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讀懂中國經濟上半年“成績”背後的發展態勢

由 希學英 發佈於 財經

  安 寧

  7月16日,中國經濟上半年“成績”發佈,雖然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考驗和複雜國內外環境的影響,但中國經濟仍然實現了先降後升、由負轉正,呈現穩步復甦的增長態勢,也再次展示了中國經濟增長的韌性和可持續性。

  “我們對下半年經濟持續復甦是有信心的。同時,經濟回升也是有基礎、有潛力、有條件實現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用三個“有”字表達了對經濟回升的信心。

  筆者認為,主要經濟數據指標的恢復性增長表明經濟運行穩步復甦的態勢明顯,經濟持續回升的信心來自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來自經濟的新動能和新活力、來自我們有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底氣。

  首先,在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面落實“六穩”“六保”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今年以來,雖然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複雜嚴峻、不確定性大,但是,我國能夠在短時間有效控制疫情,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2%,由一季度下降6.8%轉負為正,凸顯了中國經濟的自我調整能力和經濟基本面的長期向好。

  其次,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能和新活力。

  今年以來,部分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但“三新”經濟卻呈現逆勢增長的態勢。遠程辦公、在線教育、智能施工、無人配送,這些新模式有效化解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堵點、難點;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快速發展;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生命健康這些新產業形成了更多增長極,“三新”經濟的快速增長也為經濟下一階段增長提供了更多支撐。

  第三,消費作為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隨着促消費政策的不斷升級,消費將更好地發揮對經濟的拉動效應。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又有成長最快的中等收入羣體,這構成了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72256億元,同比下降11.4%,雖然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仍然處於下降區間,但是,實物商品的零售已經基本上恢復到了去年的水平。特別是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43481億元,增長14.3%,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2%,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38.8%和17.3%。這也説明了大眾的消費模式已發生了結構變化。

  實際上,為了促進消費,近期,從部委到地方已密集推出促消費升級版支持舉措,覆蓋零售餐飲、新型消費、大宗消費等多個領域。因此,可以預期,下半年隨着疫情防控的有效推進,在短期促消費舉措和長期政策支持的雙重推動下,我國的消費市場將更好地發揮對經濟的拉動效應。

  筆者認為,中國經濟半年的“成績單”也再次印證了中國經濟的“大海論”: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因此,我們相信,即使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中國經濟依舊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