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7月24日電題:成渝一盤棋:政策落地按下“快進鍵”
新華社記者趙宇飛、胡旭
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提速、汽車等優勢產業加快融合發展、中歐班列等大通道助推開放型經濟表現亮眼……半年報新鮮出爐,上半年重慶經濟同比增長12.8%,四川經濟同比增長12.1%。
自去年初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啓動以來,川渝在前期完成工作機制等制度設計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按下政策落地“快進鍵”,推動成渝地區向着“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目標邁進。
(小標題)基礎設施建設提速
今年5月25日起,四川南充嘉美印染有限公司有了一條新的物流線路——南充港至重慶果園港的航線正式開通。
“初步測算,一年大概能節約600萬元成本。”公司營銷總監李強説,公司以前是先經公路運到上海,再經海運出口,現在是從南充經嘉陵江運抵重慶,再經長江運到上海。
這得益於川渝合作開展的嘉陵江航道建設。今年以來,川渝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提速。上半年,重慶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3%,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2.2%;四川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9%。
數據顯示,今年川渝兩地安排合作共建重大基礎設施項目67個,截至6月底已開工58個,完成年度投資414.6億元。
其中,交通項目是重中之重。鐵路方面,渝昆高鐵川渝段、成達萬高鐵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公路方面,9個省際高速公路項目已開工8個,四川南充至重慶潼南等重點項目正加快推進;水運方面,11個項目已開工9個。
在川南地區,天然氣新一輪100億立方米上產工程大會戰激戰正酣,上萬人投入建設,170多台鑽機、30多台壓裂設備24小時不停運行……
川渝正攜手打造千億產能基地,上半年川渝兩地已生產天然氣309.8億立方米。
電網建設方面,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等重大項目正加快推進,雙方正科學謀劃川渝電網和電力市場一體化發展。
“成渝地區只有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才能進一步促進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高效聚集。”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李敬説。
(小標題)優勢產業相融相促
在毗鄰重慶的四川隆昌市,天視車鏡公司實驗室內,工程師正在對幾款新產品進行性能測試。
“我們的目標是兼顧成渝市場,尤其是重慶。”公司董事税效平介紹,在重慶長安汽車等大企業帶動下,公司上半年業績增長30%以上。
天視車鏡等配套企業,成為川渝產業融合發展的直接受益者。
汽車是成渝地區支柱產業之一。今年5月召開的第三次川渝黨政聯席會議提出,要以共建應用場景、強化產業協作為主線,全面提升川渝汽車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和產業帶動力。
上半年川渝兩地汽車產業增勢喜人,其中重慶汽車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3%,四川增長18.4%。
今年以來,川渝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23個產業項目已開工21個。西部(重慶)科學城和西部(成都)科學城也相繼掛牌,創新要素加速向成渝地區聚集。
數據顯示,上半年重慶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1.9%和30.1%;四川規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1.4%。
“兩江新區上半年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1042億元,同比增長48%,半年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重慶兩江新區產業促進局局長鬍景兵説。
此外,上半年川渝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6個文化旅遊項目均已開工。
(小標題)開放經濟表現亮眼
今年1月1日,重慶團結村站和成都國際鐵路港,汽笛聲同時響起,兩地首列中歐班列(成渝)號列車同時發車。
從此,成渝兩地開行的中歐班列全部冠以“成渝”名號,兩地合作統籌優化去回程線路和運力資源。
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成渝)號累計開行2877列,約佔全國開行總量的36%。兩地開行的中歐班列均實現大幅增長。
成渝地區正在崛起為內陸開放高地。數據顯示,川渝上半年外貿進出口總值均創歷史新高,其中重慶3766億元,同比增長37.6%;四川4189.5億元,同比增長16.1%。
“在海運價格上漲、‘一箱難求’的情況下,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開行量逆勢增長,成為外貿穩增長的有力支撐。”重慶海關副關長王宏翰説。
今年上半年,以重慶、成都為主要樞紐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目的地已拓展至106個國家和地區的304個港口,鐵海聯運班列、跨境公路班車、國際鐵路聯運班列開行量同比分別逆勢增長147%、70%和56%。
跨境電商也實現大幅增長,成為外貿新動能。以重慶為例,上半年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61.4億元,同比增長75.6%。
“重慶、成都攜手,對內可有效帶動西部地區發展,對外則成為擴大開放新支點,有助於構建新發展格局。”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楊繼瑞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