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與上調齊現 理財產品費率緣何分化?

為增強對投資者的吸引力,理財產品費率“打折”的情況屢見不鮮,但在市場逐步回暖之際,上調費率的現象也時有發生。8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日,多家理財公司上調或官宣將上調部分理財產品的銷售手續費或固定管理費,涉及產品類型涵蓋混合類和固收類,幅度在0.02-0.3個百分點之間。

目前,理財產品實行費率優惠的現象較為常見,而上調費率則相對少見,在分析人士看來,理財公司在產品費率調整策略方面較為靈活,會根據投資環境、理財產品業績表現、市場發展情況進行調整,不同理財產品在同一時段出現費率上調和打折的情況較為正常,但整體來看理財產品費率走低仍是趨勢。

“打折”與上調齊現 理財產品費率緣何分化?

多家理財公司上調費率

又有理財公司上調理財產品費率。近日,廣銀理財發佈了“廣銀理財幸福股舞1號人民幣理財計劃”(以下簡稱“股舞1號”)的費率調整公告,擬將股舞1號的銷售費由0.3%/年上調至0.4%/年,固定管理費則由0.2%/年上浮至0.5%/年,上述調整將於12月28日生效。

股舞1號產品説明書顯示,該產品是一隻混合類的中高風險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在3%-7%之間,該產品的初始銷售費為0-0.3%/年,初始固定管理費為0.2%/年,另外還會收取0.03%/年的託管費和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的浮動管理費。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2022年末至今年3月初廣銀理財曾對股舞1號實行過銷售費率優惠,彼時銷售費率由0.3%/年降至0.2%/年,業績比較基準也變更為3%-6%。

對於上調股舞1號理財產品費率的原因,8月15日,廣銀理財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僅表示,“所述產品為我司面向高淨值的合格投資者發行的私募混合類理財產品,不涉及社會大眾客户”。

在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看來,理財產品上調費率主要有三種可能,一是原本有階段性讓利下調,隨着市場逐漸平穩,重新恢復到標準收費水平;二是一些高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收益表現比較不錯,管理人提高了收費水平;三是一些理財公司重新調整了費率結構做一些微調。

在廣銀理財之前,交銀理財、浦銀理財、興銀理財也有類似上調費率舉措,涉及產品類型均為固定收益類。其中,交銀理財調整了“交銀理財穩享一年定開1號淨值型理財產品”的費率,8月15日,該產品的銷售手續費由0.2%/年調整至0.25%/年,固定管理費由0.1%/年調整至0.15%/年;浦銀理財此前將“浦銀理財天添利進取1號理財產品”的固定管理費由0.03%/年上浮至0.05%/年;興銀理財則將15只理財產品的投資管理費由0.2%/年上調至0.3%/年。

對於多家理財公司上調理財產品費率的原因,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表示,過去理財公司下調產品費率大多為階段性讓利行為,今年債市走牛,固收類理財產品業績表現亮眼,在此階段上調產品費率對產品的收益率不會造成明顯影響,投資者的接受程度也比較高。

理財產品費率現分化

據瞭解,理財產品收取的費率主要包括固定管理費、銷售服務費、託管費、認購費、贖回費等,部分產品為了做好管理人激勵,還設置了浮動管理費。

隨着理財市場逐步復甦,理財產品的“破淨”狀況好轉。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存續的理財產品(剔除無淨值表現的產品)共計51718只,其中,有903只單位淨值小於1,“破淨”佔比為1.75%,相較於此前數千只理財“破淨”回暖趨勢明顯。在此背景下,雖然多家理財公司上調了部分理財產品的費率,但為讓利投資者,提高理財產品的競爭力,不少理財公司仍選擇實行階段性的費率減免。

例如,光大理財於8月15日起開展“陽光橙日增盈1號”理財產品費率優惠活動,A份額銷售服務費由0.3%降至0.25%,B份額由0.2%降至0.15%。

招銀理財、華夏理財等理財公司也對部分理財產品實施費率優惠,其中,招銀理財自8月16日至9月1日對“招銀理財招贏聚寶盆10號現金管理類理財計劃”進行階段性優惠,固定投資管理費由0.3%降至0.02%;華夏理財自8月16日起,將“華夏理財固定收益純債最短持有7天理財產品C款”的固定管理費、銷售手續費均降至0.05%/年。

某行業分析人士指出,理財公司實行費率打折,有助於其儘早搶佔市場份額。隨着理財公司產品規模的持續上升,盈利能力不斷增強,規模效應為其下調費率留出了一定空間,階段性促銷讓利消費者的行為,在留住老客户的同時還能吸引新客户。

談及理財產品費率“打折”與上調齊現的情況,劉銀平認為,理財公司在產品費率調整策略方面比較靈活,會根據投資環境、理財產品業績表現、市場發展等方面對不同產品的費率予以適時適當性調整,不同理財產品在同一時段出現費率上調和打折的情況較為正常。不過,總體來看,在投資環境不佳、產品淨值大幅下跌的情況下,理財公司下調產品費率的情況較多,通過下調產品費率來防止產品淨值大幅下跌,達到向客户階段性讓利、穩定客户情緒的目的。

費率走低仍是趨勢

雖然部分理財產品進行了費率上調,但業內人士認為,在日益競爭激烈的理財市場下,理財公司降費率仍是大勢所趨。

“從海內外的發展趨勢來看費率都是逐漸走低的”,周毅欽表示,一是資管市場頭部效應明顯,隨着規模的逐漸擴大化,費率本身存在一定的下降空間。二是市場競爭不斷白熱化,以費率作為抓手也是銷售手段之一。三是隨着金融科技的不斷升級,管理成本也在不斷下降。

劉銀平也認為,在資管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未來理財公司減費讓利的情況可能要更多,不過作為商業化機構,盈利依然是核心,所以降費是策略並非目的,選擇在市場行情不佳的情況下短期讓利、在投資業績良好的情況下收取更多的浮動管理費將會是普遍現象。對投資者來説,產品費率越低越有利,但投資者對產品費率關注度普遍不高,主要還是要看金融機構的投資能力及產品業績。

費率“打折”雖然能夠吸引部分客户,但從長遠來看,提升理財產品投研能力仍是持久獲客的關鍵所在。“對理財機構的高質量發展而言,打‘價格戰’並非長久之計”,普益標準研究員趙偉表示,理財公司需要轉變思路,從優化產品架構和提升金融服務的角度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在優化產品結構方面,理財公司需要提供多元化和靈活性的產品來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客户需求,完善豐富產品貨架,加強投資和風險管理,助力投資者實現保值增值目標。在提升金融服務方面,可以通過加強投資者分層管理、加大投資者教育投入、提升資產配置能力、提高需求匹配能力等方面,幫助客户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財富,同時,還應利用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方便快捷的在線服務。

廣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後續將從創新產品設計、提升數字化服務、加強投資教育和完善客户關懷體系四方面提升理財產品金融服務和財富管理能力。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11 字。

轉載請註明: “打折”與上調齊現 理財產品費率緣何分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