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9月1日,首創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創證券”)首發申請將上會,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是國信證券,保薦代表人是王水兵、楊濤。
首創證券擬在上交所主板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61,500萬股,且不低於本次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10%。根據公司股東大會決議,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補充公司及全資子公司資本金,增加公司營運資金,發展主營業務。
2018年-2020年,首創證券營業收入分別為81,524.75萬元、133,961.88萬元、165,798.40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7,496.56萬元、43,385.77萬元、61,142.21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17,481.64萬元、43,397.03萬元、61,061.65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79,759.38萬元、41,318.66萬元、244,929.00萬元。
2021年,按合併口徑計算,首創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11,349.35萬元,同比增長27.47%;淨利潤為85,863.03萬元,同比增長40.43%;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為85,859.97萬元,同比增長40.6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53,936.36萬元,同比下降77.98%。
截至2021年底,按合併口徑計算,首創證券總資產為326.01億元,較年初增加23.20%;總負債為228.70億元,同比增長30.59%。
2022年6月17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2021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證券公司2021年度總資產排名,首創證券排第59名;證券公司2021年度淨資產排名,首創證券排第62名;證券公司2021年度營業收入排名,首創證券排第57名;證券公司2021年度淨利潤排名,首創證券排第43名。
2018年-2020年,首創證券實現投資收益分別為59,979.87萬元、42,822.43萬元、67,224.03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3.57%、31.97%、40.55%。
2021年,首創證券實現投資收益104,573.22萬元,同比增長55.56%,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達49.48%。
2021年,首創證券信用減值損失金額為833.25萬元,同比下降79.11%。
據招股書披露,首創證券在報告期內兩度更換董事長。2019年7月5日,首創有限召開第六屆董事會2019年第六次會議,選舉吳禮順為首創有限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2021年9月3日,首創證券第一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選舉蘇朝暉為董事長。
據中國網2019年1月31日報道,北京市紀委公開曝光四起酒後駕駛公務用車違法違紀問題。其中包括首創集團原副總經理謝德春醉酒駕駛公務用車問題。通報披露稱,2019年1月10日晚,謝德春應邀參加私人聚餐,餐後,謝德春獨自駕駛單位公務用車回家,途中因醉酒駕車被公安機關查獲,被東城區人民法院判處拘役一個月。謝德春受到開除公職處分。據首創官網介紹,謝德春是高級會計師,兼任首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首創證券2022年1月24日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首創證券及子公司共存在6起行政處罰。此外,今年以來,首創證券已兩度被罰。
2022年2月16日,中國證監會貴州監管局網站公佈的關於對首創證券貴陽都司路證券營業部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顯示,首創證券貴陽都司路證券營業部存在聘用未取得證券投資顧問執業資格的從業人員擔任投資顧問助理,並按照首創證券投資顧問業務管理相關辦法進行考核和管理的情況。同時,該營業部存在營銷人員將員工二維碼交由他人協助開户的情況。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66號修訂)第三條、《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暫行規定》(證監會公告〔2020〕66號)第七條、第八條的有關規定。根據《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暫行規定》第三十二條的相關規定,中國證監會貴州監管局對首創證券貴陽都司路證券營業部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
2022年4月7日,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網站公佈對首創證券採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的決定。首創證券於2021年5月18日發生集中交易系統部分中斷,影響交易時間合計約20分鐘,按照《證券期貨業信息安全事件報告與調查處理辦法》(證監會公告〔2012〕46號)第十二條規定,該事件達到較大信息安全事件標準。事後經北京監管局調查,發現首創證券信息技術部門有關人員在應急處置過程中刪除相關日誌及數據庫信息,且未進行備份,導致始終無法確定本次信息安全事件的真實原因,公司在第一次報告中未如實報告應急處理不當的情況。上述問題反映出首創證券信息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事件應對方面存在缺陷,違反了《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52號)第三十六條、第五十四條的相關規定。根據《證券期貨業信息安全事件報告與調查處理辦法》第二十九條和《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第五十七條的規定,北京監管局決定對首創證券採取責令整改的行政監管措施。
