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富網訊(何苗) 7月7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聯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在線上發佈了《中國資產管理業務監管研究報告》(簡稱報告)。
報告由全國人大第十一、十二屆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人民銀行前副行長吳曉靈牽頭,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組織開展。報告全文共25萬字,由主報告和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公募、私募六個分報告,以及壯大長期投資者隊伍專題研究報告組成。
課題組通過對國內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六個行業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的歷史脈絡進行梳理,對照美國、英國、日本、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資產管理市場發展和監管政策變化軌跡,梳理出我國資產管理市場的主要問題,並提出了完善我國資產管理市場監管體系的相關建議。
報告認為,深化資產管理業務監管制度改革,建設現代化的資產管理業務體系,應當成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切入點和發力點。應當優化影子銀行治理方案,堅持新老劃斷,實現平穩過渡,同時要深化監管“放管服”改革,切實防範風險,釋放市場活力,通過完善市場環境,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補齊各項短板,全力推動中國的資產管理業務邁向現代化,使資產管理業務成為我國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力量。
報告建議,將資管行業過渡期延長兩年至2022年年底;證監會負責所有金融機構的公募基金業務的資格核准和產品註冊,銀行理財子公司應當轉為公募基金業務資格、日常監管委託銀保監會開展、證監會保留檢查權和處罰權;公募銀行理財產品應當按照《證券投資基金法》要求註冊為公募基金;制定私募證券發行規則為私募融資行為提供法律依據;取消私募登記備案與發行上市等行政許可項目的掛鈎機制,尊重合格投資者與融資方或資產管理機構之間的自主協商;釐清監管和市場的關係,確保監管姓監,確保市場主體的自主經營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