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問題令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也讓美英憂心將迎來“貨架空蕩蕩的聖誕節”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倪浩】全球經濟正深陷“供應鏈斷裂”的泥淖,經濟復甦舉步維艱,英美等國家對此束手無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2日發佈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下調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5.9%,而“罪魁禍首”就是全球供應鏈的斷裂。IMF在這份報告中形容全球經濟舉步維艱,復甦進程受阻。處於全球供應鏈重要環節的國家暴發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的時間比預期持續的更長,並在眾多國家推升了通脹的嚴重程度。

這一問題令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也讓美英憂心將迎來“貨架空蕩蕩的聖誕節”

IMF在報告中指出,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經濟前景變得更為黯淡,發達經濟體近期前景也更加困難,而這些一定程度上都是由於供應鏈的混亂導致的。IMF警告稱,持續的供應中斷可能使通脹預期失控。

路透社13日報道稱,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也在呼籲,七國集團(G7)應該聯手解決正在阻礙經濟復甦的供應鏈中斷問題。稍早前的報道顯示,英國首相約翰遜案頭上六件待辦事項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能源短缺帶來的全球天然氣價格飆升。而英國人正惴惴不安於或將等來一個加油站無油可加,超市貨架空蕩蕩的聖誕節。

供應鏈問題也一直是美國總統拜登所面臨的棘手問題。彭博10月12日消息顯示,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説,拜登當地時間週三將在與高級官員和利益相關方會談後發表講話,討論如何解決全球運輸供應鏈瓶頸問題。

最新的報道顯示,供應鏈斷裂的問題正在蔓延到美國的農業領域和糧食生產,甚至造成聯合收割機 “一胎”難求。路透社報道説,美國農民使用的大型機器所需要的各種零部件短缺,供應商們甚至需要去尋找十多年前生產的舊部件以滿足需求。

有報道提到,美國和亞洲製造中心因新冠疫情停產,集裝箱短缺使主要港口受阻,加上人工匱乏,供應鏈出現了斷裂,導致設備製造商無法充分利用這個賺錢的機會,此時穀物價格已飆升至近十年來的最高點。報道説,鋼鐵、塑料、橡膠等原材料的供應一直不足,最近幾周,電力短缺迫使幾個中國冶煉廠減產,在那之後,美國製造商正準備迎接更大的衝擊。

美國政府今年6月成立了一個供應鏈中斷特別工作組,試圖着手解決從運輸、食品加工到半導體等領域的供應鏈中斷問題,但效果不佳。白宮一官員日前警告稱,今年聖誕節期間,美國民眾可能面臨物價上漲和一些貨架空空如也的局面。

海通宏觀國際研究12日在報告中指出,調查顯示,與當前日益上漲的消費需求相比,歐美企業的成品貨物庫存已達到有數據記載以來的最低水平。不出所料,消費物價通脹仍處於高位,美國與歐元區的CPI同比增幅分別達到5.3%與3.4%,均為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

除了疫情這個天災因素造成供應鏈斷裂之外,人為因素也增加了供應鏈的混亂程度。《華爾街日報》12日報道稱,許多美國公司正在指責美國現任政府對華貿易政策,一些進口商找不到具備成本效益的可以替代中國產品的選擇,而美國的貿易政策也未能提供他們所期望的關税減免。發出這種抱怨的公司範圍很廣,既有依賴中國電子元件和其他部件來製造商品的公司,也有從中國進口鞋子和裙子的零售商。

報道稱,美國服裝行業幾乎全部依賴進口,而以中國為最重。美國進口的鞋更有三分之二來自中國。與此同時,製造商也從中國進口各種金屬、化學品、半導體芯片和其他產品,然後在美國工廠生產商品。響應國內企業的報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於週二展開評估,衡量對中國加徵關税是否對美國企業、就業、關鍵供應鏈造成嚴重損害。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時期對中國經貿進行打壓,核心目的之一就是促使產業鏈迴歸美國。但這一努力在中美雙邊貿易不斷攀升中宣造失敗。《華爾街日報》在報道説也指出,“最難的是讓美國的工業供應鏈迴歸本土。過去一年的事件表明,中國對全球製造業是多麼不可或缺。儘管有關税、疫情和其他干擾,但很少有美國公司將經營移回國內。”

壹航運創始人兼CEO鍾哲超1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航運問題依然嚴峻,目前並沒有改善的跡象,全球供應鏈仍將處於困頓當中。鍾哲超將國際航運問題的悲觀預期延長到了2022全年甚至2023年。鍾哲超表示,可口可樂、沃爾瑪這些國際巨頭正在租船運輸,可見他們對國際航運的悲觀態度。鍾哲超表示,生產不足加上運輸混亂,全球供應鏈正處於一個惡性循環中,短時間內無法釐清。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全球供應鏈之所以混亂,美國亂加關税,擅自發動貿易戰也難辭其咎。因為,這種憑空而來的關税負擔無疑打亂了中美兩國出口和進口商的運營節奏。霍建國認為,美國應該從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趨勢出發,妥善處理好中美之間的經貿關係。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40 字。

轉載請註明: 這一問題令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也讓美英憂心將迎來“貨架空蕩蕩的聖誕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