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年年有,這兩年特別多。
還記得去年,歐盟前11月自美國進口LNG,高達520億㎥,比2021年同期進口量翻了不止一番。而據業內人士透露,美國運往歐洲的天然氣船,每艘船的暴利超1億美元。
截至目前為止,仍沒有具體統計出,美國有多少艘天然氣船駛向了歐洲,但美國由此大賺特賺便是鐵一般的事實。
本來是吃人手短,拿人嘴軟,但是美國偏不,要“又吃又拿”,點燃了與歐盟的“火藥桶”。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便是挑起矛盾的“元兇”。事關,美國的這一法案打着“降通脹”的幌子,給部分高新企業補貼。部分不明真相的看眾,可能仍然不明所以。
為什麼美國給予補貼,會挑起了歐盟的火呢?這是因為按照美法案的內容,將對美國製造的電動車欲電池提供減税優惠。而這樣的補貼會使其他國家的產業造成消極影響。不僅如此,美國的這一手“騷操作”,將會是的歐、日、韓等多國企業轉移生產,加速對美投資。
歐盟多國此前紛紛向美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但也並未被重視。就這麼被美國擺了一道後,歐盟也開始行動了。據央視新聞的有關報道,歐盟正加速推進“綠色協議產業計劃”,來對抗美國的抗通脹法案,確保歐盟部分產業不會又被“吃幹抹淨”。
假如就此惡性發展下去,“補貼競賽”或將難以避免。
文|黃梓昕題|黃梓昕審|曾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