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誰損失更大?印度稱不考慮任何中國主導貿易協定,將錯過三大機遇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財經

    印度近段時間在對外經貿上的一系列操作堪稱是教科書般的自殘式報復,先是透過輿論在國內掀起了抵制中貨的浪潮,隨後又宣佈對中國的50多款APP進行限制,而且還對所有來自中國的集裝箱進行了最高規格的海關清查。這一連串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印度人的民粹心理和訴求,但是帶來的後果卻極為嚴重,而且現在印度還宣稱不會考慮加入任何由中國主導的貿易協定

    對於印度如此“硬氣”的回答,有不少專家學者表示這種決定極為不智。且不説當下這個時間點全球都普遍處於經濟衰退,而且這種很明顯是違背全球化趨勢的決定究竟會讓誰的損失更大完全是一目瞭然,印度如果堅持這個決定,至少將錯過三大機遇。

    首先,我們是印度目前最大的貿易伙伴,而由東盟十國發起的RCEP,當初將中印日韓澳新六國拉進來,就是希望能夠組成一個泛亞洲經濟共同體,組成一個連接亞洲和大洋洲主要經濟體的新戰略格局。

    按照當初的設想,一旦這個共同體組建成功,所覆蓋的區域就是全世界最大的自貿區。但是印度卻對此怨言頗多,認為RCEP制定的統一規則,非常的不公平,因此在最後關頭宣佈退出。結合這次印度給出的立場來看,RCEP勢必與其無緣,而這無疑讓印度失去了深度參與全球化的機遇。

    其次,在這個基礎上,印度也失去了產業升級的歷史機遇。眾所周知,印度的第二產業與其説不發達,倒不如説從來沒有真正存在過更加貼切。印度一直在幻想從第一產業直接邁向第三產業,但是缺少現代製造業的支撐,一個 13億人口的大國如何實現自立?

    現如今人類已經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門外,甚至聽到了新時代敲響的鐘聲,而印度仍然在堅持一畝三分地的短期利益,從戰略角度上就是在放棄發展的歷史機遇。

    最後,當前尚處在疫情肆虐期間,各國貿易都處於半停滯的狀態,即便是印度不打算着眼於未來,至少重振經濟這個當下的議題也應該列為重點。可是印度卻直接宣佈不會參加任何由我們主導甚至是我們參與的貿易協定,這意味着在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自顧不暇的同時,印度放棄了和第二經濟體的我們維護雙邊貿易的意願,如此一來儘早擺脱疫情對經濟打擊的機遇也被印度扔在一邊。

    總結來看,三個本可以改變印度國力的機遇都被他們當做了雞肋。大國夢對於印度而言,可能就只是大國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