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RECP印度不跟,上車的中日韓15國將吃到什麼肉?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財經

據新聞報道稱,2020年11月15日,歷經8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正式簽署。

即由東盟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共同參加(“10+6”),通過削減關税及非關税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最終由於印度的退出,成為15國的貿易協定。

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

自2012年11月RCEP啓動談判開始,直到2020年11月RCEP的正式簽署,足足走過了8個年頭。

據悉,當前RECP協定覆蓋人口占據了世界總人口的30%;15個成員國GDP總量佔全球經濟總量的29.3%以及區域內貿易額佔據全球貿易總額的27.4%,被稱為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RCEP的簽訂將意味着又一超級經濟圈正式形成。

眾所周知,經濟圈的形成將帶動成員國的經濟發展,那為何印度最後卻選擇退出呢?

印度產業結構容易受到外界衝擊

作為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國的印度,前幾年的發展趨勢,一度讓印度產生了要超越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性工廠”的念頭。

但是在全球疫情的影響之下,印度經濟在今年二季度印度經濟大幅下23.9%。同時也將印度產業結構的弊端暴露出來。據瞭解,目前印度以汽車配件等為主的資金密集型的行業發展態勢良好,但以紡織品等為主的勞動力密集型行業發展卻遠不如其他產業。

據印度統計局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印度出口商品中,石油類製品、鑽石和藥品佔據了主要份額,而其它低端產業卻相對落後。印度低端產業基礎沒有打好,很容易受到其他國家的衝擊從而“崩盤”,這是印度沒有簽署RCEP的主要原因之一。

雖然印度的人口總量優勢之下的市場潛力將為RCEP帶來更好的發展,但是即便印度不跟,中日韓15國未來的發展前景依舊不可估量。

打破關税壁壘,貿易前景活躍

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特殊背景之下,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受到影響。

但是在RCEP協定簽訂之後,以中國和東盟自貿區為例,未來雙方之間的貿易合作商品被納入零關税的税目將達到95%,目前為90%。零關税之下,不僅會使得雙方貿易合作更加密切;對於企業來説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經營成本,獲得更高的收益;對於消費者而言也將會以比目前更低的價格獲得相同的產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