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保誠人壽業績“變臉”,中外股東攜手增資25億馳援
在保險業增資“熱潮”下,由英國保誠集團和中信金控共同成立的中信保誠人壽開始了增資議程。近日,其增資方案正式通過了股東會審議,公告顯示,中外兩大股東將聯袂出手25億為合資險企“補血”。而隨着金融不斷對外開放,外資正在加快謀求獨資、實控保險公司,合資作為特殊時期的“產物”,未來將如何演變,或成為外資在國內金融領域的“風向標”。
險企們正在加快增資“補血”的步伐。
12月20日,中信保誠人壽發佈公告表示,股東會審議通過了公司股東英國保誠集團和中信金控等比例增加註冊資本25億元的議案。增資完成後,公司註冊資本將由23.6億元增加至48.6億元。
近幾年,在“償二代”等因素的影響下,保險業的增資逐漸增多。今年以來,信泰人壽、恆邦財險、陽光人壽、北大方正人壽等多家險企均發佈股東增資公告。
據瞭解,在中信保誠人壽成立的23年間,雖然公司經歷了7次增資,但中外股東的持股比例始終保持不變,而伴隨着保險業外資持股比例逐漸放開,英國保誠集團與其他一同進入中國的“小夥伴們”形成了反差。
業績由盈轉虧,“補血”25億
中信保誠迎來成立以來的最大一次增資。
近日,中信保誠人壽發佈公告稱,公司以現場會議方式召開2023年第五次股東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增加註冊資本的事宜》。
公告顯示,中信保誠人壽擬增加註冊資本25億元,由股東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金控”)和英國保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國保誠”)按照原持股比等比例以現金形式增資,增資完成後,兩大股東仍各佔50%的股權。
對於這次增資,中信集團董事長、中信金控董事長奚國華表示:“通過此次增資,中信保誠人壽的資本實力和發展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
回顧中信保誠人壽此前每一次的增資數額,從未超過5億元,而這次一次性大手筆增加25億元,或説明當前中信保誠人壽急需補充大額增量資金。
從業績數據來看,自2000年成立以來,中信保誠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和淨利潤水平一直較為穩定。2018年-2022年,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153.84億元、213.44億元、233.61億元、268.27億元以及311.8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1.04億元、18.2億元、25.31億元、29.15億元以及10.96億元。
但從2022年開始,中信保誠人壽在淨利方面出現大幅下滑,同比縮水超過62%,而到今年前三季度,其甚至由盈轉虧,淨虧損達3.9億元,2022年同期則為3.4億元。
與此同時,中信保誠人壽償付能力也有所下滑,截至2023年9月末,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109.26%,環比下降3.4個百分點,此前連續25個季度保持為A的風險綜合評級也連續兩期降至BBB級。
本次增資後,中信保誠人壽的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預計將分別達到121%和215%,充分滿足監管要求。
自“償二代二期工程”開始落地實施以來,保險公司的最低資本與資產負債匹配、流動性、投資風險等掛鈎,這對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要求變得更高。對此,光大證券研報表示,短期內“償二代”將導致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出現下滑現象。
險企在償付能力充足率方面的壓力,從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中可見一斑。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保險業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12%,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39.7%,同比分別下降28個百分點、87.6個百分點。
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佈2023年三季度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顯示,今年保險業償付能力情況並未好轉,2023年第三季度末,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94%,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26%,同比繼續下滑。
為了應對“償二代”,今年以來,信泰人壽、恆邦財險、陽光人壽、北大方正人壽、三峽人壽等多家險企均發佈股東增資公告。
外資險企的“變”與“不變”
作為國內第一家中英合資保險公司,中信保誠人壽成立於2000年,漫長的23年裏,中信保誠人壽一直處於“變”與“不變”的二象性中。
期間,中信保誠人壽註冊資本經過了7次增資,名字也在2017年從“信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更名為“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經營規模與業績更是快速增長。
然而,不變的是,中信保誠人壽的中外兩大股東各持股權一直為50%,公司在23年內均無實際控制人。
與英國保誠集團一直堅守中信保誠人壽的50%股權不同,伴隨着保險業外資持股比例的變動,其他外來的保險巨頭正在尋求“改變”。
例如,外資保險巨頭安聯集團,在外資持股比例放開之前,同樣選擇與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信託合作,共同成立中德安聯人壽,但在持資比例放開後,安聯集團馬上宣佈與中信信託達成產權轉讓協議,收購後者所持有的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實現了全資控股中德安聯人壽。
同年,由國民信託有限公司、匯豐保險(亞洲)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雙方各佔50%股權的匯豐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也完成了股權變更,國民信託有限公司將50%的股權轉讓給匯豐保險(亞洲)有限公司,又一家保險公司實現了外商獨資。
不同於匯豐、安聯的合資轉獨資模式,友邦集團自進入中國後就選擇了設立獨資分公司的經營方式,2020年6月,經銀保監會批准,友邦集團才由“分改子”,成立了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不過,在外資持股比例放開之前,沒有參與成立合資保險公司的友邦卻在2022年通過增資擴股進入了中郵保險,花費120多億,成為了第二大股東。
當然,除了英國保誠集團外,也有“堅守”原有股權比例的外商保險巨頭。
例如,2005年大都會人壽與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經歷了4次增資,但中外持股比例仍保持各50%。此外,由加拿大宏利人壽與中化集團財務公司成立的中宏保險,經過數次增資後,雙方仍然保持了最初的持股比例。
雖然自保險業外資持股比例放開以來,多家中外合資險企“改頭換面”,但不可否認,目前合資模式仍佔外來保險公司開展在華業務的大頭。
值得一提的是,合資模式下,外商偏愛與“銀行系”股東合作,在2023年上半年保費規模前十的“銀行系”險企中,中郵保險、中信保誠人壽、光大永明人壽、交銀人壽、中荷人壽、工銀安盛人壽、招商信諾人壽、中銀三星人壽8家險企均為中外合資的險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