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我國青少兒的體育鍛煉由原本受關注度低到逐步進入公眾主流視野。今年兩會提案上,包括吳志明在內的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將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提案。
我國體育培訓行業已進入哪個階段?目前受資本青睞的體育培訓機構有哪些優勢之處?體育培訓機構的營收情況如何?
在體育培訓興起背後是我國青少兒面臨不容樂觀的身體健康狀況。據悉,我國青少兒體質健康指標已連續20多年下降,33%的青少兒面臨小眼鏡、小胖墩、小糖人和心理衞生等諸多問題,而這都與缺乏體育運動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繫。
而今年突如而至的疫情促使許多中國家庭開始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也推動了各家庭的體育消費意願上升,從而間接為體育培訓行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契機。
青少兒缺乏體育鍛煉並非我國一國面臨的難題。據世界衞生組織最新公佈數據顯示,全球有80%青少年(10-19歲)存在每天運動量不足的情況。
世衞組織報告顯示,韓國活動量未達標的青少年比例高達94%,其中女孩的活動量達標率比男孩低7%,僅有15%。
據活躍健康兒童全球聯盟(AHKGA)針對49個國家調查數據顯示,75%的兒童體育鍛煉成績不及格,兒童體能達標概率僅為40%左右。
無論是面向國內還是海外市場,青少兒體育培訓都存在一片有待開發的潛在市場。
據德勤2016年發佈的教育產業報告顯示,我國體育培訓是一個超千億的市場,藝術和體育培訓佔比在K12培訓產業中呈逐年增長態勢。每年參與培訓的超1億青少年兒童中,大中城市75%以上的小學生在課後接受各類型的藝術和體育培訓。
相比亞洲各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很早就設立了幼兒體育課程,而我國的青少兒體育訓練尚處於起步階段。早在2009年,澳大利亞就提出了《早期投資 —— 早期兒童發展國家戰略》,要求各州和領地政府建立健全0 - 8歲幼兒及兒童健康教育、安全和環境發展體系。
而日本先後在2001年提出《振興幼兒教育五年計劃》,制定針對幼兒體育教育內容的具體實施措施,並在2013年出台了《幼兒期身體活動指南》,呼籲家庭和幼兒園讓幼兒更多體驗身體動作。
受疫情影響,更多中國家庭將孩子鍛鍊計劃提上了議程。與學科類教育培訓機構轉型線上相似,體育培訓行業也步入數字化階段。
據普華永道發佈的《2019年普華永道體育行業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將繼續在全球體育市場中扮演增長領軍者角色,且體育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中國體育在2019年的核心符號。
報告中還提到,在數字化轉型階段,近94%的體育行業領導者意識到了體育組織創新的重要性,但目前僅有46%的組織實施了具體創新戰略。
事實上早在2017年,艾瑞諮詢數據顯示我國互聯網體育用户規模已突破3.5億。
在線上體育培訓方面,目前已獲得融資同時已搭建線上平台的有門檻較高的好動網球。通過3年時間,好動網球完成了由“網球社交圈”到深耕青少年網球培訓市場的轉型。公司兩位合夥人張奔鬥和付饒作為網球圈內的KOL,通過自帶流量為公司迅速集聚了一羣忠實用户的關注。
經過調查,好動網球發現,相比西方發達國家網球人口占總人口5% - 6%的比例,我國核心網球人口僅有120 - 150萬人,在總人口的佔比僅為0.09% - 0.11%。
這也讓動力網球創始人何立華看到了其中藴藏的龐大增量市場,尤其是發展青少年羣體的機會,並於2017年開始涉足青少年培訓市場,推出了針對3-18歲青少兒的網球雙優班、課後興趣班、網球遊學、留學和社會培訓。
對體育培訓機構賽道感興趣的校長,不妨花多一點時間關注投資人感興趣的體育培訓細分領域,比如已得到知名投資機構紅杉資本投資的索福德體育和得到3億投資的宏遠時代的模式進行一定探索和了解。
以索福德為例,作為一家成立於1998年的Soccer World國際集團,索福德在倫敦的體育場館和足球中心遍佈歐洲。
相比倫敦1577平方公里擁有14座專業足球場的規模,中國的足球場地還十分有限,全國960平方公里僅建有5座專業足球場。由於場地限制,索福德在落地中國時選擇了與紅星美凱龍合作,在全國範圍內建設了1000家“天空球場”,為更多中國青少兒提供可供鍛鍊的體育場地。
2013年宏遠時代從我國城市與歐美各國在體育場館上存在的差距上發現了商機,選擇成立體育場館羣,通過整合體育場館資源的方式提升了場館利用率,並藉助直營和合資運營的方式提升了國內場館的普及率。
細分體育培訓機構的營收情況也十分可觀。以專注少兒擊劍培訓的萬國體育為例,2016年登陸新三板,僅三年時間就實現了超一億的營業額,毛利潤接近60%。
但目前國內體育培訓行業的痛點也很明顯,培訓機構的教練數量和質量參差不齊,既包括專業教練,也有尚未考證的業餘人員。
關於專業教練的問題,即使在體育培訓相對發達的美國,對教練的訓練也存在問題。據頂級智庫阿斯彭研究所發佈的《美國青少年體育發展報告》(State of Play Report)顯示,過去一年間僅有不到30%的青年教練接受過心肺復甦和基本急救等專業培訓。
另外,大部分體育培訓機構採用的多為海外的培訓體系,但尚未總結出一套適用於亞洲或者中國青少兒訓練的培訓體系和方法。
筆者以為即使體育培訓未被列入高考體系,但隨體育培訓市場由藍海進入紅海階段,想在日益白熱化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也許可以在目前國內體育培訓機構普遍面臨的痛點上多下功夫。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校長邦”,作者哲頡。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