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認定200個左右,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特”在哪

“十四五”時期認定200個左右,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特”在哪

中小企業產業集羣將迎來質變。9月13日,工信部印發《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發展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提出,“十四五”期間,在全國範圍內認定200個左右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引導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級集羣,加強對集羣的財政、金融、產業、創新、土地、人才等政策支持,落實好各類惠企政策,加強對集羣參與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推動各類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對集羣的投資力度,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專家表示,此舉不僅有助於推動中小企業優勢實現規模經濟,也將提速我國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進程。

認定200個左右

《辦法》明確,為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升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專業化、特色化、集羣化發展水平,“十四五”期間,認定200個左右產業集羣。集羣促進工作的目標是增強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激發縣域經濟活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關鍵環節配套能力。

“中小企業對提供就業、保障民生、保證產業鏈完整、拉動經濟等意義重大,但現實中,中小企業的發展往往存在規模小、散亂、沒有突出地方特色和抗風險能力差的特點。”北京社科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認為,此時建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可以對之發展進行規範,同時集羣化發展可以以大帶小,從而增強集羣內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保護中小企業成長。

需要關注的是,《辦法》對集羣的區位要求也進行了明確,即定位在縣級區劃範圍內。

對此,中國企業研究所秘書長唐大傑認為,《辦法》嚴格劃定範圍和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密切相關。“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我國的滲透較廣。縣級區域內成長出一個大企業不容易,但中小企業則比比皆是,集羣定位在縣級區劃是對這些地區的保護,也有助於城鎮化發展。”

門檻“中等偏上”

200個左右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特”在哪?《辦法》最後附上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認定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指出,集羣認定須滿足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成效顯著、具有較強協同創新能力等八方面指標。

在眾多指標中,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了幾個明確的數據。《標準》指出,集羣佔地面積一般不超過100平方公里,近三年產值均在40億元以上;集羣重視研發持續投入,突破了一批主導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有效發明專利年均增長率不低於15%,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不低於15個。

這幾個突出數據在一般產業集羣中是什麼水平?受訪專家表示,該指標要求“中等偏上”。“一般的產業園,幾乎都是小微企業雲集,大而不強效應明顯;一般的產業園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均值也大概在4-10件左右。”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這個特色集羣要求這些數字,也是為了實現集羣朝着高質量方向發展,杜絕低效發展。”

王鵬則指出,指標細化且要求較高有其必要性。“全國各地的特色產業園發展情況良莠不齊,有的龍頭企業聚集能力不強,有的有很多殭屍企業。《標準》細化規定,可以篩選出真正有發展潛力的、能夠實現產業鏈協同和資源集聚的典型特色產業集羣,給予優惠政策去探索好的發展模式,樹立典範。”他説道,“對專精特新、研發、創新等要求高,也是希望通過集羣引導,孵化一批獨角獸企業。”

不過,唐大傑也表示,達到這些指標對很多縣域內有潛力的中小企業集羣和某些產業類別來説有一定難度。“絕大部分中小企業的成長並不是靠自身力量去發展,而是依附在一個龍頭企業下面,因此在研發和各種專利上有所欠缺。此外,一些需要國家扶持的特殊產業類型如造船產業集羣,其周邊配套的產業多為零附件、鋼材深加工、生活服務等,中小企業扮演的是輔助角色,發明、創新的指標同樣有些跟不上。”唐大傑解釋道。

動態監管避免僵化

《辦法》要求,被認定為特色產業集羣后,各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集羣的財政、金融、產業、創新、土地、人才等政策支持,落實好各類惠企政策,加強對集羣參與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推動各類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對集羣的投資力度,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可以更加細化。”唐大傑建議,可以將園區內企業可享受到的具體優惠如更低的税收、電價、水價、排污費等予以明確,同時明確降低當下低碳發展成本,這樣可以吸引更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參選,也更便於惠企政策的落地。

在退出機制方面《辦法》也做出了明確:集羣有效期為三年。有效期滿後,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複核工作,並考核集羣三年發展規劃目標完成情況,複核通過的有效期延長三年。

此外,《辦法》特別指出,已認定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如發生五類情形之一的撤銷其認定,包括髮生較大及以上安全、質量和環境污染等事故,重大及以上網絡安全事件和數據安全事件,以及偷税漏税、違法違規、嚴重失信和其他重大問題等。

“有進入有退出,可以避免已入選集羣的僵化,也是動態監管的好處。”王鵬表示。

“整體來看,建立這種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一方面有助於發揮中小企業優勢,實現規模經濟,推動整體競爭力加快形成;另外一方面則有助於拉動經濟增長,推動我國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進程。”宋清輝道。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陸珊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49 字。

轉載請註明: “十四五”時期認定200個左右,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特”在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