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驟降,千億“奶茅”跌停!張坤已浮虧17億

濃眉大眼的 “奶茅”居然也暴雷了。

近段時間,伊利股份迎來一波急跌,市場眾説紛紜,有説是白馬定點爆破的,有説是科技奶的,有説是消費降速的,隨着披露的三季報業績變臉,股價再遭重錘,今日開盤直奔跌停,創44個月新低。

在國產奶中,提起伊利就如同茅台在白酒中的一哥地位,如今二者都跌成了“難兄難弟”。不同的是,茅台三季報還頂住了壓力,取得了不錯的增速,為何伊利突然就不行了?

業績變臉股價跌停,張坤浮虧17億

10月27日晚間,伊利股份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營收935億元,同比增長10.42%,淨利潤80.61億元,同比增長1.47%,增速為近10年來最低。

業績驟降,千億“奶茅”跌停!張坤已浮虧17億

問題主要出第在三季度。三季度,伊利營收302.87億元,同比增長6.7%,淨利潤19.29億元,同比下降26.46%,扣非淨利潤更是大降33.27%。

業績驟降,千億“奶茅”跌停!張坤已浮虧17億

一些關鍵指標也在惡化。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下降28.54%,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36.81%下降至32.6%,淨資產收益率下滑7.35個百分點至16.56%。

對於三季度的糟糕表現,伊利解釋,“市場競爭激烈,2022 年第三季度銷售費用投入較同期增加使得淨利潤減少,以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加使得非經常性損益較同期增加,二者共同影響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減少。”

財報顯示,三季度,伊利銷售費用為57億元,同比大增29.46%。

“市場競爭激烈”也體現在與下游渠道之間佔款的變動上。前三季度,伊利對下游的應收賬款比去年同期增加6.8億,而合同負債則減少了4.57億,這也是導致經營活動現金流變差的重要原因。

作為對比,茅台業績穩定增長同時,沒有應收賬款,合同負債還在大幅增加。不難發現,伊利突然不行了的原因,主要還是其奶業一哥的位置沒坐太穩。

從上半年來看,伊利營收為634.63億元,隔壁蒙牛營收為477.22億元,差距不算太大。兩者已經正面交鋒20多年,在“乳業雙雄”與“一超多強”的格局之間反覆拉扯。

伊利這份不合格的三季報,引發了市場對其競爭壁壘和全年業績的擔憂。今日開盤僅三分鐘,伊利股價就被摁在了跌停板,十分罕見,此後又開板震盪了一會,便徹底停止了“跳動”,股價由此創下44個月新低,市值蒸發184億元。同時,尚未披露三季報的蒙牛乳業在港股市場也大跌了9.86%。

業績驟降,千億“奶茅”跌停!張坤已浮虧17億

自今年以來,伊利股份已累計下跌36%,市值萎縮到1656億元,相較去年1月3000多億市值,剛好“腰斬”。

在這個過程中,一眾機構紛紛逃離。截至6月30日,伊利股份的持股機構為1289家,而到了9月30日,持倉機構數已鋭減到437家。

不過也有選擇咬牙堅守的。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自去年四季度加倉伊利股份至1.16億股以來,倉位幾乎不變,為第五大流通股東,伊利股份也是該基金第7大重倉股。今年以來,該基金在伊利股份上的浮虧約17億元。

三季度亦有北向資金、易方達上證50指數基金、社保基金等逆向增持,當然一進來就是虧損。WIND數據顯示,僅今日的跌停,80多家基金就浮虧20.68億!

液體奶是業績下滑 " 元兇 "

伊利披露的前三季度經營數據顯示,三大主營業務中,液體乳實現收入641.02億元,奶粉及奶製品收入187.28億元,冷飲產品收入92億元;而去年同期分別為647.16億元,116.69億元,69.47億元。

業績驟降,千億“奶茅”跌停!張坤已浮虧17億

整體來看,液體奶是拖累公司業績的主因,同比下滑了近1%。

今年三季度,疫情多地、多點散發給消費類企業帶來不小的挑戰。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嚴格的管控使得乳製品消費場景受到不小的影響。而伊利作為行業內下線城市渠道鋪設最廣、渠道滲透率最高的企業,受到的影響也相對較大,強渠道優勢暫時被 " 封印 "。

除了液體奶外,伊利其他幾項業務均實現了高增長。其中,被視為“第二增長曲線”的奶粉及奶製品更是大幅加速,收入同比增長達 60%。

這主要得益於年初對澳優乳業的收購併表。今年1月28日,伊利斥資65億元收購澳優34.33%股權完成交割,成後者單一最大股東,這起收購事件是中國乳業產業近年來第一大併購案。

