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小板基金今更名 主要以指數型基金為主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財經

  4月6日起,深交所合併主板和中小板將正式實施,雖然此次合併,不會導致基金運作的實質性變化,但是也意味着目前市場上的中小板基金將集體更名,而在這些中小板基金中,主要又以指數型基金為主。

  回顧中小板指數基金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市值已經從當初的500億元發展到如今的13萬多億元,但是中小板指數基金的規模卻沒有太大增長,多隻指數基金的規模低於2億元,還有的基金以轉型或清盤的方式成為歷史。

  需更名基金有10只左右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發佈了關於基金更名的公告,這些近期需要更名的產品基本上都是與中小板相關的基金。

  比如華夏基金4月2日發佈公告稱,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合併主板與中小板相關安排的通知》,合併主板與中小板將於2021年4月6日正式實施,原中小板指數等指數的名稱調整自合併正式實施日起生效。

  自2021年4月6日起,將中小企業板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華夏中小企業板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髮起式聯接基金的標的指數名稱由“中小企業板價格指數(以下簡稱中小板指)”調整為“中小企業100指數(以下簡稱中小100)”。

  相應地,中小企業板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更名為“中小企業1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基金簡稱由“華夏中小板ETF”變更為“華夏中小企業100ETF”,場內簡稱由“中小板”變更為“中小100”,英文簡稱由“CHINA SME ETF”變更為“CHINA SME 100 ETF”。

  景順長城也發佈公告稱,自2021年4月6日起,景順長城中小板創業板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將變更為“景順長城中小創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簡稱將由“景順長城中小板創業板精選股票”變更為“景順長城中小創精選股票”。

  除了這兩隻,記者注意到,需要更名的基金數量在10只左右,主要都是因為名稱中涉及“中小板”,另外,從這些更名的基金來看,主要也是指數型基金,在主動型基金中,目前也僅有上述提到的景順長城中小板創業板精選需要更名。

  多數中小板基金規模小

  説到中小板,很多老股民可能對這個板塊情有獨鍾,它是許多牛股的誕生地,也是許多遊資、大户流連忘返的地方,也曾是併購重組最有可能發生的板塊。

  2004年6月25日,第一隻中小板個股新和成上市,2005年深交所正式推出中小企業板指數,也就是現在的中小板綜合指數,2007年11月起,中小板100指數作為中小板市場的主要指數,也就是現在的中小板指。

  彼時也正是很多“80後”正式走向工作崗位的時候。記者清晰記得,當時接觸的基金或股票中,就有中小板的身影,可以説,在部分“80後”心目中,這也是青春回憶的一部分。

  十多年來,根據中小板發展推出的指數越來越多,比如中小板指、中小板綜指、中小板300指數等,日後成為多隻指數基金的跟蹤標的,以華夏中小板ETF為例,其標的指數就是中小板指,而國聯安雙力中小板的標的跟蹤指數是中小板綜指。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底,彼時的中小板上市公司只有50家,市值約511億元,而截至2021年4月1日,中小板的上市公司數量達1004家,總市值達13.3萬億元。

  十多年時間,上市公司的數量增長20倍,市值增長約260倍,但記者也注意到,直接跟蹤中小板相關指數的基金卻沒有明顯增長,即使是規模最大的華夏中小板ETF,截至2020年底的規模也未超過15億元,其他大多數中小板基金規模在2億元以下,有的甚至不到1000萬元。

  不僅如此,在這麼多年發展過程中,還有的中小板基金出現轉型、清盤的情況,比如2015年,國泰中小板300成長ETF轉型為國泰國證新能源汽車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2017年,諾安中小板等權ETF在運作了5年左右後,也進行了清盤。

  此外,如果拿中小板指數這麼多年的漲幅與滬深300或中證500等指數相比,其實也並不遜色,但是市場上卻一直沒有一隻百億級以上規模的中小板指數基金。

  有ETF基金經理表示:“我覺得可能還是認知度的問題,還有像(滬深)300、(中證)500總是被拿來作業績基準,中小板很少。”另有業內分析人士則指出:“從投資邏輯上看,中小板的樣本不符合目前的投資主線,已經被邊緣了。”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