證監會機構部2022年5月19日下發《機構監管情況通報》,監管機構將近期發生的多起信息系統安全事件案例作為重點進行了專門通報。監管通報特別提到,2021年5月18日,首創證券的上交所報盤程序發生故障,經排查,事故原因為軟件服務商工程師對部署在同一服務器上的資管系統升級時,升級包存在邏輯錯誤,反映出當事機構未有效落實《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有關要求,未能清晰、準確、完整掌握重要信息系統的技術架構、業務邏輯和操作流程等內容,並確保重要信息系統運行始終處於自身控制範圍。
據每日經濟新聞,2021年9月27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了首創證券首發招股説明書(申報稿)。首創證券從最初計劃借殼上市到現在邁出關鍵性一步已經過去了近15年。首創證券成立於2000年2月。首創證券成立之後沒幾年,就傳出了打算借殼上市的消息。2007年1月25日,首創證券借殼S前鋒的方案出爐。S前鋒公告顯示,公司通過資產置換、新增股份吸收合併首創證券、非流通股縮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等一系列安排,S前鋒的股改將與首創證券的借殼上市結合進行。然而,從此就再無實質性消息。直到2018年2月12日,已是S*ST前鋒的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股改方案。股改完成後,前鋒股份通過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購買作價為288.50億元的北汽新能源100%股權。同年8月8日,S*ST前鋒公佈擬更名為“北汽藍谷”,北汽新能源完成了借殼上市,這也正式宣告苦等了十餘年的首創證券借殼上市計劃夢想破滅。
擬登陸上交所主板
首創證券系由首創有限以整體變更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8月10日,首創有限股東會作出決議,同意公司擬整體變更設立股份公司,公司名稱為“首創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首創證券主營業務範圍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證券資產管理;融資融券;代銷金融產品;為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務。
公司全資子公司首創京都期貨主要從事商品期貨經紀、金融期貨經紀和資產管理業務;全資子公司首正德盛系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全資子公司首正澤富系另類投資子公司。
截至招股説明書籤署日,首創集團持有公司63.08%的股權,系首創證券控股股東。北京市國資委代北京市政府對首創集團履行出資人職責,出資比例佔首創集團實收資本的100.00%。同時,北京市國資委下屬國有獨資公司京投公司、京能集團系公司的參股股東。北京市國資委通過首創集團、京投公司、京能集團間接控制首創證券。北京市國資委是首創證券的實際控制人。
首創證券擬在上交所主板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61,500萬股,且不低於本次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10%。
根據公司股東大會決議,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補充公司及全資子公司資本金,增加公司營運資金,發展主營業務。公司根據整體發展戰略及業務發展目標,擬定了本次募集資金重點使用方向,並將根據資本市場變化情況和發展戰略對資金使用安排進行相應調整。資金重點使用方向包括但不限於如下方面:增加對信息技術建設的投入,提升後台綜合服務能力;加大對研究業務的投入;加強對子公司的佈局;補充營運資金。
首創證券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是國信證券,保薦代表人是王水兵、楊濤。
去年營收21.1億 淨利8.6億
2018年-2020年,首創證券營業收入分別為81,524.75萬元、133,961.88萬元、165,798.40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7,496.56萬元、43,385.77萬元、61,142.21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17,481.64萬元、43,397.03萬元、61,061.65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79,759.38萬元、41,318.66萬元、244,929.00萬元。
2021年,按合併口徑計算,首創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11,349.35萬元,同比增長27.47%;淨利潤為85,863.03萬元,同比增長40.43%;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為85,859.97萬元,同比增長40.6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53,936.36萬元,同比下降77.98%。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9月,首創證券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4.36%、10.19%、10.59%、6.57%,基本每股收益分別為0.13元、0.33元、0.38元、0.25元。
2021年,首創證券淨資產收益率為9.21%,基本每股收益為0.35元。
2年分紅2.16億
首創證券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2度進行分紅,合計分紅21648萬元。
2020年12月18日,經公司2020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向全體股東派發現金股利11,562.00萬元(含税)。公司上述現金股利已於2020年12月25日支付完畢。
2021年6月2日,經公司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向全體股東派發現金股利10,086.00萬元(含税)。公司上述現金股利已於2021年6月24日支付完畢。
去年末總資產326億 總負債229億
2018年末-2020年末,首創證券資產總計分別為188.83億元、202.44億元、264.62億元,負債總計分別為147.76億元、157.50億元、175.13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分別為41.07億元、44.94億元、89.48億元。
截至2021年底,按合併口徑計算,首創證券總資產為326.01億元,較年初增加23.20%;總負債為228.70億元,同比增長30.59%。
去年前三季度投資類業務收入貢獻過半營收
據首創證券招股書,公司根據業務類型和業務牌照的不同,將公司各項業務劃分成資產管理類業務、投資類業務、投資銀行類業務、零售與財富管理類業務和研究業務等。
