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反做空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半年,一共有15家上市公司被國內外做空機構做空,其中渾水對瑞幸咖啡的做空以瑞幸咖啡自爆財務造假結束;而互聯網教育企業跟誰學則成了上半年被做空次數最多的企業,一共有4個做空機構8次對跟誰學發動了做空襲擊。
在反做空研究中心的監測中,做空機構的做空標的已經從過去的科技公司轉向了傳統公司,原因是在移動互聯網條件下,中國的新科技公司的盈利模式和估值模型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做空機構的人士作為非企業運營人士,傳統的估值模型會出現偏差,從而導致做空的失敗。
而傳統的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企業,對於做空機構來説,要計算盈利模式和估值模型,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甚至當做空行為的目標就是要發動一場蛇吞象的併購的時候,做空選擇的標的就是非常精準的選擇了。在這個大趨勢下,聯想集團、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晶科能源 有限公司等,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做空機構的標的。
做空機構選擇做空標的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做空的公司基本上屬於行業的帶頭大哥企業,這些企業標杆性好,容易形成話題,對一些想借做空鞏固地位並做一番廣告的公司來説,做空屬於性價比較高的行為,投入小收益高,就決定了一些公司藉助做空來作秀。
令人惋惜的是,做空機構在做空中國公司勢力有所抬頭的背後,是一些做空機構的能力和水平在不斷下滑,以至於一些做空報告不專業,甚至出現注水的現象。出現這樣的情況的原因是,成立做空機構的門檻很低,可以説什麼人都可以進來,直接導致了從業人員整體水平的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正規的券商也加入了做空上市公司的大軍,比如3月11日做空拼多多的國盛證券,就是一家正規的證券。只是做空拼多多的機構,從2019年起就沒有好結果,在美股市場上總是傷痕累累,投進去的錢總是很難收回來。
而據美國金融數據機構S3 Partners發佈的數據,2020年以來共有556家中國公司被做空,其中阿里巴巴以64億美元的做空頭寸成為國際資本關注的目標,佔據了227億美元空頭市場的28%,近三成空頭機構選擇做空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