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億回購”引發汽車大漲!不止比亞迪,這些頭部企業也拋出大額回購
6月15日,汽車板塊繼續迎來大漲,多隻整車、零部件個股出現漲停。在近期汽車板塊整體活躍下,汽車產業鏈上市公司開啓的密集回購也為股價上漲起到了“添柴加火”的作用。
儘管“普漲”,但並不代表這些公司都有好故事可講。機構人士指出,汽車板塊的機會較多,特別是汽車智能化方向。
汽車股掀起回購熱潮
比亞迪等多股二季度以來回購金額超億元
二季度以來,上市公司密集回購股份。《紅週刊》注意到,在回購行列中,多隻汽車股位列其中。據Wind數據不完全統計顯示,二季度以來截至6月14日(下同),兩市有18家汽車股公佈了回購預案或回購進度,創了近三年同期的新高。另外,汽車產業鏈如鋰電池材料等領域多股同樣積極回購。整體而言,汽車產業鏈上市公司近期的回購行為顯著升温。
從回購金額來看,多股回購金額力度較大,均超過億元。如比亞迪、洛陽鉬業、天賜材料、橫店東磁、濰柴動力,二季度以來的回購金額均超過億元,比亞迪回購金額最高,達18.1億元。另外,阿爾特、國軒高科、威孚高科等超過千萬元,與此同時,中國重汽、凱眾股份、華懋科技、華友鈷業等回購金額則較低,均在千萬元以下(見表1)。
表1 汽車產業鏈公司二季度以來的回購情況(部分)
數據來源:Wind
從回購的目的來看,上述汽車產業鏈個股多為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比亞迪最新公告表示,截至6月13日已累計回購18.1億元股份,完成回購股份方案。對於此次回購行為,其表示,意在進一步激活公司技術創新能力,保持行業競爭優勢,推動公司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紅週刊》另外注意到,包括回購金額居前的阿爾特、威孚高科等公司的回購目的及用途均為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
附圖 比亞迪公告調整回購公司股份價格上限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因為員工持股計劃(一般參加的對象是公司的員工,包括管理層和基礎員工)與股權激勵計劃(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人員等)能夠有效將股東、公司與員工多方利益相互結合,從而有利於公司整體價值的提升。
《紅週刊》另外注意到,部分公司回購的“第一目的”是市值管理,即純粹的維穩股價。如繼峯股份,其二季度以來的回購金額為2499萬元。《紅週刊》以普通投資人身份向繼峯股份詢問獲悉,其回購股份並沒有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的意圖,出發點在於維穩股價。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朱華雷在接受《紅週刊》採訪時表示,“近期上市公司的回購一方面是為穩定股價,另一方面是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為員工提供股權激勵。當然,這也不能一概而論,應加以區分對待。行業龍頭企業股權回購,更多是為進行員工持股和股權激勵,而在註冊制大背景下,更多頭部企業多數以穩定股價為主,同時對公司未來發展起到市值管理的作用。當然也要謹防一些股東借股權回購之風進行高位減持和套現。”
“對於回購股票的上市公司還需要結合基本面情況來看待,對於業績增長相對確定的低估值類公司,可以關注未來公司的盈利能力改善帶來的預期,此類公司我們可以重點關注,而對於那些業績存在低增長或盈利能力較差的公司,應加以防範和規避。”朱華雷進一步分析指出。
事實上,受回購刺激,疊加市場與板塊回暖影響,部分汽車產業鏈個股迎來顯著領跑。據Wind統計顯示,二季度以來,以上涉及回購的汽車產業鏈個股,多數出現上漲,如橫店東磁、比亞迪、國軒高科漲幅超30%,伯特利、繼峯股份、天賜材料、洛陽鉬業、華友鈷業等漲幅均超過10%。
機會多多
從新能源汽車裏程焦慮到智能化
汽車產業鏈企業密集回購,從產業資本角度傳遞出對企業本身以及行業的樂觀預期。從投資角度來看,投資人士認為,因為面臨行業變革與景氣度提升,圍繞零部件、整車、材料等全產業鏈領域有望迎來長期機遇期。
據《紅週刊》進一步梳理,二季度以來進行回購的汽車產業鏈公司涉及零部件、整車、上游材料以及智能軟件等多個細分領域,涵蓋汽車生產製造的全部環節。進一步來看,零部件公司最多(見表2)。
表2 二季度以來回購的汽車產業鏈公司
專注於智能汽車領域研究的金信轉型創新成長基金經理楊超接受《紅週刊》採訪時表示,“自主品牌藉助新能源汽車及智能化趨勢崛起還處於開始階段,因此很多細分領域都有希望走出優秀的公司。無論是傳統的車體材料,還是與智能化相關的芯片、‘三電’、軟件等。”
楊超進一步表示,“對於汽車零部件而言,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的賽道。首先從短期角度來説,近期,無論是從國家層面,還是部分地方城市,都出台了力度較大的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這些政策預計會對汽車銷售起到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很多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企業也都有望明顯受益。其次,從中長期角度來説,近些年自主品牌汽車的品牌力提升非常明顯,尤其是新能源車,無論是從售價還是性能,駕駛體驗,都可以跟一些國際一線汽車品牌媲美。隨着自主品牌汽車的逐步崛起,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也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期。”
當下階段,面臨汽車產業快速轉型,圍繞電動化、智能化的增量機會將會非常明顯。而與此同時,汽車產業也正進一步由電動化轉向智能化,隨着市場對汽車的智能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智能化領域也有望出現更多的超預期增長機遇。
在楊超看來,新能源車的投資機會是全方位的,每個產業鏈環節都有很多投資機會。“如整車廠,零部件如電池、電機、電控等,一些零部件既在新能源車使用,也在傳統車使用,包括座椅、線控制動、新型的懸掛系統等。另外還包括上游的芯片、材料等關鍵領域。智能芯片能夠形成座艙域控制器,提升整個座艙空間內的智能體驗;材料包括像電池用到的鋰材料、正級材料、負級材料等。”
隨着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問題短板被填補,智能化將成為市場新的關注焦點。“因為新能源車早期的關注點集中在續航里程上,但隨着國產電池的技術進步,現在新能源車普遍的續航里程都達到四五百公里,從技術上來已經達到與燃油車基本接近的水平。在解決了汽車續航里程問題之後,消費者的關注點就會轉移到駕駛體驗上,汽車的智能化的關注度就會越來越高。”
“由於智能車行業涉及到的車規級芯片有多類,包括智能駕駛的芯片、座艙的芯片、功率芯片,影響最大的是智能駕駛的芯片。除了外資頭部企業佔主導之外,目前國內主流的整車企業,有提出自研芯片的,可能在1-2年內能看到進展,也有中國品牌的芯片已經推出,並且在某些量產車型上搭載。雖然目前中國品牌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除了目前的量產車型,未來還會有更高級別算力的芯片,市場更加廣闊。”楊超分析指出。
本文源自證券市場紅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