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4家虛擬銀行開業“爭雄”香港金融市場各有何本事?

僅一年時間,香港首批虛擬銀行已有半數入場。8月16日,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有眾安銀行、天星銀行、匯立銀行、Livi Bank4家機構成功開業,並順勢推出了各自的攬客利器。從目前產品來看,多家開業機構均瞄準存款產品,將高息作為一大賣點。在分析人士看來,因缺乏實體網點,虛擬銀行須通過線上渠道攬客,機構可藉助產品的創新性、靈活性與優質體驗迅速搶佔市場,進而發掘和導入新客。不過,需注意的是,前期獲客成本較高,若長期燒錢恐不具備可持續性。

首批4家虛擬銀行開業“爭雄”香港金融市場各有何本事?

進展提速 半數虛擬銀行面世

香港虛擬銀行陸續開業中。8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從京東數科方面獲悉,由中銀香港、京東數科和怡和集團合資成立的香港虛擬銀行Livi Bank於8月12日正式開業,成為香港第四家開業的虛擬銀行。

從吸引新用户方面來看,Livi Bank也可謂花了不少“心思”,並結合了線下支付場景。據悉,Livi Bank開業期的產品主要包括電子支付功能,客户可以在全港數萬間零售商户使用銀聯二維碼進行購物,並通過其Shake Shake功能在支付後, 搖搖手機,獲得隨機獎賞,於下次購物時使用。

此外,Livi Bank也為客户提供遠程開户、免費轉賬匯款和活期存款產品。livi Bank客户獨享港幣50萬元存款0.5%的年利率,開户成功後,不僅可得到100元港幣迎新獎勵金,還有上限1000元港幣的推薦激勵。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香港金融管理局於2019年上半年相繼給8家虛擬銀行發出牌照,截至目前,已有眾安銀行、天星銀行、匯立銀行、Livi Bank 4家正式開業,其他4家香港虛擬銀行也在緊密佈局,且已進入試業階段。

根據最新消息,目前,包括螞蟻銀行、MOX Bank、平安壹賬通銀行、富融銀行均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下啓動試營業。針對最新進展以及開業計劃,北京商報記者向4家機構採訪,其中,有機構回應稱開業暫未有明確日期,目前正在積極收集客户意見,並與監管機構保持密切溝通,為未來正式開業做好準備。

高息存款攬客 各有手段

首批獲批的8家虛擬銀行中,已有半數正式面世,從產品層面來看,4家機構各有何千秋?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多家開業機構均瞄準高利率存款產品,並結合各自情況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創新。

首家開業的眾安銀行打響頭炮,主要推出零門檻的活期存款產品。以開業當天年利率為例,無論起存額多少,用户均可享受1釐(1%,因應市況調整利率)的活期高息,不過此利率僅適用於50萬港元或以下的存款額,超出上限部分將按基本活期存款利率計算。以50萬港元為例,用户存入50萬,一年可賺取5000.23港元的利息,較市場基本存款利率0.001釐所提供的5港元利息高1000倍。

與眾安銀行類似,天星銀行也重推存款產品,並特別強調了期限的靈活性。具體來看,相較試業期間推出的年利率1%的活期存款產品,天星銀行將兩萬港幣以上的活期存款利率提升至年利率3.6%p.a.(利率不變保證),該利息比香港一般活期存款高出3600倍,甚至較目前香港市面上的大部分定期存款還要高。不過,該高利率最多可享受一年。

另在貸款服務方面,用户可通過天星銀行即時申請貸款,利率價格低至實際年利率2.99%,以日計息,並承諾最少維持3年不收手續費。

此後開業的匯立銀行,同樣針對存款產品進行了創新,並推出了香港首個以人數決定利率的定期存款產品,“高息”仍是一大賣點。具體操作上,用户可以和家人朋友乃至所有匯立銀行客户一起儲蓄,從而獲得更高的利率。參加人數越多,利率越高,年利率最高可達 4.5%。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從目前已開業虛擬銀行推出的產品來看,主要呈現三個特徵:一是高息,普遍高於傳統銀行業機構;二是靈活,如天星銀行的產品期限具有靈活性,又比如匯立銀行定存利率掛鈎人數,也是一種靈活的體現;三是關注大客户,天星銀行以及本次新開業的Livi Bank,在存款利率規則上明顯對大户有所傾斜。

