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華為步步緊逼,“小華為”B端求生

真華為步步緊逼,“小華為”B端求生

@科技新知 原創
作者 | 
白芨 編輯 | 月見


在成為易方達的明星基金經理之前,張坤的履歷是清華大學生物醫學研究生,四年研究員經驗。2012年,在反腐敗和塑化劑雙重利空的背景下,A股市場“談酒色變”,張坤則逆勢加倉104.8萬股茅台大獲成功。事後張坤在採訪中留下名言:“好的投資人,至少要有兩三次敢於對抗整個市場。”


而近期的A股三季報環境下,張坤再度做出對抗市場的舉措——逆勢加倉海康威視。


10月22日晚間,海康威視披露的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募一哥”張坤執掌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買入3400萬股海康威視,持倉市值達到71.88億元。此外在海康威視的三季度業績説明會上,張坤的名字赫然出現在與會人員名單中。


從今年1月28日至10月25日,海康威視經歷了漫長的震盪調整,股價累計下挫20.58%,市值損失超過1300億元。在這家世界安防巨頭背後,是全球首位的視頻監控市場份額,以及華為、AI四小龍等後起之秀的衝擊。


01

增速放緩

真華為步步緊逼,“小華為”B端求生

從三季報後首個交易日,海康威視下跌2.18%的股價表現看,海康威視的業績顯然不符合市場預期。


其中,海康威視的三季度營收為217.3億元,同比增長22.4%,歸屬母公司淨利潤44.8億元,同比增長17.5%。


在海康威視《2021 年限制性股票計劃(草案)》中,公司將股權激勵計劃解鎖條件確定為,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20%,營收年複合增長率不低於15%。這意味着,海康威視的營收增速仍有進一步放緩的空間。


可以確認的是,海康威視正處於業績增速的下行通道。2014年,海康威視的營收同比增速達到60.37%,歸母淨利潤增速達到52.13%,但在此之後,海康威視的雙增速逐年下滑,2020年降至10%左右。


一方面,全球安防需求增長趨向放緩。IHS Markit數據顯示,從2013年後,我國安防行業規模增速穩定在10%-15%之間,從全球範圍看,安防行業增速逐步降至10%以下。市場表現出顯著的由藍轉紅的信號。


另一方面,海康威視從2015年起發佈AI系列產品,並確定智能化的第二曲線方向,業務重心從體量增長向利潤率增長演進。


從2015年起,海康威視進入毛利率的上行週期,2015年毛利率為40.1%,至今年三季度上升至46.38%。


而與此對應的,則是淨利率的不增反降。從2015年至今年三季度,海康威視的淨利率從23.28%下降至21.36%。


背後的原因有二,一方面市場需求增長放緩,限制了海康威視傳統攝像頭業務毛利率的增長;另一方面,智能化第二曲線轉型的成本,透支了海康威視的利潤率。


從2015年至2020年,海康威視的銷售費用從21.79億元增長至73.78億元,研發費用自2017年從管理費用中單列以來,從31.94億元增長至去年的63.79億元。


背後邏輯是,新增智能化業務正在市場推廣期,需要更多研發人員及銷售人員的支出。


2018年,海康威視啓動了組織架構重組,將公司分為PBG(公共服務事業羣)、EBG(企事業事業羣)、SMBG(中小企業事業羣)三大事業羣,分別對應to G,to B,to C三大板塊的業務。


其中,公共服務事業羣主要針對頂層設計和行業標準;企事業事業羣則要針對不同行業的差異化需求,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對技術要求最高;中小企業事業羣作為針對長尾市場的部門,更多將其它部門的成熟產品通用化。


從海康威視財報披露的數據看,三大業務部門正在出現明顯分化。2020年度,海康威視企事業事業羣收入增速達到20.56%,而公共服務事業羣和中小企業事業羣增速僅為4.61%和3.5%。


在三季度業績分享會上,海康威視方面也表達了押注企事業事業羣的觀點:“如果宏觀下行,有些行業會有壓力,有些行業會好一些……頭部用户對降本增效的訴求是穿越週期的。”


可以確定的是,海康威視擁有較好的市場增量前景,無論G端還是B端的數字化轉型需求,都將成為海康威視的潛在機遇。難點在於,如何掌握客户需求並重現傳統安防領域的市場優勢,從而實現利潤率指標的反轉。


02

護城河承壓

真華為步步緊逼,“小華為”B端求生

利潤率、營收及利潤增速等多業績指標走低背後,則是海康威視傳統護城河遭受擠壓的現狀。


在海康威視副總裁徐習明看來,基於AI 開放平台、統一軟件架構的優勢,海康威視擁有在碎片化場景中快速落地的優勢。此外,安防巨頭的地位,使海康威視坐擁全國營銷渠道優勢,這使海康威視擁有更快發掘行業需求的能力。


但在數字化轉型的時間點,海康威視的傳統優勢保留程度如何,仍然存疑。


以海康威視的傳統攝像頭業務為例,2020年財報顯示,在海康威視635億元全年營收中,前端產品收入288.4億元,佔收入比重達到45.42%。其毛利率達到55.63%,顯著高於其它業務毛利率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海康威視的硬件高毛利率從哪來?


