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處於深度調整中的房地產急於求變,而人才無疑是解題的正確思路。2月28日,龍湖集團發佈公告稱,委任邵明曉為董事會副主席,並辭任首席執行官,委任陳序平為首席執行官。
據內部人士透露,未來,邵明曉會進一步輔佐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聚焦大的公司戰略層面,組織團隊,做好知識賦能,同時也幫助新的CEO陳序平做得更加成功,而後者主要帶領各職能團隊管理公司的正常運營事務。
這可謂是龍湖集團近十年內最重要的一次人事調整,這種調整在龍頭房企中也比較少見。據和訊房產觀察,上一個進行類似調整的企業是世茂集團,該公司於2019年委任許世壇為公司總裁,祝九勝則是於2018年被委任為萬科總裁,兩家調整都有各自的原因。
之所以説這是龍湖最重要的一次調整,是因為邵明曉過去十年一直擔任龍湖集團首席執行官,而且公司在此期間得以發展壯大。他將龍湖銷售規模從383億帶至2900億,入選《財富》世界500強,並先後提出“擴縱深、近城區、控規模、持商業”和“空間即服務”戰略,截至目前,龍湖商業在手項目超過100個,為龍湖提供穩定的租金流入,龍湖也在持續推進多航道協同發展。
更重要的是,在行業普遍遭遇流動性危機且債務違約不斷的情況,龍湖集團憑藉穩健增長和財務自律,連續5年保持綠檔,不僅在這場危機中全身而退,還獲得了發展的主動權和先機,可以説,邵明曉對此功不可沒。
值此之際,陳序平升任龍湖首席執行官,無疑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未來可以大展身手,這也是外界對他最大的期待,從這個層面來看,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人事變動,很可能意味着龍湖集團發展策略會發生改變。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龍湖集團在此時進行人事變動,有可能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企業自身新陳代謝,10年換一次CEO是很常見的事情,二是為未來三五年的戰略匹配適合的人才,雖然龍湖集團沒有披露新的戰略走向,但房企在新週期的打法大概率跟以前不一樣。
80後陳序平“上位”
“新一代年輕才俊。”這是很多龍湖內部員工對陳序平的印象,不過,在外界看來,陳序平的職位上升的很快,半年多之前,他才第一次“正式”走進媒體的聚光燈下,這麼快就升任首次執行官,可謂是平步青雲。
據悉,2021年7月8日,龍湖在內部發公告,宣佈了最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和人事變動,最大的變動是新設立地產航道,時任龍湖集團副總裁的陳序平被任命為地產航道總經理,兼任地產航道市場營銷部總經理。
仕官生,這是陳序平身上一個最重要標籤。資料顯示,陳序平2008年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畢業並取得碩士學位,同年以仕官生身份加入龍湖集團,至今已在龍湖供職14年。對龍湖集團來講,陳序平是從體系裏培養出來的年輕高管。
陳序平最為人所知的戰績來自成都,2016年底,他出任成都公司總經理,在其任期內,成都龍湖的地產開發銷售額從2016年的53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80.23億元。不僅如此,他麾下的成都成為“空間即服務”戰略下多航道協同落地的樣本,並形成了齊頭並進的局面。
不僅有拿得出手的“戰績”,陳序平更是獲得了管理層的高度肯定。2021年半年業績會,時任地產航道總經理的陳序平首次出席業績發佈會,已經初步引起關注,彼時,邵明曉對他的評價是“知識結構非常全面、非常勤奮,而且領導力很強的一個高管。”
龍湖集團對這位地產賽道負責人非常期待,邵明曉去年就曾表示,未來希望C1航道的業務,無論是從用户端的產品定位,到土地的獲取,到運營的定位、週轉的速度、交付的速度,以及交付後的服務質量,能夠把顆粒度和精細度進一步提升。
從晉升速度可以看出來,陳序平在這些方面獲得了認可。不過,這些要求更像是基本的門檻,陳序平當下面臨的是挑戰是如何在地產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增長。
