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為此,地方應對“寶媽工廠”這種新業態予以更多關注,適當以減免税費、資金補貼、技能培訓、綠色通道註冊等方式鼓勵、引導、支持其發展,並梳理、總結、提煉這種特殊的勞動形式和管理方式,適時對其進行明確、完善,為勞資雙方合法權益提供製度性保障。
□李英鋒(律師)
編輯:何睿 校對: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