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傳統安防攝像頭產品高標準化程度、低定製化程度的特點,致使單品類的銷量規模增大,規模化生產難度低。在此基礎上,海康威視有能力通過完善自動化生產和供應鏈管理的方式降低管理費用,同時提升在供應鏈中的議價能力。


例如,2014年6月,海康威視桐廬安防產業基地項目啓動,招商電子數據顯示,通過倉儲、物流的自動化管理,海康威視實現人力成本下降約50%,同時效率提升近80%。


而當前海康威視面臨G端、C端通用化市場增速放緩,依賴B端定製化生產的格局。這意味着G端大體量訂單縮減,同時企業中小體量訂單增加,海康威視規模化生產體系的優勢面臨減弱壓力。


2020年財報顯示,海康威視前五大客户銷售額佔比僅為3.09%,較2019年3.47%的水平進一步下降。一方面,海康威視的客户體量正在增長;另一方面,集中訂單佔比也在進一步削弱。而這將考驗海康威視將成熟的EBG產品通用化的能力。


海康威視的另一護城河,則是渠道及行業感知優勢,這包括遍佈全國的銷售渠道網絡,以及對行業需求的理解能力,這有助於海康威視較競爭對手更快推廣產品,以及提供更契合市場需求的軟硬件解決方案。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間,海康威視快速推出市場急需的人體測温產品,並借道海康威視成熟的渠道能力迅速推向市場,背後與海康威視對醫療領域的長期佈局有關。


但這一優勢建立在海康威視長期領先安防市場,缺少外部競爭的基礎上。在華為、AI四小龍等競爭對手陸續入場的壓力下,海康威視的渠道優勢同時遭受壓力。


例如,華為在2012年佈局視頻安防賽道後,快速搶佔了公安、交通等多個領域的G端份額;雲從科技於2018年發佈了國內首款AI人臉識別攝像機,競爭方向指向海康威視瞄準的“軟硬一體化”。儘管新玩家的銷售渠道優勢遠不及海康威視,但隨着時間推移,海康威視的優勢或將承壓。


03

兩方圍剿

真華為步步緊逼,“小華為”B端求生

今年8月,調研機構Omdia公佈的報告數據顯示,在2020年全球智能視頻監控及基礎設施市場份額中,海康威視名列首位,其次分別是大華股份、安訊士和華為。


此前,華為視頻安防被認為是華為智慧城市的附加品,主要從頂層設計角度切入,憑藉企業通信基礎設施和生態整合能力的優勢,為G端客户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但在2020年,華為發佈了“四無”生態型攝像機、AI超微光卡口攝像機、雙光譜熱成像攝像機、AI雙模球型攝像機、超高密智能視頻存儲平台、5G攝像機等諸多新品。


此外,從AI算力優勢切入智能安防市場的AI四小龍,也在捨棄純軟件打法,開始切入海康威視基本盤的硬件領域。除前述雲從科技外,曠視科技也於2018年發佈全幀智能人像抓拍機。


這意味着在視頻安防市場,後發玩家不再單純寄希望於提供軟件或頂層方案的服務,並嵌入到行業體系之中,而是嘗試主動發力軟硬結合的策略。


儘管在三季度業績説明會上,海康威視強調,集團擁有27000種產品,以及行業解決方案及營銷組織的競爭優勢,但在華為等競爭者帶來的衝擊面前,海康威視面臨核心硬件較大的競爭壓力。


而在未來的視頻安防競爭中,各玩家將圍繞算力、算法和數據三重維度展開。


例如,在製造業場景中,需要對操作人員的違規操作進行監督並預警,這需要安防企業掌握大量生產流程的監控視頻數據,並打磨算法使其從數據中精確捕捉操作人員的危險動作,最後強化前端硬件的計算能力,使其有能力使監督預警的功能落地。


而同一應用需求,往往可以通過不同的技術路徑解決。以人臉識別中的深度信息獲取技術為例,就包括結構光、雙目匹配、飛行時間等多種方案。而在實際應用中,不同的技術優勢又將驅動安防企業採用更多方式,完成客户的具體訴求。在此過程中,誰能以更高精確度,更高性價比實現客户需求,誰就將在智能安防賽道中勝出。


其中,海康威視的優勢,在於市場份額優勢背後的龐大數據體量,在雲服務能力和硬件算力競爭當中,海康威視處於對華為及AI企業的競爭劣勢。這也形成了海康威視圍繞算法展開的競爭策略——主要精力用於創新方案研發當中,嘗試在競爭對手覆蓋範圍以外,為客户打開新需求,並通過降本增效的優勢向行業通用方案演進。


而這將對海康威視的市場需求挖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從當前營收結構看,海康威視的產品仍然以前端為主,如何提升算法競爭力,避免G端以外更多的B端蛋糕被切割,將是海康威視未來幾年內亟待解決的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74 字。

轉載請註明: 真華為步步緊逼,“小華為”B端求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