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璟璟
近日,《社會藍皮書:2022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發佈。藍皮書指出,約1/3的新業態青年月收入在4000元至5999元,85.7%的新業態青年月收入在8000元以下。網約配送員、網絡主播、網絡文學寫手等新業態青年平均每週工作6天、每天工作近9小時。(中新社)
“超八成新業態青年月收入在8000元以下”“約1/3的新業態青年月收入在4000元至5999元”,這與以往社交媒介上渲染的“動輒過萬”的景象頗有落差。前些年,外賣員、網絡主播“收入不菲”“發家致富”的故事層出不窮,不僅刷新了社會認知,更是實實在在影響了很多人的擇業選擇。很多人都是奔着暴富去的,到手一看還是“搬磚工資”,多少有些意難平。
客觀評價特定職業的薪酬水平,必然離不開整體的嚴肅統計。只是很遺憾,此前輿論過於關注個例,總是放大那些“大富大貴”的成功樣本,甚至有意無意將之描述成“行業紅利”,不負責任地暗示“躺賺”“撿錢”種種神話。不少人信以為真,倉促入行,到頭來遍體鱗傷。特別是某些青少年被網紅神話所吸引,荒廢學業,誤入歧途,到頭來追悔莫及。
除了收入,這份藍皮書還有很多細節信息值得注意。比如説,“超65%的網絡主播從業者受過大學教育”,這在很大程度上説明,網絡主播並非普遍印象中“純靠臉吃飯”的行業,其還是具備相當隱形學歷門檻的。網紅拼到最後也是拼的文化,這對於那些想着走捷徑一步登天的年輕人來説,是一次極有必要的提醒;另外,統計還揭示出一個有意思的事實:“電子競技員中“95後”佔比突出,八成擁有大學學歷,家庭背景較好”——若有人想着打電競謀生,還真得掂量下家裏有沒有礦了。
新業態藴含新機會,但新業態同樣是新挑戰,仍需各憑本事,而非選對賽道躺着就贏。多看些一般性統計,少被特殊個例所鼓動,多一分擇業理性,也便能少一些“入錯行”的悔之晚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