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回應中國原油、大豆進口大幅增長:中國企業按市場化原則開展的進口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倪浩】儘管全球仍處於疫情的劇烈衝擊當中,但中國出口在5月份的表現仍超出市場普遍預期。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以人民幣計,5月份中國出口1.46萬億元,同比增長1.4%。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在6月11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解釋説,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前期國務院出台了一系列穩外貿的政策措施,各地區各部門狠抓落實,致使效果逐步顯現。

5月份中國出口好於市場預期,市場認為防疫物資出口顯著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據6月7日國新辦發佈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顯示,中國5月防疫物資出口暴增,招商證券估算當月中國防疫物資出口約141-170億美元(摺合1000-1200億元),拉動出口6.6-7.9個百分點。

前5個月,以人民幣計,東盟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而中國與歐盟、美國和日本的進出口則出現下滑。對此,高峯認為,今年前5個月,中國與東盟進出口1.7萬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中國對東盟出口9366.2億元,增長2.8%,自東盟進口7598.6億元,增長6%,均高於同期中國外貿進出口整體增速。高峯表示,“東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充分體現了雙方貿易發展的潛力和韌性。中國與東盟國家經濟互補性強,長期以來,有關國家發揮各自優勢,本地區經濟合作日益加深。特別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建立以來,雙方不斷擴大市場開放,持續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不斷加深。”

中國大宗商品進口的一舉一動備受世界矚目。今年前五個月,中國原油、大豆進口分別增長5.2%和6.8%,而5月當月進口分別大幅增長19.3%和27.7%。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就此提問,高峯説,這是中國企業根據國際市場變化和國內生產需要、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的進口。巴西本幣貶值、大豆出口意願增強等因素,也推動了中國大豆進口的增長。

對於中國外貿的整體發展形勢,高峯強調説,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市場需求恢復尚需時日,貿易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41 字。

轉載請註明: 商務部回應中國原油、大豆進口大幅增長:中國企業按市場化原則開展的進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