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日前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圓桌會上作主旨演講時,圍繞資本市場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使命擔當、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資本市場實現結構性改善、穩步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有序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對外開放四大主題,闡明瞭最新的監管態度。易會滿表示,註冊制絕不意味放鬆審核要求,交易所要嚴格履行審核把關職責,證監會註冊環節對交易所審核質量及發行條件、信息披露的重要方面進行把關並監督。從實踐情況看,這些安排行之有效,也很有必要。易會滿還指出,從核准制到註冊制,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角色發生了很大變化,要進一步強化中介把關責任,督促其提升履職盡責能力。
此外,易會滿説,中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是強的,外資也獲得了良好的回報,而且潛力還很大。目前,外資持股市值和業務佔比均不到5%,這個比例在成熟市場中並不高。下一步,證監會將堅持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對機構設置,開辦業務、產品持開放支持的態度,同時注重統籌開放與防範風險的關係。
註冊制改革既要審又要核 強化中介把關責任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日前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圓桌會上作主旨演講時,圍繞資本市場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使命擔當、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資本市場實現結構性改善、穩步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有序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對外開放四大主題,闡明瞭最新的監管態度。
易會滿表示,註冊制改革是這一輪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工程。“從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起步,到創業板實施‘存量+增量’改革,註冊制改革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總的看,註冊制相關制度安排經受住了市場檢驗,市場運行保持平穩,市場活力進一步激發,達到了預期效果,各方總體是滿意的。”他説,關於註冊制的內涵和外延還需要市場各方進一步深入討論,去偽存真、增進共識,確保改革行穩致遠。
針對市場關心的幾個熱點問題,易會滿給予了詳細回應。
關於註冊制要不要審的問題,易會滿表示,註冊制絕不意味着放鬆審核要求。現在科創板、創業板發行上市,交易所都要嚴格履行審核把關職責。證監會註冊環節對交易所審核質量及發行條件、信息披露的重要方面進行把關並監督。從實踐情況看,這些安排行之有效,也很有必要。
關於是否只要信息披露就可以上市的問題,易會滿説,註冊制強調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發行條件更加精簡優化、更具包容性,總體上是將核准制下發行條件中可以由投資者判斷事項轉化為更嚴格、更全面深入精準的信息披露要求。但中國的市場實際決定了僅僅靠形式上的充分披露信息還不夠,中國股市有1.8億個人投資者,這是哪個國家都沒有的,必須從這個最大的國情市情出發來考慮問題。
他説,證監會始終強調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在審核中對信息披露質量嚴格把關。同時,要考慮板塊定位、是否符合產業政策等問題。這是當前階段的必要務實之舉。
關於中介機構是否已經適應註冊制環境的問題,易會滿指出,從核准制到註冊制,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角色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的首要目標是提高發行人上市的“可批性”,現在應該是要保證發行人的“可投性”,這對“看門人”的要求實際上更高了。
他還談到最近在IPO現場檢查中出現了高比例撤回申報材料的現象。“據初步掌握的情況,並不是説這些企業問題有多大,更不是因為做假賬撤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保薦機構執業質量不高。從目前情況看,部分中介機構尚未真正具備與註冊制相匹配的理念、組織和能力,還在‘穿新鞋走老路’。”易會滿説,對此,證監會正在做進一步分析,對發現的問題將採取針對性措施。對“帶病闖關”的將嚴肅處理,決不允許一撤了之。
“要進一步強化中介把關責任,督促其提升履職盡責能力。監管部門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基礎制度建設,加快完善相關辦法、規定。”他表示。
關於如何保持一二級市場平衡協調發展的問題,易會滿表示,近期,市場對IPO排隊現象比較關注。有觀點認為,既然實行了註冊制,發行就應該完全放開,有多少發多少。對此,他指出,排隊現象是多重因素造成的,總體上反映了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活力和資本市場的吸引力逐步增強。“這與歷史上的‘堰塞湖’是有區別的,以前IPO停停開開,預期不明朗,有的排隊要兩三年;註冊制改革後,註冊審核週期已經大幅縮短,接近成熟市場。要實現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需要充分考慮投融資的動態積極平衡。”易會滿説,只有一二級市場都保持了有序穩定,才能逐步形成一個良好的新股發行生態。當前,證監會正按照優化服務、加強監管、去粗取精、壓實責任的思路,充分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積極創造符合市場預期的IPO常態化。
“註冊制改革涉及利益複雜、影響深遠、敏感性強,各方面都高度關注,需要各參與方共同努力,支持改革、呵護改革,把改革條件準備得更充分一些,推動這項重大改革平穩落地。”易會滿説。
新發展階段 資本市場兩大使命服務實體高質量發展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易會滿還表示,在新階段、新起點,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核心是要紮紮實實辦好資本市場自己的事,在自身穩健發展的同時,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他指出,資本市場在新發展階段主要的使命擔當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市場化的資源配置功能。通過股權債權投資融資、併購重組等各種市場化機制安排,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把各類資金精準高效轉化為資本,促進要素向最有潛力的領域協同集聚,提高要素質量和配置效率。
另一方面是激勵約束機制。科技創新除了需要資本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激發人的積極性、創造性。資本市場特有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加快創新資本形成,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底,外資持續3年保持淨流入,境外投資者持有A股資產突破3萬億元。易會滿説,中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是強的,外資也獲得了良好的回報,而且潛力還很大。目前,外資持股市值和業務佔比均不到5%,這個比例在成熟市場中並不高。
“當前,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比如,部分學者、分析師關注外部因素遠遠超過國內因素,對美債收益率的關注超過LPR、Shi-bor和中國國債收益率,對境外通脹預期的關注超過國內CPI。對這種現象我不作評價,但對照新發展格局,建議大家做些思考。”他説。
下一步,證監會將堅持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對機構設置,開辦業務、產品持開放支持的態度,同時注重統籌開放與防範風險的關係。
易會滿提到,當前要着重注意兩方面情況:一是防範外資大進大出,加強研判,完善制度,避免被動;二是妥善處置中概股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一直在尋求與美方相關監管機構加強合作,多次提出解決方案,但始終未得到全面的積極的回應。我們堅信,合作是共贏的選擇,要想解決問題必須坐下來,分歧只能通過協商來解決,別無他路。”他説。
另據第一財經日報稱,易會滿認為,只要沒有過度槓桿,就不會出大事,關鍵是要有一個合理的資金結構。
“這幾年,我們深刻汲取股市異常波動的教訓,關注場內場外、境內境外、各類市場主體,堅持看得清、可穿透、管得住,通過一系列措施控制好槓桿資金規模和水平。”他稱,目前A股市場槓桿風險總體可控。
再比如,提升專業投資的佔比問題。易會滿認為,這兩年公募基金、陽光私募、券商資管發展比較迅速,投資者購買基金的比例在快速提升,這是很好的趨勢性變化。但資管行業能否適應財富管理的新趨勢新要求,需要認真評判,儘量解決不平衡,縮小供需質量缺口,不能反覆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