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P印度不跟,上車的中日韓15國將吃到什麼肉?
據新聞報道稱,2020年11月15日,歷經8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正式簽署。
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
自2012年11月RCEP啓動談判開始,直到2020年11月RCEP的正式簽署,足足走過了8個年頭。
眾所周知,經濟圈的形成將帶動成員國的經濟發展,那為何印度最後卻選擇退出呢?
印度產業結構容易受到外界衝擊
作為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國的印度,前幾年的發展趨勢,一度讓印度產生了要超越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性工廠”的念頭。
據印度統計局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印度出口商品中,石油類製品、鑽石和藥品佔據了主要份額,而其它低端產業卻相對落後。印度低端產業基礎沒有打好,很容易受到其他國家的衝擊從而“崩盤”,這是印度沒有簽署RCEP的主要原因之一。
雖然印度的人口總量優勢之下的市場潛力將為RCEP帶來更好的發展,但是即便印度不跟,中日韓15國未來的發展前景依舊不可估量。
打破關税壁壘,貿易前景活躍
但是在RCEP協定簽訂之後,以中國和東盟自貿區為例,未來雙方之間的貿易合作商品被納入零關税的税目將達到95%,目前為90%。零關税之下,不僅會使得雙方貿易合作更加密切;對於企業來説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經營成本,獲得更高的收益;對於消費者而言也將會以比目前更低的價格獲得相同的產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