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大師—傑拉爾德 M勒伯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擒牛(ysjfh953)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傑拉爾德. M勒伯的名字不那麼耳熟?但如果説起他的兩部證券投資大作TheBattle For Investment Survival和The Battle for StockMarket Profits(有中文譯名分別為《投資存亡戰》和《股市利潤之戰》),可能不少人會有印象。

“太陽下沒有新鮮事物,投資像山嶽一樣古老”。

“投機”大師—傑拉爾德 M勒伯

傑拉爾德. M勒伯簡介

傑拉爾德. M勒伯(Gerald M. Loeb),享年76歲(1899年-1975年):金融作家、證券經紀人以及短線高手。他嚴守交易規則,視市場為“戰場”,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內,賺得數百萬美元。

傑拉爾德·勒伯,生於舊金山,1921年開始證券投資,他幾乎終身都在Hutton工作,後來終於成為這家券商的副總裁。他是1929年為數不多的安全度過股災的投資者之一。在當年的9月3日,他即認為股市已經達到了最高點,這比之後的大崩盤整整早了2個多月。由此,傑拉爾德被列為五位最偉大的證券交易者之一。

一個最早為“投機”正名的人

如果説埃德加·史密斯和本傑明·格雷厄姆是20世紀20年代典型的中長期價值投資者,那麼勒伯就是第一個為“投機”正名的人!

1924年,埃德加·史密斯發表了他著名的《用普通股進行長期投資》一書,在這部極具創新性的著作中,史密斯認為,

1、股票收益總是高於債券,並且,股票將繼續擊敗債券,原因是股票較少受到通貨膨脹的攻擊而導致價值損失。

2、股票允許投資者在某種程度上共享美國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好處,這一點是債券和其他資產所不具有的。史密斯的這兩個原則是支撐起20世紀20年代牛市不可或缺的理論。為此,史密斯在當時轟動一時。

然而,經歷了1929年直至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崩潰之後,人們便不再相信史密斯的長期持有投資策略了,因為人們看到,即使是長期持有似乎也沒有給他們帶來多少的獲利。

傑拉爾德·勒伯,一個股票經紀人兼組合專欄作家,先前還十分認同史密斯的投資策略,但是後來他有了自己新的看法。

有哪個機構或者個人能夠保證投資萬無一失?有多少人可以始終保持成功的紀錄?又有誰能確定,在物價長期上漲的趨勢下,犧牲當前的購買力進行投資,在經過相當漫長並且多變的若干年後能獲得一個高額回報?

於是勒伯在1935年發表了他的《投資存亡戰》。而且他確實在在1929年危機前就嗅出了危險並拋售了所有的股票。自此之後,他成為華爾街灸手可熱的人物。勒伯的成功拋售使他認識到炒股需要見機行事,而不是木訥觀望。

事實上,當時讀者對《投資存亡戰》的反應較之《用普通股進行長期投資》和《證券分析》都要熱烈得多。投資就是戰鬥,要想贏得戰鬥,就必須像“時而疾走,時而鑽洞的兔子一樣”。至此,一直佔上風的長期持有投資策略被“快速撤離的心理”所取代,而史密斯的暢銷書也被《投資存亡戰》所置換。另外,同時代的華爾街獨狼傑西·利弗莫爾也是“投機交易”的偉大踐行者。

勒伯的策略包括在跌價10%時賣出和在漲價時買進,因此他總是一手放在應急按鈕上,一手握着撥通交易室的電話。他認為“比起買進和賣出價都為40美元的交易,40美元買進,100美元賣出,中間再來上十幾個回合的交易會更安全。”

一旦嗅出熊市將近,他便將投資全部變現,甚至連債券也不要了,因為債券在他的眼裏,也不會是常勝將軍。因此,他根本就不是一個像查爾斯·艾里斯所説的當“閃電打下來時,你必須在場”,在行情艱難時仍然繼續投資的人。不過,勒伯的策略看上去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一本《投資存亡戰》,自始至終闡述關於如何嗅出股市的變化以及怎樣練就一副敏捷的身手,其它作者無暇多談。著名的財經作家約翰·羅斯查德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勒伯建議在行情“狀況欠佳”、價格看上去“值得懷疑”時,不要購買股票。“並沒有證據表明他的策略確實奏效”,但是勒伯卻擁有易於接納新知的讀者,他們就是屬於以神經高度緊張著稱的一代。勒伯很幸運,因為他的追隨者總是層出不窮並且對此深信不疑,而史密斯的後繼者則總是寥寥無幾並且還要飽受詬病。

