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上市公司滿百:後續擴容可期 北交所指數推出指日可待

北交所上市公司滿百:後續擴容可期 北交所指數推出指日可待

圖/ic


北交所發展迎來又一里程碑時刻!6月24日,伴隨着優機股份的上市,北交所迎來了第100家上市公司。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達到100家有着重要意義。北交所的市場定位,即堅持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交所上市公司滿100家背後,北交所審核也開啓了“加速度”,有業內人士指出,更多的北交所企業IPO會在2023年和2024年到來。


在北交所後續的發展中,“北交所指數”的推出備受期待。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認為,北交所上市公司破百後進入新量級,有了百家以上基礎,北交所指數落地就指日可待。


中小企業上市流程更加暢通後續擴容速度備受期待


6月24日,優機股份上市,北交所企業總數滿100家。從所屬行業來看,76家為製造業,14家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4家屬於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3家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以及其他。


具體來看,製造業中多為通用設備、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儀器儀表、專用設備等高技術製造業。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自精選層成立以來已近2年,上市100家算正常速度。隨着北交所配套改革政策逐步完善以及分層制度改後創新層的大規模擴容,北交所的上市步伐將會加快、質地也會越來越好。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北交所上市企業的數量變化首先反映了在註冊制下,中小企業上市流程更加暢通,制度的優化使得資本市場對中小型科技企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國製造業發展日趨完備,具備特色的中小型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多、潛力大,受到資本市場關注與看好。


他還表示,經幾十年市場經濟建設,目前國內有着一大批民營中小型企業,其中不乏在某些細分領域具備獨特技術能力、競爭優勢的優質企業。隨着註冊制改革全面推進,預計北交所企業數量將加速擴容,將資本市場與更多的優質企業對接,從而助力整體經濟發展。


在山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特聘教授張可亮看來,更多的企業IPO會在2023年和2024年到來。“我國國家級的專精特新企業截至2021年有4000多家,今年計劃再認定3000多家,此外,省部級專精特新企業計劃要認定10萬家,地市級專精特新企業認定計劃100萬家。只要這條路徑走得通,後續優質企業供給就會源源不斷。”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交所迅速擴容之時,也有企業轉板至科創板等其他板塊。陳靂指出,北交所轉板機制的順利運作其實是對北交所作為上市板塊的認可,也是打通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關鍵舉措。短期內可能部分企業想通過轉板獲得更高的估值,但長期而言,隨着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完善,資金流動更為便捷順暢,估值更為市場化,上市板塊對於企業估值的影響將會逐步降低,屆時企業對轉板的興趣將減小。


6月迎來上市小高潮已經有7家企業上市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開市,首批81家企業對外營業交易。截至目前,北交所新增的19家企業中,超過一半的在今年5月、6月上市,其中,6月上市迎來了小高潮,已經有7家企業上市,創出單月新高。


與此同時,北交所的審核速度有所加快,從今年3月起,北交所新股審核的節奏,已由此前的“1周1審”變為“1周2審”。3月至今,北交所上市委共召開21場審議會議,累計20家公司成功過會。截至目前,6月已經有26家企業的公開發行並上市的申請獲得受理。


值得注意的是,單家公司申請過會的速度不斷刷新。據瞭解,5月20日過會的惠豐鑽石在北交所IPO申請用時僅71天,刷新了此前由克萊特保持的81天過會紀錄。


陳靂認為,今年以來國內局部地區疫情導致整體經濟增長存在一定壓力,5月以來隨着疫情逐步控制,北交所加快審批速度有利於待審企業減少等待時間,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緩解經營壓力,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張可亮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國家改革政策出台到轉換成實際的市場效果一定是有時滯的,這裏面有政策解讀的時滯、有制度細則落地的時滯,有市場主體理解擴散的時滯,還有市場主體組織行動的時滯。所以北交所設立之後,到今年5月份,從一級市場發行以及二級市場的交投活躍度來説,可以説都是出於這個時滯期之內。這段時間一級市場的發行速度並不快,二級市場交投也不活躍,5月份之後審核開始提速,是因為補充年報財務數據後,開始進入審核的高峯期。


北交所指數推出指日可待有利於引入更多增量資金


在北交所後續的發展中,討論最為激烈的可謂“北交所指數”的推出。在周運南看來,北交所上市公司破百後進入新量級,有了百家以上基礎,北交所指數落地就指日可待。“樂觀預期應該在近期北交所指數方案可落地。”


周運南認為,北交所指數年內推出時機成熟的4大基礎:一是指數編制方案基礎,這個基本成熟,因為左有新三板的十大指數基礎,右有滬深大盤指數經驗;二是板塊運行基礎,北交所由精選層平移而來,累計已經平穩運行快2週年,北交所開市也已滿7個月;三是樣本數量基礎,第100家公司週五上市,指數成份股充分;四是技術基礎,1月18日北交所已公告委託中證指數有限公司進行指數開發、維護和實時計算管理等。


陳靂指出,北交所指數的出現有利於引入增量資金進入北交所市場,從而更好地為北交所上市公司提供融資服務。並且北交所企業多為專精特新中小型企業,北交所指數的發佈對於理解中小型企業的運營狀況具備一定積極意義。


如何進一步推動北交所發展?陳靂認為,首先,繼續推進註冊制改革,打通優質企業上市渠道;其次,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加強監管力度,避免違規事件出現。


張可亮則認為,北交所就目前可以觀察到的是交投活躍度下降,在流動性方面也開始出現兩極分化,這可能出乎市場的預料。但基於目前的行情,可以反映出機構以及個人投資者心態或者説是對價值投資的認知並不如監管部門所預期的積極,究其原因還是30多年的滬深交易所帶給大家的慣性思維太強大,認知的轉變或者共識的形成。


在他看來,接下來北交所的發展,一方面需要積極宣傳價值投資的理念,另一方面需要體現出賺錢效應。建議讓國家隊首先衝鋒陷陣,國家成立引導基金、母基金,帶動社保基金先入場,取得勝利,隨後市場資金才會進來;之後,可以通過出台引導政策,比如,投資北交所即支持專精特新、支持普惠金融,可以給予公募基金税收減免並給予精神物質獎勵等,進而形成趨勢。


“也就是説,北交所的建設,必須先用非市場化的手段,然後再用市場化的手段,二者結合才能獲勝。”張可亮認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陳莉 校對 陳荻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15 字。

轉載請註明: 北交所上市公司滿百:後續擴容可期 北交所指數推出指日可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