不過,以奶粉及奶製品業務目前的體量,顯然還無法帶動整體的營收達到一個令人滿意的增速。

對於液體奶的渠道情況,有網友在7月份曾表示," 伊利的銷售已經進入了瓶頸,業績的增長已經相當困難了。現在是基本上一大半倉庫到達了爆倉的狀態。經銷商跟換率也超過了歷史高點。"

雖然三季度承壓顯著,但機構依舊看好伊利長期發展。

一份機構業績交流紀要指出,剔除澳優並表影響,公司內生收入同比增7%,三季度常温液奶放緩主因疫情影響,以及公司主動維護價盤以保持較好的渠道利潤。展望四季度,經銷商庫存水平健康,信心持續提升、春節備貨拉動下,預計環比可明顯改善,達成兩位數增長。

也有分析師認為,從目前看,伊利股份已經接近近十年最低估值水平,也就是2016年3月的18.4倍動態市盈率。但如果國內疫情繼續反覆,對消費市場構成壓力的話,不排除估值繼續下滑。

“雙雄競爭”的下半場

伊利和蒙牛是國內乳業行業最大的兩家巨頭,也是最大的對手。目前,伊利股份市值是蒙牛乳業1.8倍。

伊利和蒙牛其實淵源頗深,雙方都在呼和浩特起家,都創立於90年代,蒙牛創始人牛根生甚至原本就是伊利集團的生產經營副總裁。兩者同場競技,戰火幾乎燒遍了每個乳製品市場,而戰火所到之處,“第三名”只能仰望。

根據歐睿國際數據,2021年,伊利和蒙牛的市佔率分別為25.8%、22.0%,行業CR5為57.7%,雙巨頭不僅佔了行業半壁江山,更把同行遠遠甩在後頭。

對於已成規模、市場滲透充分的企業來説,想要繼續增長,能做的事情其實是相似的:成熟業務提高客單價、戰略業務探索新增長曲線、公司整體降本提效。

伊利和蒙牛也不例外,從兩者近些年的業務佈局和財報情況看,“乳業雙雄”的增長邏輯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於基本盤:推進高端化,量增轉價增;於新增量:外延突破,押注藍海市場;於成本端:向上遊延伸,提高原奶自給率。

伊利和蒙牛的主要營收來源均為液態奶業務,該業務佔兩者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78.3%、86.8%,根據官方的分類,市場熟知的伊利純牛奶/蒙牛純牛奶、金典/特侖蘇、安慕希/純甄、優酸乳/酸酸乳等產品均屬於液態奶業務。

近年來,雙方近年都將更多力量投入於金典和特侖蘇,以單價更高的產品拉動營收增長。據國聯證券統計,金典和特侖蘇近十年的營收復合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9.48%和18.86%,而伊利純牛奶和蒙牛純牛奶的營收復合年均增長率均低於5%。

不過,在找尋增量方面,兩者的動作呈現出明顯的差異——伊利選擇做大奶粉業務;蒙牛則押注成長性更強的奶酪業務和低温鮮奶業務。

據國聯證券測算,伊利在收購澳優後,嬰兒奶粉市佔率將達到15%左右,幾乎與行業龍頭飛鶴持平。蒙牛也找到了自己的“矛”,其於外部入主“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又在低温鮮奶業務大舉發力。

一方在做大成熟業務,另一方“另闢蹊徑”,在具體的細分業務上,雙雄不再總是正面交鋒。

在公司整體的降本提效方面,財大氣粗的伊利和蒙牛都選擇了向上遊牧場延伸。相比之下,其他乳企在奶源控制上稍顯弱勢。

進入到2022年以來,除了疫情帶來的擾動外,兩家巨頭還得面對一個新的行業格局——諸侯的崛起。

數據顯示,年內已有十餘家乳企扎堆披露上市計劃,謀求加速融資、擴張規模、實現突圍。比如認養一頭牛,成立才幾年,就準備好了衝擊IPO,2021年營收達到25億元,直追成立數十年的老牌乳企三元。

中國乳業加速資本化,對伊利來説,意味着一場新的圍剿又開始了,這可能也是其在財報中稱“市場競爭激烈”的一大原因。

不過,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而言,這是好事。隨着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和消費需求的細化,未來肯定還會有中小乳企不斷參與巨頭的圍剿之戰,逼迫行業優化升級。

本文源自財通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53 字。

轉載請註明: 業績驟降,千億“奶茅”跌停!張坤已浮虧17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