“投機”大師—傑拉爾德 M勒伯

勒伯的關鍵方法

正如格雷厄姆提出“投資與投機”一樣,勒伯對投機也做出了定義,只是觀點跟格雷厄姆截然相反。他認為投機要對事實進行仔細的研究,通過訓練與經驗把風險降到最低。隨着投機者在市場上獲得更多的經驗,經驗的價值就轉化為知識。而獲得的知識則告訴投機者,在市場上什麼發揮作用,而什麼不會發揮作用。在股票市場上事實説了算。

勒伯認為,最好的股市投機者需要“技巧和知識”來創造突出的表現。他認為,應該更沉得住氣一些,逐漸地開始。他指出:你需要評估自己的優勢與弱點,這就需要你瞭解自己與自己的極限。

如果你想積累資本,那麼你就必須進行投機而不是投資。投資是把你的錢拿出來等待回報。投機則是在對未來可能性的合理估計基礎上承擔計算過的風險。他還認為,通過不斷的理解、觀察和研究,一個交易者不靠長期持有基本面良好的股票也能夠成功。完全可以通過與市場的變化保持一致並利用這些變化而獲得成功。

勒伯相信,短期交易(持有一隻股票6-18個月的時間)比長期交易要更加有利可圖,這是因為短期交易迫使你在正確的時間內購買正確的股票。

在某一個時點預計未來市場將如何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預計明天或者後天的天氣要比預計數月後的天氣簡單得多。這種對市場的嘗試促使勒伯成為一個交易活躍的投資者。他按照市場的指示快速地進出。

市場的變化因素對於勒伯而言,同樣也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因為如果你能越早地發現市場趨勢的變化,你就可以利用這些趨勢的變化合適地行動,實現更多的利潤。市場的確反映了投資者對供需關係的預期,而許多市場的參與者對於這些預期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因此價格趨勢的變化總是會發生。只有當交易者具有發現並在合適的時間內按照更有意義的變化進行行動的能力時,他才能夠把那些真正鉅額的利潤和普通的利潤區分開來。

對於投機者來説,變化是一項關鍵的技術。變化和找出變化的能力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你的成果。這是因為股票和市場一直在變化,儘管它們的變動似乎是遵從着歷史模式。雖然改變對於許多人來説是十分困難的事情,但是它卻在一位偉大的股票交易者的一生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市場已經證明,某些模式隨着時間推移不斷地重複自己,因此,理解歷史變動的能力也是一種重大的技巧。

勒伯一生都是勤奮的,他堅信要想獲得交易成功,就應該付出努力。想要做好短線投資,就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和關注。

交易者的成功或失敗不能靠運氣。更確切地説,是知識和優秀的能力導致了成功。花在理解市場上的時間與交易的結果是直接聯繫的。就像對待其他職業一樣,必須研究市場。他堅信,只有極少數人能在股票交易中獲得最高的成功,就像沒有多少人會在其他諸如醫學、體育、音樂和科學等領域中獲得最大的成功一樣。

成功投機者的最佳素質是知識、經驗和判斷。勒伯發現,那些最好的交易者通常是心理學者,而那些最糟糕的交易者則常常是會計師。

由於會計師所受過的培訓,他們的交易結果通常都很糟糕。例如,會計師通常都會根據某一個市盈率或設定值給股票附加上一個價值。這裏的市盈率指出,股票的價值可能較低,可能成為購買的選擇。但是勒伯認為,市場不會真的按照那麼科學的方式發展。即使設定的公式顯示應該購買這隻股票,也並不一定意味着這種購買行為背後的供需關係將反映那種價值。

那種想法將可能使交易者損失巨大的利潤。交易者應該按照實際的市場行為來進行交易,而不是按照自己設想的市場行為來行動。你可以認為,按照公式計算的結果,那些具有較低市場盈率的股票的股價被低估了,值得你購買,可是市場卻不一定也那麼認為,更不一定會按照這種模式行動。假設你因為依賴某些價值公式而購買了這些股票,而市場在你購買之後決定給予這些股票不同的價值。這時股份下降,如果你還是堅信公式的正確性而不願意止損護短,你的資本將遭受巨大的損失。

