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境遊“停擺”對世界旅遊業造成了多大損失?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倪浩】商務部首次在最新發布的一則報告中披露了今年前四個月中國服務貿易項下旅行服務的相關數據。揭示出疫情期間,作為全球旅遊市場第一大客源輸出國,中國出境遊接近“停擺”的情況下,世界旅遊業所蒙受的損失。
根據商務部15日晚發佈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20年春季)》(以下簡稱《報告》),2020年前四個月,中國旅行服務進出口總額為 4227.1 億元,下降 35.8%,其中出口下降 44.6%,進口下降 34.7%。
其中進口數據的下降,對應着旅遊目的地國家收入的減少。根據《報告》數據,2019年全年,中國旅行服務出口了2380億元,而進口則達到了17322億元,全年因為旅行服務而產生的逆差達到了14941.6億元,與當年15024.9億元服務貿易整體逆差大體相當。結合歷年數據,中國服務貿易逆差80%及以上由旅行服務產生。商務部的報告中沒有給出更詳細的信息,但根據以上旅行服務中進出口的比例,粗略估計前四個月中國旅行服務進口減少了1000億元以上。
而國家外匯管理局則給出了更為詳細的數據,按照其最新發布的中國國際收支口徑下的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的數據進行計算,前四個月中國旅行服務借方數據為3812億元,而去年同期為5845億元,減少了2033億元之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中國旅行貿易服務借方數據為2326億元,3月份急劇萎縮到892億元,而4月份則跳水到了594億元。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解釋,因旅行而產生的貿易服務是指旅行者在其作為非居民的經濟體旅行期間消費的物品和購買的服務。借方數據記錄中國居民境外旅行、留學或就醫期間購買的非居民貨物和服務,約略等於商務部進口數據的統計口徑,以上數據意味着疫情期間中國境外遊的支出正在急劇減少。
中國一直是全球服務貿易逆差大國,且近年來逆差規模呈不斷擴大趨勢。自2014年至今規模均保持在2000億美元以上。旅行、運輸及知識產權等三個行業是中國服務貿易逆差規模最大的行業,其中以旅行規模為最大。2019年旅行行業產生的逆差規模接近1.5萬億元人民幣,對於中國整體服務貿易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因為疫情的原因,出境遊近乎“停擺”,中國服務貿易大幅逆差的情況為之改變。商務部的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服務貿易逆差僅為390.3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019.2億元相比大降了72.3%,其中主要由旅行貿易進口縮小貢獻。
商務部在剛剛發佈的《報告》中指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服務貿易造成較大影響。各國採取停飛國際航線、限制人員出入境等不同程度人員管控措施,既對服務領域消費需求造成嚴重衝擊,也削弱了服務的跨國供給能力,以旅行服務為代表的傳統服務領域進出口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
據世界旅遊組織發佈的報告,預計2020年遊客數量將比2019年下降20%-30%,國際旅遊收入將減少3000億-4500億美元。中國文旅部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到1.55億人次,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遊客的出境旅遊消費支出達到2770億美元。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客源輸出國,也是多個國家第一大客源國,中國出境遊的“停擺”,對這些國家的收入造成了直接影響。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環球時報-環球網,中國旅遊貿易數據統計有多種口徑,統計工作較為複雜,商務部、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不盡相同,但大體相當,可相互參考。白明指出,從相關數據可以看出,疫情造成的國際旅遊的突然“熔斷”,會對很多以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國家造成直接影響。尤其是以中國為主要客源國的目的地國家,受到的衝擊更大。白明還指出,中國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仍然較弱,靠旅遊業支出減少改善服務貿易逆差也並非長久之計,還應加速推進新興服務貿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