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抱團股的切換,伴隨着大盤風格的切換
今天大年初三,我又在單位加班了。因為是個窮鬼,只能為了這一點點的加班費奔波勞累,這就是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吧。
今天單位裏面很安靜,環境給了我很好的思考機會。現在抱團股的瘋狂想必大家都看到了。現在已經有股民喊出了某某股票永遠會漲,有了只要拿着某某股票就會永遠贏的信念了。
甚至我看到有的大V,手裏拿了一水的高價股。鼓吹價值投資不需要看價格,好公司任何時候都可以買入。只要抱着優質的好公司,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某某股票漲到多少錢,就提前退休這種言論。
對於這種言論我是嗤之以鼻的。大家其實都知道,股票賺錢的本質是低買和高賣。可現實中有太多太多的誘惑讓你反過來。輿論是掌握在主力手中的,當主力要讓你高位接盤的時候,就會編造各種各樣的謊言讓你去相信。
我們散户是弱勢羣體,我們接受到的訊息,其實也都是別人想要讓你看到的。比如我當時剛接觸股市的時候,電視裏財經節目播的都是技術分析那一套。而我們單位裏的小金,這兩年入市以來,接受的就全都是價值投資的那一套了。
謊話説多了自己都會信的!這些謊話往往都有着絢麗的外表,它可能叫五朵金花,或者叫核心資產,亦或者叫國家名片。
可謊言就是謊言,肥皂泡泡最後終究是會破的。在那絢麗虛偽外表的背後,真實存在的,其實就是機構的抱團。而機構抱團股的切換,又伴隨着大盤風格的切換。
機構抱團其實一直存在,看看A股的過往就知道:
在2006年至2008年,機構抱團的是金融地產。此時大盤的風格可以簡單概括為大盤價值。
在2010年至2012年,機構進行了第一次消費股的抱團。此時大盤的風格可以簡單概括為大盤成長。
在2013年至2015年,機構抱團的是信息科技板塊。此時大盤的風格可以簡單概括為小盤成長。
時間到了2018年至今,機構進行了第二次的消費股抱團。此時大盤的風格可以簡單概括為大盤成長。
但凡機構抱團超過2年,那麼被抱團板塊的估值就會被炒到一個匪夷所思的高度。抱團板塊的瓦解,往往伴隨着抱團板塊的業績增速達不到預期,其業績增速已經維持不了虛高的股價。除了抱團板塊之外,出現了其他業績增速更快的板塊。
我個人認為現在全球的疫情愈演愈烈,絲毫沒有控制的趨勢,經濟形勢前景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加之自2020年4月開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開始持續走高,這一切的一切都把風格切換的目標指向了大盤的價值類個股。
這其中,又以銀行、地產、券商、保險等金融類板塊的業績擁有很強的確定性。所以,這些板塊很可能就是下一次機構抱團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