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比亞迪可以説是全球最火的新能源汽車公司。不過,最近因為市場上傳巴菲特持有的比亞迪的股票倉位變動,引起了市場的強烈關注。比亞迪的股票由此進行了劇烈的震盪。
大家都在關心一個問題,巴菲特真的在拋售比亞迪嗎?比亞迪的未來到底怎麼樣呢?比亞迪的天花板又在哪裏?王傳福是一個合格的董事長嗎?今天我們來看一下。
近期的財務數據狀況回顧去年春天,可以説比亞迪的老闆王傳福,還是非常的焦慮。儘管在2021年的一季度比亞迪盈利了,但是比亞迪扣非淨利潤虧損8000多萬。
而在2021年,比亞迪造車被特斯拉全面超越,其實比亞迪在2015~2017年連續三年,都遠遠的將特斯拉甩在身後。不過,去年比亞迪被特斯拉超越了。
那麼比亞迪到底還有沒有機會呢?先看一看比亞迪的財務狀況:
2022年一季度,可以説是比亞迪的春天,王傳福過得相當的不錯,比亞迪在2022年的一季度盈利了8.08億,扣非淨利潤達5個多億,總資產已經超過了3000億,達到了3170億。比亞迪的總負債達到2117億,負債率達60%多。
可能很多人一聽到2000多億負債的時候,心裏就開始發懵,因為之前看到的恆大融創這些千億級,甚至萬億級的公司,那都是幾千甚至上萬億的負債。一旦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那麼這一類公司真的就會萬劫不復。
很多人就擔心説,比亞迪2000多億的負債,太嚇人了!不過,你還真的不用太擔心。比亞迪的資產負債表裏邊有一項叫做“合同負債”。
你如果買過房,你就能明白,過去房地產公司裏邊的負債,有絕大部分是合同負債,是你買了房還沒有收房,那麼這一筆錢已經交了,房地產商要記到負債,只有交房了之後才能夠算成收入。
現在,一季度比亞迪的合同負債219億,這219億交了錢還沒有拿到車,拿了車後,就轉換成收入了,可想而知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有多火。想想王傳福的生活是不是特別的美滿幸福。
回到這個合同負債,219億的數據,如果按照比亞迪秦、宋plus或者是“海豚”來看,那麼它在手的訂單應該是超過10萬輛以上。
這是個什麼概念?
比亞迪一季度,每個月平均的銷量將近10萬台,所以説,我們不用擔心比亞迪2000多億的負債會是一個大的問題。比亞迪拿到了這麼多訂單,相應的就是要進行擴產。
所以説,比亞迪的現金流量表裏邊,可以看到投資活動現金流淨額為125億元,同比增速超162%。
一季度業績看完了,再看看比亞迪上半年的業績預告。比亞迪預計2022年上半年淨利潤為28-36億元,同比上升138%-206%;扣非淨利潤達25-33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0%。
扣非淨利潤扣除的非經常損益中,主要是政府給予的補貼。比亞迪的補貼確實很大,在2021年比亞迪銷量大概是60多萬輛下,它的補貼達到了22億多。
如果按照預披露來看,二季度它的利潤預計在20-28億。所以説,比亞迪每股的收益又增厚了,達0.96元-1.24元。
整體來看,2022年以來,比亞迪的業績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車越賣越多,為啥不賺錢?比亞迪以前的新能源車賣五六萬輛的時候,就可以全球稱王。現在比亞迪的新能源車到底賣了多少?一季度是29萬多輛,按照一季度的量以及在手的訂單的話二季度可能會到60萬輛。
如果按照這個節奏的話,比亞迪2022年的車突破百萬不是多大的難事。