公司資產管理類業務主要包括資產管理業務、私募投資基金業務等,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管理費收入和超額業績報酬收入,是公司重要業務之一。公司的投資類業務主要包括固定收益投資交易、權益類證券投資、另類投資以及新三板做市業務等。公司的投資銀行類業務包括股票保薦及承銷業務、債券承銷業務、資產證券化業務和財務顧問業務等,投資銀行類業務是公司主要業務之一。公司零售與財富管理類業務主要包括證券經紀業務、信用業務和期貨業務等。
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1-9月,公司資產管理類業務分部營業收入分別為19,623.21萬元、22,299.15萬元、41,482.30萬元和30,468.80萬元,佔當期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4.07%、16.65%、25.02%和20.58%。
以上同期,公司投資類業務分部營業收入分別為24,683.48萬元、59,391.95萬元、64,186.68萬元和74,696.79萬元,佔當期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0.28%、44.33%、38.71%和50.46%。
各期,公司投資銀行類業務分部營業收入分別為11,169.37萬元、23,748.88萬元、27,816.11萬元和11,120.94萬元,佔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3.70%、17.73%、16.78%和7.51%。
各期,公司零售與財富管理類業務分部營業收入分別為28,357.00萬元、31,087.18萬元、34,328.37萬元和29,527.44萬元,佔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4.78%、23.21%、20.70%和19.95%。
去年投資收益佔營收比例達49.5%
據首創證券招股書,報告期內,公司投資收益主要包括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確認的投資收益、金融工具持有期間取得的收益以及處置金融工具產生的投資收益等。其中: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確認的投資收益主要來自於公司參股的中郵基金;金融工具持有期間取得的收益主要來自於公司持有的債券、股票及基金等金融資產的利息、股息及分紅;處置金融工具取得的損益與公司所處置的金融工具的購入成本和處置價格有關。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9月,首創證券實現投資收益分別為59,979.87萬元、42,822.43萬元、67,224.03萬元及59,858.91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3.57%、31.97%、40.55%及40.44%。
首創證券招股書表示,2019年,公司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減少17,157.43萬元,降幅為28.61%,主要原因系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實行新金融工具準則,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持有期間產生的利息收入由投資收益科目變更至利息收入科目核算,導致持有期間取得的相關投資收益減少。2020年,公司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增加24,401.60萬元,增幅為56.98%,主要原因系2020年度證券市場上漲,公司權益類投資收益大幅增加。2021年1-9月,股票市場呈現震盪和分化的主基調,公司主要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持有規模,實現投資收益為59,858.91萬元。
2021年,首創證券實現投資收益104,573.22萬元,同比增長55.56%,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達49.48%。
去年信用減值損失下降79%
首創證券招股書披露,2018年,公司的資產減值損失為7,860.08萬元,主要為公司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對部分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融出資金以及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等計提的減值損失。2018年,公司對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計提5,387.55萬元減值損失,主要原因系2018年國內證券市場下行,導致公司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部分客户擔保物價值低於公司債權金額而相應計提減值金額較大。
2019年1月1日起,公司實行新金融工具準則,公司以預期信用損失為基礎,對應收款項、融出資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其他債權投資等金融工具提減值準備並確認信用減值損失。2019年和2020年,公司信用減值損失金額分別為2,594.14萬元和3,988.67萬元,主要系公司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所引起的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
2021年,首創證券信用減值損失金額為833.25萬元,同比下降79.11%。
去年營收排證券公司第57名
首創證券主要業務板塊包括資產管理類業務、投資類業務、投資銀行類業務和零售與財富管理類業務等。根據證券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度公司重點業務的市場份額及行業排名情況如下表所示:
2018年、2019年、2020年,首創證券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市場份額排名分別為31名、32名、22名,證券投資收入市場份額排名分別為45名、45名、49名,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市場份額排名分別為65名、55名、55名,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市場份額排名分別為69名、73名、73名。
2022年6月17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2021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證券公司2021年度總資產排名,首創證券排第59名;證券公司2021年度淨資產排名,首創證券排第62名;證券公司2021年度營業收入排名,首創證券排第57名;證券公司2021年度淨利潤排名,首創證券排第43名。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首創證券2021年母公司營業收入為184,363萬元。
