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調研上市公司 理財子公司加碼權益配置

  自2019年6月首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開業以來,十餘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投入運營。它們逐步增加權益資產配置,不僅借道FOF間接投資股市,還積極實地調研上市公司。

  借力FOF

  建信理財董事長劉興華此前表示,資產管理的核心是“募、投、管、退”,理財子公司目前在“投”的方面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還需進一步提升投研能力,建設專業化人才隊伍,打造佈局完整、特色鮮明的產品體系,構築長期核心競爭力。

  業內人士指出,銀行理財子公司二級市場投研能力有待增強,此前一直通過FOF投資佈局權益市場。據中國理財網數據,截至7月29日,名稱中含“FOF”字樣的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達62只。

  “比起直接投資股票,我們更側重於對管理人(基金公司)能力的選擇,委託他們來進行股票投資。”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產品公示信息顯示,目前,包括建信理財、工銀理財、中銀理財和中郵理財在內的4家理財子公司和基金公司成立了10只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其中,有4只為純權益類投資,分別是:嘉實基金-中郵理財-研究驅動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華泰柏瑞基金-建信理財權益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大成基金-建信理財權益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易方達基金-建信理財權益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還有一隻華夏基金-中銀理財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為混合類,其餘5只均為固收類產品。

  密集調研

  如今,銀行理財子公司不滿足於把資金通過FOF投向股市,它們正積極開展調研,把投資觸角伸向更多的優秀企業。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今年以來,10餘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累計調研上市公司達118家次,消費、科技和醫藥板塊成為這些資管生力軍的“心頭好”。

  調研次數上,招銀理財最多,共調研44家次,佔比達37.29%。緊隨其後的是建信理財(33家次)和農銀理財(16家次)。從調研標的來看,消費、科技、醫藥成為主流板塊,這和公募基金、險資的“口味”比較類似。

  7月份的調研情況或許能反映銀行理財子公司下半年的投資偏好。農銀理財、招銀理財、光大理財、信銀理財、交銀理財和建信理財等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調研了15家A股公司,包括周大生、來伊份、海康威視、聚飛光電、雙林生物、美年健康等。從被調研公司所屬行業來看,各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風格不一,消費、電子、醫藥板塊等均有涉及。

  從調研標的市場表現來看,截至7月29日收盤,銀行理財子公司7月調研的15家公司中,7月以來漲幅超過20%的有七彩化學、紫光學大、正海磁材、周大生、海鷗住工、海康威視等6家,其中七彩化學以83.66%的漲幅居首。

  增配權益資產

  記者瞭解到,不少銀行理財子公司對A股後市持積極態度,且下半年投資策略將繼續向權益資產傾斜。

  興銀理財研究總監徐寒飛表示,權益市場將成為興銀理財未來產品佈局的重要方向。基於整個產品結構需要往一個合理的方向轉變,未來興銀理財在權益上的佈局會略微激進一點。

  交銀理財權益投資部、研究部總經理王建華認為,A股和港股具有較大的配置吸引力。從估值水平來看,恆生指數和上證指數處於歷史較低水平,具有相對配置價值。而隨着A股納入國際指數權重和外資配置比例的提高,下半年外資流入將繼續為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板塊配置方面,交銀理財看好消費板塊的食品飲料、醫藥生物、休閒服務行業,週期中游板塊的輕工製造、交通運輸、國防軍工行業,大金融板塊的非銀行業,成長板塊的計算機及消費電子、傳媒(影視和遊戲)行業。

  一位股份行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士向記者透露,其理財子公司偏好大盤權重股。此前受限於開户設置和投研水平,原有的銀行理財多以投資FOF模式為主。去年12月,監管部門明確表示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因投資範圍符合《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的,可申請開立證券賬户。這為理財子公司開放了權益投資的席位,不過短期內原有的投資邏輯和慣性不會有太大變化,可能參照主流ETF基金倉位,適當增配一些權重股(個股流動性高於同類基金)。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48 字。

轉載請註明: 密集調研上市公司 理財子公司加碼權益配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