回看比亞迪,賣了這麼多車,但是有一個怪現象出現了:那就是車越賣越多,卻不賺錢,增收不增利。
我們來看一下比亞迪的銷量和同行對比情況:
2019年-2020年,比亞迪的銷量基本在40多萬,被長城和長安遠遠趕超。比亞迪到了21年迅速實現了追趕,甚至趕超之勢。
尤其是一季度的時候,長城汽車是28萬多輛,比亞迪已經超過長城;第二季度的時候,長城是23萬輛左右,比亞迪是35萬多輛。
當然,長安還是遙遙領先,上半年已經達到112萬輛,比亞迪64萬輛左右,不過按照比亞迪這個速度,今年破百萬甚至120萬都是可能的。有一個特別驚喜的數據,比亞迪在二季度,已經超越了特斯拉,超越的數量將近8萬輛。
再看造車新勢力,儘管蔚小理在奮起直追,但是它們作為造車新勢力,無論是從整個的工藝流程,還是它的產業鏈優勢來看,比亞迪能夠有今天,還真不是蔚小理這三家造車新勢力能夠短短几年就能夠趕超得上的。
再看一看新能源車。
比亞迪在2019年的時候22萬的銷量,明顯落後於特斯拉,但是遠遠的超越蔚小理。2020年銷量下來了幾個百分點,特斯拉還在繼續奔跑。2021年,比亞迪翻了三倍,達60萬輛,今年上半年,半年的時間,比亞迪就已經銷售超越了2021年,達64萬輛,超越特斯拉。
銷量看完了,看看營收情況。
比亞迪2019年是1277億元,超過了長城、長安、蔚小理等,後面每一年都在超過這些車企。很多人就會覺得比亞迪賣車也太牛了。
先潑一盆涼水,因為比亞迪除了車,還有手機業務,電池業務等,總收入當然很大,要超過只做車的企業。如果從利潤上來看,比亞迪有差距。
比亞迪這些年在利潤方面跟長城、長安真比不了,差距很明顯。由此可以看到,比亞迪的營收規模很大,但是不賺錢。
比亞迪的營收裏邊,除了造車,還有造手機。比亞迪王傳福是怎麼起家的?最早他乾的是和富士康的郭台銘是一樣的,就是代工廠。比亞迪也是一樣的,比亞迪裏邊有40%都是什麼手機代工還有百分之六七的電池業務。
單獨看一下比亞迪的汽車收入。
2019年,比亞迪汽車收入佔比是49.53%,2020年是53.64%,2021年是52.04%。
比亞迪的戰略,在這兩年之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0年比亞迪加大了對漢、唐等車型推廣力度,2021年比亞迪又在秦plus宋以及海豚系列加大了推廣力度。
因為王傳福要搶佔市場。汽車它不是高頻消費,怎麼也得開一個三五年,甚至六七年才換車。所以説他要大量的通過低價策略搶佔市場。
既然要搶佔市場,比亞迪王傳福是靠什麼?靠的是人。
2021年,比亞迪有員工28.8萬人,生產人員21.6萬人,2022年,還要招15萬人,數量將達40萬。
比亞迪的人海戰術,可能會對它的毛利帶來影響。
比亞迪2020年,汽車業務毛利率有25%,2021年降到17.39%。因此,成本問題和毛利率下降,是比亞迪不賺錢的因素。
現在來小結一下,比亞迪的銷量數量在增加,儘管賬面上利潤比如説半年就賺了20幾甚至30個億,但是根據它的規模相匹配的,它的毛利還是在降低。
它的成本在增加,成本里邊分為兩塊:第一塊是人力成本;第二塊是它的資源漲價比如説電池,因為它自己生產電池,它需要鋰現在都是三十幾萬一噸以前幾年才多少才五六萬那成本翻了倍。這一塊是它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造成的。
現在比亞迪銷量增加,毛利下來,除了它生產成本增加,它的人力成本增加,以及它的市場策略的調整加大了市場的佔有率,而這些導致它的毛利不斷的下行,會不會影響到比亞迪的估值?
300倍的估值,比亞迪高嗎?300倍的估值,比亞迪高嗎?