證券公司2021年度證券投資收入排名,首創證券排第33名;證券公司2021年度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排名,首創證券排第21名;證券公司2021年度投資銀行業務收入排名,首創證券排第73名;證券公司2021年度證券經紀業務收入排名,首創證券排第76名。
去年分類評級結果躍升至A級
證券公司分類評級是指以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持續合規狀況為基礎,結合證券公司業務發展狀況,按照《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評價和確定證券公司的類別。中國證監會根據證券公司評價計分的高低,將證券公司分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證券公司分類評級每年進行一次。
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首創證券的分類評級結果分別為BB級、BB級、CCC級和A級。
報告期兩度更換董事長
據招股書披露,首創證券在報告期內兩度更換董事長。
2019年7月5日,首創有限召開第六屆董事會2019年第六次會議,選舉吳禮順為首創有限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
2021年9月3日,首創證券第一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選舉蘇朝暉為董事長。
據中國網2019年1月31日報道,北京市紀委公開曝光四起酒後駕駛公務用車違法違紀問題。其中包括首創集團原副總經理謝德春醉酒駕駛公務用車問題。通報披露稱,2019年1月10日晚,謝德春應邀參加私人聚餐,餐後,謝德春獨自駕駛單位公務用車回家,途中因醉酒駕車被公安機關查獲,被東城區人民法院判處拘役一個月。謝德春受到開除公職處分。據首創官網介紹,謝德春是高級會計師,兼任首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去年員工薪酬福利總額同比增長15%
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和2021年9月30日,首創證券員工總數分別為1,145名、1,208名、1,319名和1,385名。
截至2021年末,首創證券共有員工1625人(含經紀人327人)。
截至2021年末,公司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7.21億元,2020年末為3.94億元;應付職工薪酬為3.35億元,2020年為3.60億元。據此計算,2021年,首創證券員工薪酬福利總額為6.96億元,同比增長16.52%,上年為5.97億元。
4年6起行政處罰
首創證券2022年1月24日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首創證券及子公司共存在6起行政處罰。
1、首創證券寧波河清北路證券營業部被處以税務行政處罰。
2018年1月29日,國家税務總局寧波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税務局出具税務行政處罰決定書(高國税簡罰[2018]251號),就首創證券寧波河清北路證券營業部2017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企業所得税(應納税所得額)未按期進行申報,處以5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該營業部已於2018年1月29日繳納了上述罰款。
2、全資子公司首創京都期貨被處以税務行政處罰。
2021年6月17日,國家税務總局北京市朝陽區税務局第三税務所出具税務行政處罰決定書(京朝三税簡罰[2021]32980號),就首創京都期貨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未按期申報環境保護税,處以1,0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首創京都期貨已於2021年6月17日繳納了上述罰款。
3、首創證券青島東海西路證券營業部被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2018年2月5日,中國證監會青島監管局出具《關於對首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青島東海西路證券營業部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2018]5號),就公司對青島東海西路證券營業部(現已更名為青島深圳路證券營業部)負責人作出任職決定後,分支機構未按照《證券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監管辦法》第四十條的規定在作出任職決定之日起20日內向當地證監局辦理證券業務許可證的變更手續的問題,對營業部予以警示。
4、全資子公司首創京都期貨被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2018年11月15日,北京證監局出具《關於對首創京都期貨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的決定》([2018]88號),就首創京都期貨資產管理業務中資管計劃適當性評分説明存在誘導性選項填寫建議,通過公司官網向不特定對象宣傳具體資產管理計劃的問題,對首創京都期貨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5、首創證券廈門鷺江道證券營業部被要求整改。
2019年12月5日,中國證監會廈門監管局出具《監管意見告知書》([2019]19號),就廈門鷺江道證券營業部存在信息公示不到位,後續培訓有待完善及經紀人執業行為不規範的問題,要求廈門鷺江道證券營業部做好從業人員信息公示,加強培訓,完善管理等並向廈門證監局報送整改報告。
6、首創證券債券自營業務被採取限制業務活動的行政監管措施。
2020年6月3日,中國證監會出具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關於對首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採取限制業務措施的決定》([2020]21號),就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開展債券自營業務過程中存在對債券交易的管控不足,在交易員和銀行賬户信息空白的情況下完成部分債券交易的審批流程,對交易對手方等要素的管理流於形式,尚未建立現券交易的交易對手白名單及額度管理制度的問題,對公司採取暫停債券自營業務3個月(存量自營債券可賣出,不得新增買入,為防範流動性風險而從事的必要債券交易除外)的行政監管措施。
今年2月貴陽1營業部收警示函
2022年2月16日,中國證監會貴州監管局網站公佈的關於對首創證券貴陽都司路證券營業部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顯示,首創證券貴陽都司路證券營業部存在聘用未取得證券投資顧問執業資格的從業人員擔任投資顧問助理,並按照首創證券投資顧問業務管理相關辦法進行考核和管理的情況。同時,該營業部存在營銷人員將員工二維碼交由他人協助開户的情況。
