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冷翠華
車險綜合改革實施以來,險企的車險經營怎麼樣?《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從相關渠道獲得的行業統計數據顯示,自2020年11月份至2021年3月份,每一個統計週期的車險承保利潤同比皆呈下降之勢,且最近的兩個統計週期承保利潤同比降幅皆在70%以上。
不過,換個角度看,車險經營在經歷了改革的陣痛之後,也在逐漸適應新的政策環境,全行業月度經營虧損的局面在今年一季度得到了遏制。不過,業內人士也指出,部分經營指標對政策的反應有滯後性,整體來看,險企車險經營仍然面臨着巨大挑戰,中小公司尤甚。
承保利潤同比持續惡化
車險綜合改革自2020年9月19日正式實施,當月以及去年10月份的經營數據仍然比較樂觀,無論是保費收入還是承保利潤都繼續保持增長,但從去年11月份至今年一季度,車險承保利潤同比大幅下降,且降幅持續擴大,最近兩個統計週期的降幅皆在70%以上。
具體來看,去年1月份-11月份和1月份-12月份,行業車險承保利潤分別為117.15億元和79.57億元,同比分別減少0.81億元和24.03億元,同比降幅分別為0.68%和23.20%。
到了2021年,車險承保利潤同比降幅有進一步擴大之勢。1月份、1月份-2月份,以及1月份-3月份,行業車險承保利潤分別為10.76億元、16.51億元,以及26.30億元,同比分別減少7.39億元、41.43億元,以及68.67億元,同比降幅分別為下降40.72%、71.50%,以及72.31%。
由此可見,車險綜合改革正式實施以後,財險公司車險業務的賺錢效應遠不如改革之前,同時,由於車險在財險公司整體業務中佔比較高,因此其對財險公司整體利潤的影響也較大。
從另一角度看,一些積極的變化也在慢慢體現。例如,從車險單月經營數據看,2020年10月份至2021年3月份,行業車險各月度的承保利潤分別為29.05億元、-16.71億元、-37.58億元、10.76億元、5.75億元以及9.79億元。一家財險公司車險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這組數據説明,去年11月份和12月份全行業車險經營受政策衝擊很大,而今年行業全面虧損的勢頭得到了遏制,全行業車險承保連續3個月實現盈利。
分化仍將繼續
上述負責人同時指出,在總數據背後,不得不提的是,各險企分化嚴重,車險承保利潤主要集中在少數大型險企手中,大部分中小險企車險經營質量明顯下降,承保虧損較為普遍。
“分化”,正是業內人士在分析車險市場變化時提及的高頻詞。隨着車險綜改的深入,馬太效應可能還會更加明顯,大型險企率先從政策的不利影響中走出來,而中小險企則面臨更大挑戰,甚至會有公司退出車險經營。
根據公開信息披露,人保財險一季度綜合成本率為95.7%,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其中,車險的綜合成本率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至94.6%。可見,儘管車險綜合成本率有所上升,但仍優於公司整體業務。
“車險綜改短期保費尚有下探空間,長期馬太效應趨勢明顯。”國泰君安分析師劉欣琦在研報中指出。他認為,車險綜改對行業的影響尚未完全體現。第一,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車險保費仍有下探空間;第二,考慮到承保盈虧的滯後性,車險綜改對保險公司綜合成本率的完全反映將從車險綜改實施完整年度後,即2021年9月開始;第三,長期看,車險市場集中度將緩慢上升。大型險企得益於較強的直銷直控渠道建設能力,擁有更大的費用優勢,在車險賠付率面臨長期上升趨勢的背景下仍能實現良好的承保盈利。
對中小財險公司而言,車險綜改之前已有不少車險承保虧損,改革後形勢更為嚴峻。以專業車險公司鑫安保險為例,年報數據顯示,去年其車險為第一大險種,保費收入約2.79億元,承保虧損3108.99萬元,承保虧損進一步擴大。而2019年,其車險承保虧損1353.68萬元,2018年,車險承保盈利3211.33萬元。互聯網保險公司安心財產保險去年的車險保費收入約為1.54億元,承保虧損約1.21億元。
某中小財險公司車險部總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小財險公司經營主要面臨四大挑戰,一是管理成本與大公司相比處於劣勢;二是渠道和隊伍建設難度較大,業務掌控力不強;三是客户經營能力不足,續保率提升難度較大;四是產品開發能力不強。這些劣勢難以在短期內得到提升,車險綜合改革進一步倒逼企業深化改革,提升經營質量。他分析稱,“未來將會有公司因經營不善而退出車險市場,這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