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貸”理財利器還是騙局陷阱?

“光伏貸”理財利器還是騙局陷阱?

2021年10月7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趙莊鎮十里鋪村拍攝農户屋頂上的光伏電站

今年3月起,晶澳智慧能源、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正泰安能等多家光伏行業頭部企業紛紛推出“光伏貸”相關產品和服務。巨頭的集體進場,讓飽受爭議的“光伏貸”再次成為焦點。

事實上,“光伏貸”並非新事物,幾年前在全國各地就有推廣。有農户稱這個項目成了他們無本收息的理財利器,但也有農户抱怨“光伏貸”讓自己跳入陷阱,悔不當初。

同樣的光伏貸,為何卻是不一樣的口碑?

有人賺

每個月淨入好幾百

光伏貸成理財幫手

前幾天,山東聊城的網友小星曬出自己用光伏發電穩定獲益的理財故事。去年,他申請了20萬光伏貸,在家裏閒置的一處農村院子建起了光伏電站,目前已經運行一年時間。

小星曬出的今年6月光伏電量電費總明細顯示,當月總髮電量為8080kwh,上網電費是3190.79元,補貼電費為242.40元,電費收益一共是3433.19元。扣除2700元月供,6月份他賺了700多元。

當然,由於日照條件的差異,並非每個月都能收入這麼多電費,有時候還會賠些錢。比如今年1月份就只發了3000多度電,五六月份入夏之後,日照時間變長,發電量才大增到8000多度。

不過,小星説,過去一年平均下來每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電費收益,可以覆蓋銀行月供。“用8年的時間,把貸款的錢還了,以後不管發多少電,收入就全是自己的了。”對於未來,小星充滿期待。

浙江的網友陳女士表示,家裏用光伏貸裝了電站,“夏天能賺點兒,但是感覺差不多剛好能還上貸款。”當然幾年之後貸款還完,發電的收益就成為陳女生家的淨收入。在她看來,這才是光伏貸的最大價值所在。

有人賠

皮包公司捲款跑路

有人大呼上當受騙

與此同時,卻有不少農户反映落入“光伏貸”的騙局。去年年末,媒體就曾報道福建農户李先生的遭遇。

李先生從新聞上得知光伏發電是高科技,有前景,所以當業務員拿來厚厚一摞合同時,他都沒怎麼細看就簽了字。第二天,銷售人員和信用社的人上門來給李先生辦了20萬的貸款。

半年後,李先生覺得情況不妙。每月發電量帶來的收入根本就償還不了貸款,他不得不自己另外轉賬還貸。業務員當初打包票的“光伏板發電足以覆蓋貸款利息”,“即使遇上天氣不好的時候,發電量不足,公司可以補償差價”等承諾,幾個月後就不再兑現,一打聽才知道光伏公司的老闆跑路了,業務員不知蹤影。

安裝第一年,李先生倒貼2000元;第二年,倒貼4000元,第三年估計至少要倒貼5000元。除貸款本息要償還外,還有雜七雜八的維修費,每年上千元。因為光伏公司的人跑路,李先生只能自認倒黴,怪自己輕信業務員的忽悠。

李先生的遭遇並非個例,有些地區甚至已經對光伏貸“談貸色變”。今年5月16日,陝西省三原縣政府發佈關於整縣推進屋頂分佈式發電試點縣項目有關情況的公告。公告稱,“據其他省份反饋,在整縣屋頂分佈式發電試點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外地光伏皮包公司打着發展光伏發電的旗號,以幫助農户解決建設光伏發電資金為由,遊説農户進行光伏貸,貸款一批下來捲款跑路,造成產權不清,售後運維無人管理,安全隱患無人承擔,正常運行無法保證,後期貸款無法償還,矇騙農户掉進‘光伏貸款騙局’的現象。”

公告指出,建議羣眾選擇光伏企業時一定要選擇在該縣註冊並在行業主管部門(縣發改局)報備的光伏實施企業,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建議羣眾儘量自己到金融機構諮詢貸款事宜,避免掉入“光伏貸”的陷阱。

今年6月1日,江蘇啓東印發的《啓東市整市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實施意見的通知》中要求,業主自主投資模式下,不允許光伏開發企業、光伏設備經銷企業通過農户融資貸款或引入金融機構向農户發放貸款建設光伏項目,轉移屋頂光伏投資主體,增加農户經濟負擔及金融風險。

探原理

屋頂光伏發電項目

現有三種盈利模式

一邊是有農户因光伏發電獲得實惠,一邊卻有農户在安裝設備後直呼上當受騙。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相徑庭的境遇,這一切還要從屋頂光伏發電的賺錢模式上説起。

據瞭解,分佈式户用光伏系統需要把光伏板等設備安裝在屋頂上接受光照。國內擁有獨立屋頂的人羣主要集中在農村,因此農户成為户用光伏最大的目標羣體。農户如果想利用自家屋頂發電賺錢,一般有三種經營模式。