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66號修訂)第三條、《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暫行規定》(證監會公告〔2020〕66號)第七條、第八條的有關規定。根據《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暫行規定》第三十二條的相關規定,中國證監會貴州監管局對首創證券貴陽都司路證券營業部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
今年4月被責令改正 交易系統宕機應急刪數據不備份
2022年4月7日,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網站公佈對首創證券採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的決定。
首創證券於2021年5月18日發生集中交易系統部分中斷,影響交易時間合計約20分鐘,按照《證券期貨業信息安全事件報告與調查處理辦法》(證監會公告〔2012〕46號)第十二條規定,該事件達到較大信息安全事件標準。事後經北京監管局調查,發現首創證券信息技術部門有關人員在應急處置過程中刪除相關日誌及數據庫信息,且未進行備份,導致始終無法確定本次信息安全事件的真實原因,公司在第一次報告中未如實報告應急處理不當的情況。
上述問題反映出首創證券信息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事件應對方面存在缺陷,違反了《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52號)第三十六條、第五十四條的相關規定。根據《證券期貨業信息安全事件報告與調查處理辦法》第二十九條和《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第五十七條的規定,北京監管局決定對首創證券採取責令整改的行政監管措施。
證監會機構部2022年5月19日下發《機構監管情況通報》,監管機構將近期發生的多起信息系統安全事件案例作為重點進行了專門通報。監管通報特別提到,2021年5月18日,首創證券的上交所報盤程序發生故障,經排查,事故原因為軟件服務商工程師對部署在同一服務器上的資管系統升級時,升級包存在邏輯錯誤,反映出當事機構未有效落實《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有關要求,未能清晰、準確、完整掌握重要信息系統的技術架構、業務邏輯和操作流程等內容,並確保重要信息系統運行始終處於自身控制範圍。
控股股東持股第一創業被問詢
2022年1月14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了對首創證券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的反饋意見。其中對公司控股股東持股第一創業證券提出問詢。
反饋意見指出,申報材料顯示,發行人控股股東首創集團持有第一創業證券12.72%的股份,首創集團關聯方首農集團、京國瑞基金分別持有第一創業證券4.99%、4.99%的股份,合計持有第一創業證券22.7%的股份。招股説明書未披露北京市國資委控制的其他企業從事證券業務的情況。請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補充核查並説明:(1)發行人是否按照招股説明書格式準則要求披露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業;(2)認定不存在同業競爭關係時,是否已經審慎核查並完整披露發行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全部企業,該等企業是否存在與發行人相同或相似的業務,如存在請説明是否構成同業競爭;(3)第一創業證券是否為首創集團控制的企業,北京市國資委控制的其他證券公司與發行人是否構成同業競爭。請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核查並發表明確意見。
2022年1月26日,第一創業(002797.SZ)發佈關於股東簽署《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的公告。公告稱,第一創業於2022年1月24日收到首創集團告知函,告知首創集團與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國管”)於2022年1月24日簽訂《關於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首創集團擬將其持有的公司534,686,400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2.7234%)轉讓給北京國管和/或其指定的第三方。該《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僅為意向性約定,最終以雙方簽署的正式股份轉讓協議為準。
第一創業2022年8月27日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報告顯示,首創集團系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2.72%。
苦等十餘年 借殼上市仍告吹
據每日經濟新聞,2021年9月27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了首創證券首發招股説明書(申報稿)。首創證券從最初計劃借殼上市到現在邁出關鍵性一步已經過去了近15年,但是與其同期準備上市的同行早已登陸A股市場,不斷擴充着資本實力。
首創證券成立於2000年2月,由首創集團作為主發起人聯合汕尾市天樂投資公司等五家股東共同出資設立,初始註冊資本2.30億元。2003年8月,首創集團受讓了公司原有5家股東持有的共計70%的股權,同時進行了增資擴股,公司註冊資本達到6.50億元。
首創證券成立之後沒幾年,就傳出了打算借殼上市的消息。2006年11月,S前鋒公告正在洽談資產重組事宜。2007年1月25日,首創證券借殼S前鋒的方案出爐。S前鋒公告顯示,公司通過資產置換、新增股份吸收合併首創證券、非流通股縮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等一系列安排,S前鋒的股改將與首創證券的借殼上市結合進行。
然而,從此就再無實質性消息。直到2018年2月12日,已是S*ST前鋒的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股改方案。股改完成後,前鋒股份通過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購買作價為288.50億元的北汽新能源100%股權。同年8月8日,S*ST前鋒公佈擬更名為“北汽藍谷”,北汽新能源完成了借殼上市,這也正式宣告苦等了十餘年的首創證券借殼上市計劃夢想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