尤其是隨着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持有的倉位的變化,很多人擔心巴菲特是不是賣了?其實這個跟港交所的遊戲規則修改有很大的關係。按照比亞迪的説法,伯克希爾沒有拋售比亞迪的股票。
那麼看一下估值。
同行業的長城和長安走在一條線上,靜態市盈率為49倍,市盈率(TTM),長城是40倍,長安是24倍。特斯拉現在是80幾倍,蔚小理是虧損,理想的市盈率(TTM)9000多倍,沒法對比。
儘管特斯拉的車上半年賣的沒有比亞迪多,但是賺錢賺的比比亞迪多,市盈率還沒有比亞迪多,但是市值5萬多億。比亞迪現在不到一萬億,“蔚小理”還得努力。
對於比亞迪的估值,中信證券給了個1.4萬億的估值。在資本市場上有一個段子説中信證券給哪一家相對優質的公司更高估值的時候,大家就要小心了,給茅台高估值的時候,喊3000塊,茅台就跌得一塌糊塗。
當中信給出比亞迪1.4萬億市值的時候,那比亞迪也跌了。所以説現在很多人都把中信的估值看成是一個笑話。
到底是不是個笑話?
段子往往不起決定性的作用。中信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券商他們的估值方法到底靠不靠譜?
中信預計比亞迪到2023年銷250萬輛,今年如果是120萬輛,明年翻倍,汽車收入是3800億。
因為我們都知道蔚小理等等這些都是虧損的,虧損企業怎麼估值?市盈率市淨率都不好對吧。那就是“PS”,不是照片的PS,是市銷率。
按照它收入來的3800億,按照市銷率乘以三倍兩點幾將近三倍的話差不多是9500億。
當然比亞迪還有電池和手機這塊業務,2023年如果是同比它的汽車銷量以及跟寧德時代相比的話又是3500億。所以這樣下來就差不多1.3萬億左右,因為比亞迪還有半導體業務,差不多1.4萬億。中信證券的估值還是有點合理。
來看一下,具體的市銷率。
比亞迪的市銷率是4倍左右,長城是2.4倍左右,長安是1.6倍左右,蔚來是6.5倍,理想9.7倍,小鵬8.4倍,特斯拉13倍。所以説如果從4倍市銷率來看,還可以。
但很多人可能就會很好奇,説現在300倍市盈率真的是太高了。300倍是個什麼概念?差不多就是300年前買了比亞迪的股票到現在可以拿回本了。
當然都是開玩笑,對於高速發展的優質公司的話我們不能夠單獨用估值去衡量,因為它每年的盈利可以消化它的部分的估值。
所以比亞迪第一個季度8個多億的利潤第二個季度怎麼樣?可能就是三十幾個億的利潤又在一定程度上消化它一部分的高估值。所以我們要從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如果這一家公司已經屬於相當成熟了,他的業務沒有快速高速的增長的話,那麼這個時候還真得注意。
都賣汽車了,還要啥自行車?大家有沒有看過趙本山的一個小品賣枴?一副拐最後把範偉好腿都忽悠瘸了,以至於到最後還得把人家的自行車給推走。
那麼比亞迪他到底要不要自行車呢?王傳福還真的賣了車還要自行車。
到底比亞迪是個什麼樣的公司?1995年2月的時候,比亞迪就創立,最早創立的時候它就是做代工廠。做代工廠,跟富士康做的是差不多的生意。
很早的時候,比亞迪跟富士康老打官司了,還老打嘴仗。現在比亞迪我們看一看,這幾年手機部件可不是幾十億,那都是幾百億,去年860多億。
可能很多人説,比亞迪還造手機?不僅僅造手機,還造口罩。
那麼,比亞迪的汽車到目前為止已經怎麼樣?已經佔據了營收50%以上,他的手機部件就是手機代工這一塊也佔到了40%。
它的電池業務每年現在是100多個億。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主要是供自己的,所以比亞迪在毛利方面都沒披露。
剛才説王傳福要自行車,大家可以看一看,比亞迪產業鏈密密麻麻,有照明,有儲能,有太陽能,有半導體,有電子,有軌道交通,有汽車,還有汽車金融,還有叉車,還有電池。
比亞迪的版圖特別的大。
