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IPO待審企業大起底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財經

圖蟲創意 圖

2020年6月22日,創業板註冊制開門迎客,首批受理企業共達32家。

光陰似箭,不知不覺一年即將過去。據《國際金融報》記者初步統計,截至2021年6月4日午時,IPO待審企業共有435家。其中,註冊制下的待審企業(科創板和創業板)共有329家,佔A股全部待審企業的75.63%;創業板待審企業為236家,佔了A股全部待審企業的“半壁江山”。

記者帶大家看看,這些註冊制下的待審企業多屬於哪些地區及行業,以及中介機構的表現。

創業板超半數

據記者統計,截至2021年6月4日午時,創業板註冊制上市公司共有134家。另外,還有236家企業整裝待發,佔A股全部待審企業的54.25%。

從審核狀態來看,236家創業板待審企業中,已問詢的有147家,中止有65家,已受理為24家。

從受理時間來看,236家待審企業中,受理時間在2020年12月的高達84家,佔比為35.59%。整體來看,截至2021年6月4日午時,創業板2021年總共受理企業也才48家,而2020年12月僅一個月內的受理企業便有91家。

資深投行人士趙笏陽對記者表示,這説明IPO入口關更嚴,準備不充分或者質地存在問題的項目,不論是發行人還是保薦機構,都面臨着越來越大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監管層在今年有諸多動作。

比如,證監會在4月和5月均發佈了有關證監繫統離職人員投資擬上市公司的監管公告,對屬於規範範圍的離職人員突出靶向監管、壓實中介機構核查責任、維護市場“三公”秩序。

又比如,證監會及滬深交易所2月5日發佈公告,申報前12個月內產生的新股東將被認定為突擊入股。除鎖定期變化外,相關信息披露要求也更嚴格。

科創板方面,目前待審企業則共有93家。其中,已問詢有53家,中止有27家,已受理為13家。

從受理時間來看,科創板待審企業也有類似創業板的情況,科創板待審企業的受理時間在2020年12月的高達27家,佔比為29.03%。而截至2021年6月2日午時,科創板2021年總共受理企業也才39家,而2020年12月僅一月受理企業便有46家。

除上文提及的政策外,科創板在今年也有自己的專屬動作。

比如4月16日,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的決定,“門檻”指標再添一項,三個行業被明確禁止在科創板上市。

中信證券最“忙碌”

整體來看,註冊制下待審的329家企業中,註冊地為廣東的最多,共有70家,佔比為21.28%。另外有8個地區註冊制下待審的企業數量達到兩位數,它們分別是江蘇(47家)、浙江(36家)、北京(33家)、上海(27家)、山東(22家)、湖北(12家)、四川(22家)、福建(10家)。

行業方面,則共有8個行業註冊制下待審的企業數量達到兩位數,它們分別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58家),專用設備製造業(41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34家),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31家),醫藥製造業(25家),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22家),橡膠和塑料製品業(11家),通用設備製造業(10家)。

與此同時,翻看證監會的公告,投資者或許能經常看到“強化中介機構核查責任”這句話。

可以看出,中介機構面臨着越來越大的壓力。

保薦機構方面,記者初步統計(兩家券商保薦一家企業按0.5計算),針對註冊制下待審企業,目前有10家券商的保薦數量超過10家,它們分別是中信證券(35家)、華泰聯合(28.5家)、中信建投(27家)、民生證券(18.5家)、中金公司(19.5家)、海通證券(19家)、國泰君安(18.5家)、國金證券(17家)、國信證券(13家)、東興證券(12家)。

會計師事務所方面,審計企業數量在十家以上的會所有10家,它們分別是天健會計師事務所(62家)、立信會計師事務所(44家)、容誠會計師事務所(36家)、大華會計師事務所(29家)、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19家)、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19家)、中匯會計師事務所(18家)、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14家)、致同會計師事務所(12家)、大信會計師事務所(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