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認為7月限售股解禁壓力有限

  □本報記者 王輝 

  

  隨着7月22日科創板首批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日臨近,7月A股限售股解禁壓力的關注度明顯上升。

  業內人士指出,近期A股市場放量推升,做多情緒較前期顯著升温。疊加減持制度安排的緩衝預期,機構認為解禁不會對二級市場構成較大壓力。

  解禁規模高位

  華泰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7月A股全部上市公司總計解禁市值規模5570億元(按7月7日收盤價計算),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為0.97%。分行業看,當月機械、通信、電子等板塊解禁規模佔對應板塊流通市值比重居前。其中,佔比最高的機械板塊解禁市值佔該板塊存量流通市值的比重超過4%。此外,科創板於7月22日迎來開板運行一週年,鎖定一年期的首批科創板公司首發股份、機構配售以及戰略配售股份將解禁,7月解禁規模2151億元,佔到當月A股限售股解禁總市值近四成。從縱向對比看,7月的解禁市值總規模僅次於今年1月,為年內次高水平。

  從重要股東限售股解禁對A股市場帶來的壓力看,長城證券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產業資本合計減持704.6億元、增持76.99億元,淨減持627.61億元,實際減持金額與當月解禁總市值的比例僅達三成左右。2018年至今,除2018年2月、10月和2019年1月產業資本出現單月淨增持外,其他月份產業資本均呈現淨減持狀態。而近兩年多來,A股二級市場的表現多數情況下與各月份的減持壓力關聯度相對不大。

  影響相對有限

  7月以來,A股市場持續放量拉昇,連續多個交易日呈現出量價齊升的格局。在此背景下,投資機構對於7月限售股解禁對市場的壓力整體看法較積極。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認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7月限售股解禁對個股的影響大於對市場總體的影響。從市場總體層面看,短期博弈因素取決於供給和需求兩端。即便7月A股解禁總市值超過5000億元,但平均到每個交易日,只是近幾個交易日單日成交金額1%略多。同時,從限售股解禁到實際減持通常會有較長時間。從目前較活躍的市場情況看,7月上市公司解禁高峯對A股市場不會帶來明顯衝擊。從近日部分上市公司發佈的減持公告看,金融行業包括一些銀行股和證券股減持壓力相對較大。對於不少屬於成長期、增長路徑比較明晰的公司,實際控制人或大股東甚至在尋求增持的機會。

  對於科創板首批公司限售股解禁,相聚資本指出,科創板公司的解禁股份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首發戰略投資者持有的股份,另一類則是IPO之前股份。按照不同資金屬性,可以分為創投、投資公司、個人、外資、法人、員工持股、公募、私募、保險等。一般而言,創投基金存在減持變現的動力,個人、投資公司和打新的公募基金等屬於偏短期,減持概率相對更大。而外資、員工持股、法人、保險、戰略配售、年金、養老金和社保等相對長期屬性的資金,股份解禁後減持概率相對較小。因此,整體影響不會很大。此外,科創板安排了多樣化的減持方案,有助於降低二級市場拋壓。從歷史經驗看,7月A股解禁股減持對於大多數公司預計只是短期擾動,不會改變相關上市公司的長期趨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59 字。

轉載請註明: 機構認為7月限售股解禁壓力有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