到這個時候,可以説了,比亞迪所有造車重要的產業鏈,全自給自足。比亞迪的汽車鏈條是相對封閉的,它不像特斯拉,也不像蘋果,不像蔚小理。
蘋果掌握技術核心技術產業鏈,全是讓中國、韓國和日本的企業給他打工,他只拿最賺錢的那一部分技術。特斯拉也是一樣的。
很多人很奇怪,為什麼從去年到今年,我們的新能源汽車跑得這麼快。告訴大家,跟特斯拉上海的工廠,有着密切的關係。
從蘋果的經驗可以看出,當蘋果的代工在中國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才有了後來的華為、小米、OPPO、vivo。他們能夠通過價格戰,消滅掉山寨手機,甚至對抗三星為首的國際品牌,去搶佔國際市場。
特斯拉進入上海之後,大量的特斯拉產業鏈條形成。所以又給我們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的快速的成熟,奠定了基礎。
而比亞迪的產業鏈相對封閉,這個好不好?在一定的規模範圍之內自給自足,我不怕別人封鎖。
比亞迪的內循環,在趕超的過程之中,是極具爆發優勢的。
比亞迪之所以能夠快速的超越特斯拉,在2021年混動車價格拉到了15萬左右,極具競爭優勢。
但是當它的產能高速擴張的時候,比如説電池,鋰資源沒掌握在你手上,人家的鋰有五六萬一噸,漲到三十幾萬的時候,比亞迪的成本控制不了增加。
一個封閉的產業鏈在一定階段,它可以保持供應鏈條的穩定,但是對它的邊際成本的下降幫助不大,甚至還會成為他的天花板。
現在比亞迪停掉了燃油車,除了純電動以外,還有插電式混動。插電式混動在2021年甚至是今年是搶佔市場的一個重要的籌碼。
除了比亞迪的產業內循環,王傳福他還幹什麼,他真的想要自行車:除了乘用車,啥車都要有,也就是“7+4”戰略。
“7+4”的戰略是啥意思?什麼私家車、公交車、出租車、客運車、城市商品物流、還有建築物流、環衞車,只要有4個輪子比亞迪都幹。
什麼機場港口,礦山倉儲的那些專用車,它也造。
王傳福説,現在中國的城市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尤其是那二三線城市雲軌市場很大。雲軌不像一輛車十幾萬,人家可能就是幾千萬,甚至多少個億的採購。
曾經王傳福非常執迷雲軌,跟很多的中小城市簽約了。隨着城市的現代化的發展,這一方面政策的限制,這一類工程都已經成了爛尾工程。
王傳福是個好的管理者嗎?肯定很多人説,王傳福現在是個好的管理者。
從1995年2月比亞迪創業開始到現在,比亞迪已經在全球有30多個工業園,實現了全球六大洲的戰略佈局。目前,它在電子、新能源汽車方面可以説已經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比亞迪的市值在全球汽車領域位居全球前列。
跟大家分享一個笑話,在新能源汽車這個領域,絕大多數都有被人當過騙子的經歷。無論是比亞迪的王傳福還是特斯拉的老闆馬斯克。
尤其是在2007年的時候,那個時候是傳統燃油車的天下,但很快全球就步入了經濟危機的前夜。
那一年王傳福喊出了一個口號,是什麼呢?説到2025年比亞迪的車要賣到全球第一。
股神巴菲特在一個華裔投資家的介紹之下,買入了比亞迪股票。
説實話那幾年巴菲特沒賺什麼錢。但那個時候王傳福卻説:“他手上有衝擊汽車行業的核武器,電動機,2020年將是電動車的天下”。
那個時候大家雖然聽説有那麼個概念,但是電動車到底是個玩意兒,還是不太懂。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往往很多的偉大的企業家,都是從瘋子一步一步的通過實踐去變成現實的。
瘋子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瘋子不去將他的夢想去實現,這個才是最可怕的,那麼沒有執行力的瘋子最終都一定會成為騙子。造車領域裏邊執行力很差的也有,比如賈躍亭。
我們再回到比亞迪,剛才講了王傳福講了在2007年喊出了一個口號。