當前,多家機構普遍青睞的高息存款攬客,在蘇筱芮看來,這是虛擬銀行採取的一種常規策略,後續開業的虛擬銀行也會繼續採用。一是因為虛擬銀行缺乏實體網點,必須通過線上渠道攬客,而收益/費用是最能觸動客户敏感神經的影響因素;二是虛擬銀行的互聯網股東們此前大多通過燒錢獲客的手段打開市場後站穩腳跟,這種戰略打法使他們嚐到過甜頭,因此同類風格會延續到他們旗下成立的新公司身上。”

不過,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認為,“利率3600倍差異主要是因為港幣的利率基準太低,而虛擬銀行股東方大多為內地資源,在香港吸儲各方面並不具備優勢,當前的利率倒掛(吸收儲蓄利率低高於銀行貸款利率)帶有互聯網促銷獲客性質,並不會長久。”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籌備期內的虛擬銀行將會陸續開始營業,開業初期的銀行也將陸續推出存款型產品吸引用户。

蘇筱芮進一步向記者解釋道,機構能夠藉助產品的創新性、靈活性與優質體驗迅速搶佔市場,擴大品牌效應,進而發掘和導入新客。不過,需注意的是,前期獲客成本較高,若長期燒錢恐不具備可持續性;此外,部分產品創新是否存在底層風險尚待監管定調。例如有機構的存款憑藉人數決定利率,類似於內地此前風靡一時的“拼團存款”、“拼團理財”,而此類產品遭到監管調查。

產品線有待豐富 應避免同質化

針對虛擬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介紹,引入虛擬銀行是香港邁向智慧銀行新紀元的關鍵舉措,可推動香港的金融科技和創新,並能為銀行客户提供新體驗。不過,有資深分析人士坦言,目前虛擬銀行主打產品多集中於零售存款,產品線不夠豐富,客户分層管理不夠細緻,距離此前部分虛擬銀行設立的發展計劃仍存在一定差距,後續還需等待觀察。

“對於這些虛擬銀行而言,如果僅僅是服務香港本地的一些客羣,其實難度非常大。”陳文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當前多家香港虛擬銀行背後股東皆具強大的‘互聯網’基因,未來也是股東科技力量的比拼。在他看來,中國香港地區是外資金融機構進入內地市場的天然門户,未來可以嘗試理財、保險、黃金等互聯網創新業務,對於內地金融機構輻射海外市場也有重要意義,但如果這個牌照後續無法做跨境,則意義並不突出。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認為,虛擬銀行類似內地的直銷銀行,與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已經成熟的業務模式高度雷同,對於非持牌機構而言,首先是牌照價值,對於當地銀行等持牌機構而言,則更多地可視作其金融科技探索的橋頭堡。他進一步稱,當前,香港金融市場已經較為成熟,且競爭十分激烈,但香港本地市場有限,因此多家機構入局,主要是基於香港市場,去拓展更廣闊的東南亞市場和國際市場的思路。

針對後續展業,蘇筱芮則建議道,既然燒錢獲客在所在免,那麼首先就需要提升客户留存能力,保持以客為本的理念持續改善客户體驗,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加強與客户之間的互動性。其次,虛擬銀行可通過豐富產品線的方式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務,整合股東旗下的互金產品形成協同效應,中小企業貸款、電子支付亦是未來虛擬銀行可重點發力的方向。

“此外,虛擬銀行應強化品牌建設,努力打造自身的特色業務,儘量避免同質化,尤其對於在開業速度上缺乏先發優勢的虛擬銀行而言,儘早確立起差異化發展策略才能夠在競爭中脱穎而出。”蘇筱芮稱。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劉四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43 字。

轉載請註明: 首批4家虛擬銀行開業“爭雄”香港金融市場各有何本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