根據董小姐報道,2022年,龍湖會繼續收縮除商業、冠寓之外的部分非地產業務的投入。市場下行,公司內部認為,龍湖2022年的銷售目標應該下調,但是,吳亞軍接受下調的幅度比較有限。
陳序平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艱鉅,一方面,目前,外界對地產行業普遍沒有信心,尤其購房者普遍失去房價上漲的預期,購房動力不復從前;另一方面,在接下來的地產新週期石實現增長,而且是在3000億規模基礎上的增長,與此前任何階段相比,難度係數都更高。
新階段的競賽才剛剛開始,地產賽道之外,陳序平的挑戰還在於如何找到可與開發主業匹配的第二增長曲線甚至是第三增長曲線,以更高質量實現利潤的穩定增長,對陳序平而言,雖然壓力不小,但更是難得的機遇。
人才趨於年輕化
80後成為龍頭房企的CEO,這樣的事情雖然不常見,但也代表了當前的行業用人趨勢。
近日,除了龍湖集團換CEO之外,旭輝也有類似動作,2月21日,旭輝宣佈,原仁恆置地集團執行副總裁周軼羣將加盟公司,出任集團副總裁兼運營中心總經理。資料顯示,周軼羣有着18年的房地產行業從業經驗,此前在仁恆置地集團擔任執行副總裁。
據和訊房產觀察,陳序平和周軼羣有幾點相似:一是年輕, 陳序平是82年,周軼羣是79年;二是從業經驗豐富,比如,陳序平將成都打造成龍湖多航道齊頭並進的樣本,而周軼羣此前分管集團投資、商業、酒店以及文旅業務;三是對細節的把握,據報道,陳序平的管理顆粒度非常細,而且喜歡強調抓關鍵細節,周軼羣業務很紮實,且注重區域深耕。
“讓旭輝的精細化管理和精益化經營,再上一個台階!”旭輝集團董事局主席林中對周軼羣給予厚望,並表示旭輝要打造有戰鬥力的、年輕化的人才隊伍,根據“789工程”,未來旭輝高管、城市總、項目總等核心團隊中,呈現出越來越多的70後、80後、90後。
“房企對人才的要求是:希望其既在房地產開發領域專業,又有跨界思維,擅於突破。”可研智庫創始人賈春暉的觀察是:“當前房地產企業除了戰略聚焦和業務深耕,為了能夠可持續發展,企業也希望找到新的出路和增長點。”
賈春暉認為:“隨着房地產行業進入新週期,房地產企業在不斷進行人才結構的調整,更趨於年輕化,以管培生為代表的新型內生化人才比例將持續被提升。人才結構的優化,對企業增強文化凝聚力,提升團隊戰鬥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管理紅利時代,人才雖然是破解行業問題的核心點,但在整個地產行業都在收縮的背景下,企業在人才方面也面臨一定的困境。
一方面,黃金時代和白銀時代已經過去,地產對人才是否還有吸引力是個問題,行業更普遍的現象是收入下降以及大面積裁員。據和訊房產盤點,近半年以來,陽光城(000671)總裁朱榮斌、藍光發展(600466)的總裁遲峯、龍湖集團副總裁胡若翔、萬科集團冀北公司首席合夥人鄂大棚等均先後離職。
“我們現在處在‘黑鐵時代’的環境中,還能給那麼多錢嗎?”萬科董事局主席鬱亮在2022 年會上就曾表示過擔憂,他表示,元宇宙、遊戲、能源等行業更容易通過金錢激勵企業去找到合適的人,地產今天已經沒有這個出價能力了。
另一方面,行業處於不同階段,需要相應的組織架構和人才,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縮表狀態”,這意味着,相較於高增長時期的開疆拓土式人才,房企更需要經營型人才,更懂得精細化運營的人才,而這樣的人才並不多,甚至需要時間培養。
也許,相比於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轉換思維,鬱亮在會上講了一個故事:“蕪湖公司的項目經理叫李斌,他一年300多天堅持下工地,沒事也要去工地轉一轉、看一看,換來十年沒有工地事故,沒有羣訴。” 建業集團董事長鬍葆森也表示,由於編制壓縮,可能要求超過一半的人重新返回到一線,他希望,員工能夠踴躍地到發展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能夠更加創造價值、創造更多價值的崗位上去。
對地產行業來説,爭霸天下的激進時代也許真的暫時告一段落了,但行業還有非常多的空間可以改善和提高,這些都是好的機會,地產人要用踏踏實實的努力去打造好產品和好服務,去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