在那個時候我們看王傳福怎麼樣?其實大家都不相信。
為啥?因為王傳福在喊這個口號的4年前買了一個叫做秦川的汽車。
他買的時候説,是為5至10年後的盈利做準備。之前王傳福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代工廠。他收了秦川汽車後,當時他推出了一輛車叫比亞迪F3。這個車便宜,一炮而紅。
2008年,比亞迪的雙模電動車F3DM上市,受到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被稱為是電動車商業化的一個里程碑。
但是那個時候,大家對電動車的認知還是很模糊的。從2010年開始,比亞迪陷入了困局。那一年,比亞迪營業收入、利潤大降,出現了嚴重的現金流緊缺。
到了2015年的時候,比亞迪又活過來了。
那一年他的電車賣了6萬多輛,一下就成為了全球電動車第一。王傳福堅持認為:“化石能源不可再生,氣候變化危機加重,讓新能源車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王傳福的好日子在2018年被一個叫馬斯克的人給超越了。當時,王傳福覺得,新能源汽車可能對他也還不夠大,他想做點更大的事,於是推出了“雲軌”。
所謂雲軌,是建立在空中的單柱輕軌,配合比亞迪設計的“雲巴”一起使用,運載效果等同於輕軌或地鐵。結果顯示,從2016年至今,尚沒有一個城市開通雲軌。
當然了,比亞迪刀片電池是在這兩年才提出的。在2017年之前,比亞迪都是當之無愧的國內鋰電池霸主,但是2017年後逐漸被“後起之秀”寧德時代給反超了。
為了搶佔市場,2021年1月比亞迪推出DM-i混合動力系統,將混合動力車型的價格拉低到同檔次的燃油車相同水平。
那麼王傳福到底是不是個好的管理者。從長遠的發展來看的話,王傳福是踩準了每一個發展的機會。
儘管它在2020年生產口罩,外面都説王傳福有情懷,當然了,其實他也喜歡賺錢,因為口罩那個時候真的很賺錢。
那麼,比亞迪自身有一些什麼樣的問題?它的戰線拉的太長了。比亞迪的業務多元化,經常什麼熱追什麼,目前比亞迪除了汽車,還包括手機代工、雲軌、光伏領域,口罩,半導體等。
比亞迪要維持它自身的產業鏈條,其實它就會形成一個既定的利益格局。
馬斯克為了提升特斯拉的毛利,他幹了一件事情:把整個車身組成一塊一體化。
王傳福怎麼樣去革新這那些零部件?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比亞迪自己做電池沒有辦法去像其他的公司那樣,通過多家供應商競爭詢價的。也就是説,他所有的漲價都要他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子公司去完完全全的消化,當它的成本增加,毛利下降也就理所當然了。
更重要的是比亞迪人海戰術,如果比亞迪要真的達到120萬甚至是250萬輛的銷量,需要非常多的人力,但也會產生一些後果:人海戰術會讓比亞迪的成本上升。
比亞迪的管理也存在問題,尤其是腐敗高發。2021年,比亞迪有94名員工不廉潔、嚴重違規,已經被辭退並錄入除名系統,其中7起22人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涉嫌犯罪比例佔總除名人的23.4%。
值得拷問的是:比亞迪的多元化戰略是不是真的正確?它的封閉的產業鏈會不會成為未來的天花板?
比亞迪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知道阿里有十八羅漢,騰訊除了馬化騰外,我們知道有微信的張小龍等等。再看比亞迪,除了王傳福,除了他的股東巴菲特,你們誰還知道其他高層嗎?
現在比亞迪在資本市場已經成了一面旗幟,但是如果我們把王傳福作為一個符號的話,比亞迪未來的接班人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