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今年旅遊業與主題公園無疑遭遇了凜冬。近日常州恐龍園又提交了招股書,擬募集資金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同時補充流動資金助公司渡過難關。
《投資者網》吳微
7月24日,2018年主板上市被否的常州恐龍園股份有限公司再次提交了招股書,擬登陸創業板。此次申報IPO,恐龍園將保薦機構由安信證券更換為中信證券,以求增加過會概率——中信證券亦是另一家創業板擬上市企業天元寵物申請主板IPO被否後改選的保薦機構。
為了順利上市,恐龍園控股股東龍控集團還將東方鹽湖城、龍湯温泉、迪諾大劇場等資產剝離,以解決2018年首次上會時被質疑的同業競爭問題。但此次上市,恐龍園依舊充滿不確定性。自兩年前申請主板上市失利以來,恐龍園收入增長緩慢,毛利率下滑也壓縮了其利潤空間,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無疑更是雪上加霜。同時,來自迪士尼、歡樂谷、方特以及海昌海洋公園等周邊城市主題公園的競爭,也擠壓着恐龍園的發展空間。
屢次不順的IPO
恐龍園從事以恐龍為主題的主題公園的建設與運營,於2000年7月由常州地方國資控股的單位共同出資成立,股東主要有常州新旅、常州國旅、常州財政局、常州信託和常州證券等。2011年,恐龍園完成股份制改革,其國資單位的持股交由龍控集團,並引入弘毅誠科技、業緣投資及淡水河投資等多家投資機構。
次年,有資料顯示恐龍園擬進行IPO。2012年12月18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網站發佈《關於常州恐龍園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上市環保核查情況的公示》:恐龍園“以《關於申請上市環境保護核查的請示》向我廳申請上市環境保護核查”。不過,相關傳聞最終不了了之,2015年9月,恐龍園在新三板掛牌。
與很多打算主板上市的企業一樣,在新三板掛牌只是一個過渡,2016年10月證監會受理了恐龍園擬於上交所上市的資料。在經歷中止審查後,恐龍園於2018年3月26日上會。恐龍園的首次公開發行申請,因控股股東龍控集團旗下有多家休閒旅遊資產涉嫌同業競爭,上市前轉讓恐龍人酒店的交易以及現金交易比例過高等質疑而被否。
2019年8月-9月,恐龍園的控股股東龍控集團將旗下的東方鹽湖城、東方鹽湖城酒店以及龍湯温泉等旅遊休閒場所無償轉讓給新北區人民政府,以此來剝離同業競爭資產;同時,恐龍園接受了中信旅遊的增資,以改善公司的資產結構。
在引入新股東,改善同業競爭問題後。2020年7月,恐龍園繼IPO中止審查、主板申請上市被否後,在四年內第三次提交了招股書,此次恐龍園選擇申報創業板。
賣出又買回 酒店資產促營收增長
2018年恐龍園首次上會時,除了被問及同業競爭問題,上市前轉讓恐龍人酒店住宿業務也引起了發審委的關注。資料顯示,為了向遊客提供住宿便利,恐龍園在2015年7月開始籌建酒店業務。但恐龍園大股東關聯方管理的“道天下”休閒養生旅遊度假區也經營住宿業務,為避免同業競爭,恐龍園在2016年9月將上述籌建中的酒店裝修裝飾工程,按賬面投入成本轉讓給關聯方恐龍城實業。
雖然在轉讓時恐龍人酒店還未投入運營,不過恐龍人酒店為去恐龍園的遊客提供住宿,在業務上存在高度依賴。出讓恐龍人酒店給關聯方後,恐龍園經營的獨立性又遭受質疑。發審委在2018年恐龍園首次IPO審核時,要求恐龍園説明恐龍人酒店住宿業務與恐龍園業務的關聯性,轉讓恐龍人酒店是否影響業務獨立性。值得一提的是,恐龍園在此前的申報稿中稱:轉讓後,公司不再參與酒店的裝修、開業和後期的經營管理。該轉讓為真實轉讓,後續公司不會再將該酒店轉回。
在首次IPO失利不到半年,恐龍園的一番操作自食其言。2018年8月,恐龍園以720萬元的價格回購了恐龍人酒店,而兩年前出售恐龍人酒店的交易價格為1327.80萬元。回購後,恐龍園不僅將恐龍人酒店的收入合併到財務報表中,還追溯調整了2017年的營收與利潤。
2017年-2019年,恐龍人酒店實現收入2927.98 萬元、3359.87 萬元與 4911.96 萬元。雖然恐龍人酒店的收入在恐龍園總營收中的佔比不足10%,但卻為恐龍園提供了重要的營收增長。若除去恐龍人酒店收入的貢獻,恐龍園2019年的總營收較2016年相比僅增長了42.45%,同週期,國內在線周邊遊的市場規模增長了近一倍。
行業競爭加劇 恐龍園缺乏核心競爭力
自2009年上海迪士尼項目獲批,國內主題公園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各地開工建設。截至目前,除上海迪士尼、常州恐龍園外,國內已形成了多個主題公園體系:有在全國佈局歡樂谷、錦繡中華等主題公園的華僑城;有在全國佈局以海洋為主題的海昌控股;還有根植中東部的華強方特。與以上公司相比,恐龍園無論是在主題公園數量上,還是在地域佈局上都明顯落後。
在恐龍園主要的客源地江浙滬,就有多家主題公園與其競爭。除了在IP上處於無敵地位的上海迪士尼,還有主打驚險刺激的上海歡樂谷,以及消暑主題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南通方特投入營業,蕪湖方特已有較強的區域影響力。
與周邊城市開設的多家主題公園相比,恐龍園在IP影響力、所處城市交通以及潛在市場規模上均不佔優勢。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無疑壓縮了恐龍園的利潤空間,其毛利率逐年下滑:由2017年的44.65%下降到2019年的41.46%。其實,恐龍園已意識到自身IP資源較弱的現狀,此次IPO,恐龍園擬募集5430萬元用於恐龍IP提升及文創開發項目,在總募集計劃中的佔比接近10%。
值得一提的是,與管理層相比,恐龍園核心技術人員的薪酬偏低,或將增加恐龍園核心人才流失的風險。在招股書中,恐龍園稱印小強、虞炳、李華和倪燕是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多年來一直從事與園區綜合運營以及文旅產業創新創意服務相關的工作。
《投資者網》注意到,恐龍園副總工程師李華年薪僅有39.04萬元,文科副總經理倪燕年薪為56.99萬元,而恐龍園董事長沈波的年薪是478.89萬元,董事、總經理許曉音年薪282.45萬元;當年恐龍園董監高的合計薪酬為1599.91萬元,沈波與許曉音二人在當期總薪酬中佔比達到47.69%。就薪酬安排等問題,《投資者網》也向恐龍園方求證,不過對方未予回覆。
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讓旅遊業遭遇凜冬,主題公園為了快速恢復遊客量,勢必各顯其能。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除了申報IPO外,增強自身競爭力,才是恐龍園生存發展的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