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二季度能否企穩?何時走出負增長?官方回應

中新經緯客户端5月15日電 國新辦15日就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佈會。4月經濟運行情況如何?二季度經濟能否企穩?中國經濟何時走出負增長區間?對於這些熱點問題,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愛華逐一進行了回應。

中國經濟二季度能否企穩?何時走出負增長?官方回應

4月主要經濟指標呈現積極變化

劉愛華指出,4月份總體經濟延續了3月份以來恢復改善的勢頭,主要指標呈現了積極變化。主要特點可以從四個方面總結:

第一,復工復產紮實推進,企業的預期在環比來看都出現了一定程度改善。第二,生產需求逐步好轉,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從上月下降1.1%轉為增長。第三,轉型升級態勢持續,1-4月份,和互聯網相關的新業態、新模式繼續保持逆勢增長。第四,就業物價總體平穩,當月城鎮調查失業率是6.0%,比上月小幅上升0.1個百分點,月度之間波動比較小;物價保持了平穩回落的態勢,當月CPI比上月回落1個百分點。

劉愛華強調,同時也要看到,這些指標的改善有一定補償性恢復的性質。當前境外疫情正在蔓延擴散,對世界經濟的巨大沖擊還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國內的穩定復甦也面臨很多新挑戰。

二季度中國經濟能否企穩?

對此,劉愛華稱,對未來的走勢判斷概括為三句話:

第一句話,我們有底氣。這個底氣來自於我們經過長期積累形成的完備產業體系、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超大的市場規模。這些優勢在嚴重疫情衝擊下沒有受到嚴重的傷害,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在抗疫情過程中甚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底氣也來自於轉型升級的態勢確立、新動能的不斷髮展壯大。

第二句話,我們有信心。從多個先行指標來判斷,我們經濟持續復甦改善的勢頭是有條件、有基礎的。

第三句話,我們有挑戰。從經濟層面來看,復甦勢頭還沒有回到全面的正常水平,就業壓力還比較大,企業生產經營的困難還比較多,面臨的風險挑戰仍然比較多,所以還要保持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

中國經濟何時走出負增長區間?

預計哪個季度經濟能夠走出負增長的區間?對於這一問題,劉愛華表示,目前從月度的情況看,工業生產當月出現了轉正,增長3.9%,但與往年正常的水平和長期趨勢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其他指標,如投資、零售、出口和服務業等都處於下降的狀態。

劉愛華強調,雖然月度之間有降幅收窄或者個別指標轉正的恢復改善勢頭,但要消除前期嚴重的疫情衝擊帶來的影響仍然是有挑戰的,不但取決於國內復工復產推進的進度,可能一定程度上也要受到外部疫情的影響,以及外部經濟變化的影響。

消費復甦的勢頭有條件得到持續

發佈會上,劉愛華指出,目前消費升級的勢頭還是在繼續。從今年以來各月之間零售變化的趨勢來看,大勢沒有改變,基本生活用品基本保持了平穩增長,消費升級類商品繼續較快增長,一些受疫情衝擊的行業或者產品銷售在目前疫情防控的形勢變化下也呈現了恢復的勢頭。

所以,雖然消費迴歸的勢頭仍然面臨一定挑戰,在消費端仍然會感受到這種壓力。但是,短期來看,隨着復工復產的逐步推進,生產生活秩序的逐步迴歸,消費的環境在逐步改善;長期來看,消費復甦的勢頭也是有條件得到持續的。

就業壓力大,但質量、水平在提升

談及就業,劉愛華介紹,從城鎮調查失業率的變化來看,月度之間調查失業率的變化是比較小的,整體是平穩的。但是從更多的指標來看,目前就業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一是就業規模低於上年同期,二是城鎮調查失業率也高於上年同期,三是重點羣體的就業壓力也是比較大的,比如農民工。

不過,雖然目前就業壓力依然比較大,但也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國家統計局快速調查顯示,城鎮在職未就業人羣比例,從3月份的18.3%下降至3.5%,這反映出就業質量、就業水平是在提升的。

全球經濟收縮,中國出口很難獨善其身

針對出口,劉愛華表示,出口的前景確實面臨比較大的不穩定、不確定性。在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加大的背景下,中國的出口確實面臨比較大的風險挑戰。雖然4月份貨物出口實現了8.2%的增長,但對前景不能過於樂觀。今年以來,在一系列穩出口政策的支撐下,外貿企業加強市場調節能力、發揮自身競爭力、開展多元化佈局,取得了來之不易的結果。但是,在全球經濟收縮的大背景下,中國的出口也很難獨善其身。所以,在這方面還是要對風險挑戰要有充分的估計。

【來源:新華網客户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8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經濟二季度能否企穩?何時走出負增長?官方回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