第一種最簡單,就是自己掏錢買設備安裝,發電的收益都歸自己。一般五至八年回本,如果光伏電站正常使用25年,後期收益全是淨賺。但是這種模式會讓農户在初期承受較大資金壓力,適合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

第二種模式是出租屋頂,農户不賺電費,只收租金。一般合同還會約定,若干年後,這套設備歸農户,如果設備到時還能正常發電,農户就賺了。

第三種是光伏貸。農户以自身名義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建設電站,光伏企業負責設備安裝、運維,電站所有權歸屬於農户。在貸款年限內,電站收取的電費多用於還款付息,貸款還完後,電站收益全部歸農户所有。

業內説

秦嶺淮河以北適合

南方則“水土不服”

多名業內人士指出,所謂“光伏貸騙局”,只能説是騙子利用了光伏,並不是説光伏貸本身是一個騙局。

從事過光伏貸業務的銀行資深人士劉先生表示,前些年見過許多不正規的、做中間商的企業,利用農户對光伏知識瞭解較少,看不懂合同,把光伏貸吹得天花亂墜,誘導農户以自己名義來貸款。一旦皮包公司捲款跑路,發電站收益不夠償還貸款,農民就得自己補齊缺口,如果農民沒錢償還,銀行也會產生爛賬。

“光伏本身是好的,但是早些年騙子和不規範的公司也的確多。為什麼房子和車子不容易玩這種騙局呢?因為價格相對透明。光伏門檻比較高,一般人不懂是怎麼回事。這個東西符合國家政策,容易講故事。有些騙子公司可以農户銀行兩頭騙。”劉先生如此分析。

不過,劉先生同時強調,搞光伏貸騙局的企業,和正規生產光伏材料的廠商完全是兩碼事,前者是貿易公司、皮包公司,後者是製造業,這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對“光伏貸”收益和前景感到滿意的多是北方地區的農户,覺得“上當受騙”或對收益不滿的多是南方地區用户。

業內人士李先生指出,屋頂光伏發電收益主要受日照影響較大,每個省的光照資源以及當地的脱硫煤電價、甚至補貼情況都不相同。這些不確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光伏發電的收益。舉例來説,同一個光伏貸產品放在山東可能五六年可以回本,但是在南方,比如江西、福建等省份,至少要8年以上。總體來看,秦嶺淮河以北的地方比較適合搞光伏發電,南方雨多,沿海還有颱風,日照時間很可能不足,就不適合。此外,不同品牌光伏設備的材料品質、安裝工藝、後期維護有很大差異,農户自身無法鑑定品質差距。一旦這些因素導致光伏貸實際收益不如預期,甚至造成電站衰減損壞,最終都是由農户買單。比如,一些小公司在安裝屋頂光伏時,為了騙取更多貸款虛報造價,會使用更廉價的劣質產品,這些太陽能板根本不可能使用10年。當產品出現問題時,公司已經銷聲匿跡。

李先生認為,如果搞不懂這些問題,農户最好不要盲目跟風辦理“光伏貸”,出租屋頂更穩妥。

望未來

巨頭攜手銀行入局

或將規範相關市場

當前的國內分佈式光伏市場由於第三方合作商服務水平良莠不齊,用户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擔憂和疑慮,可靠融資、電站質量和後期收益保障問題已成為當前用户關注的“老大難”問題。

今年3月起,晶澳智慧能源、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正泰安能等多家光伏行業頭部企業紛紛推出“光伏貸”相關產品和服務。巨頭的集體進場,讓飽受爭議的“光伏貸”再次成為焦點。

北青報記者發現,以隆基綠能為例,在他們新推出的服務模式下,由隆基擔保合作的大型銀行會為用户購買隆基的光伏發電設備提供貸款服務,同時隆基會持續提供技術支持、組件供應及保證金。為保證電站質量的安全可靠,安裝商會經過層層篩選,以確保符合公司標準要求。

晶科科技表示,與銀行的合作中,公司會提供擔保,保障用户在電站全生命週期內的收益。在代理商的甄選上會層層把關,確保全流程的安全可靠。

除光伏巨頭,各家銀行在“光伏貸”產品上採用多種方式保障農户權益。以“興業光伏貸”為例,一方面,興業銀行會對合作企業嚴格把關,不僅給予購買光伏板優惠價,還會確保設備質量和後期維護服務。同時對合作企業的電站銷售及運維協議條款進行審核,保護消費者權益;另一方面,興業銀行對發電收益資金進行封閉管理,保障農户合理權益,降低貸款違約風險。

或許,當頭部企業和各大銀行攜手進入後,將有效減少目前光伏貸市場的相關亂象。

文/本報記者 程婕 統籌/池海波

供圖/視覺中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90 字。

轉載請註明: “光伏貸”理財利器還是騙局陷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