勒伯不認可模擬交易,因為他認為,那樣就排除了投資中最難克服的情緒問題。相對於把自己辛苦賺到的資本投入交易而言,交易者在進行模擬時是不會有與前者相同的情感問題的。

他注意到,心理影響在市場定價過程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交易者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它影響決策的制定。顯然,交易決策的基礎應該是好的交易機會,而不是希望或夢想。為了好好運用這些條件,成功的交易者需要依賴可靠的交易規則,而不是情緒。

他注意到,股票和公司在這方面的表現就和人一樣。股票的發展過程就如同人,包括初生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交易的關鍵是要能夠判斷出該股票處在哪一個時期,並好好利用這個機會。這意味着你要對市場心理有深刻的理解。成長期是獲得利潤的最佳時期。因為人們製造價格,價格背後隱藏着利潤,所以人們就造就了利潤。人的行為與企業利潤最終促使股價上升或是下跌。

因為人對市場的重要影響,勒伯開始學着不做一個分析家而去做一個心理學者。例如,他在1927年投資的每一隻股票都是根據其基本面信息購買的。當時這些股票還在繼續上漲,但是經過徹底的分析,他認為這些股票的價值被高估了,就將它們全部賣出。

由於股價還在繼續攀升,而且市場還是處在牛市的狀態,他又重新買進了這些股票。市場心理學告訴他,“投資者正在瘋狂的購買股票”。而如果使用那些傳統的分析工具,投資者就將退出市場,因為歷史估價模型並不支持現在如此之高的價格。這教會他了解“過度和大眾心理學”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尤其它們是如何作用於股票市場的。

他還注意到,無論自己怎麼想都不重要,因為市場將自己得出股票價值到底是被高估了還是被低估了的結論。這跟道氏理論“價格反映一切”如出一轍。

“投機”大師—傑拉爾德 M勒伯

複雜市場環境中需要具有的重要素質包括:

1. 才智。

2. 對人類心理的理解。

3. 極度客觀的鑑別力。

4. 天生的敏鋭。

5. 保持邏輯性的獨創性思考。

6. 瞭解自己的思想或方法並意識到它的短板。

他發現,巨大的成功可能導致過分自信。如果不加自制,就將造成很大程度的傷害。在多數時候看起來很不確定的市場上保持自信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勒伯也發現,管理好自己的自信水平,避免其失控也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很大程度的紀律和自控。

同樣,如果交易者不知道處在市場的什麼階段或週期,就可能出現很大的危險。大多數牛市都是在開始之後才被主流投資者和交易者認知的。而大多數牛市也都是在人們還很激動、過度評價盛行的情況下結束的。

要想能夠呆在市場的頂點,並能在市場變動和方向出現時對其加以分析,就必須知道市場所處的確切階段。這一點十分重要。為了能夠在市場方向變化時做出反應,併成為最先發現這種變化者中的一員,交易者需要具有這種敏鋭的感覺。

為了成功地交易,交易者必須把注意力集中在價格和交易量行為上。畢竟,交易量是需求的決定性因素,所以表示兩者之間的平衡與關係,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兩點。

成為真正優秀交易者的必備條件:

1.具有志向遠大的目標。

2.控制風險。

3.不要害怕在沒有進行任何投資的情況下持有儲備金,要耐心。

勒伯把股票市場看成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因為美國和全球的經濟非常複雜且涉及眾多的參與者,所以股票市場也是非常複雜的。這一事實更支持了他堅定的觀點:想要在股票市場上獲得勝利,就必須全身心地關注並進行不懈的研究。

最優秀的投機者清楚地瞭解自己。他們具有不尋常的技巧,能夠知道如何使用和受益於自己的知識以及別人給予的信息。他們有自己的制度和判斷,知道什麼時候應該積極地參與市場,而什麼時候應該呆在一旁。他們有直覺,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勇敢地行動,什麼時候應該撤出市場,什麼時候應該增倉,而什麼時候應該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步地減少損失。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耐心,什麼時候該急切,什麼時候進入市場,什麼時候退出市場,而什麼時候應該相信自己的判斷。

1929年股市崩盤以後,《福布斯》雜誌稱勒伯是“華爾街上説話被引用最多的人”。

作為E.F.Hutton & Co.的一位創始合夥人,勒伯最富盛名的反倒是犀利的投資觀點和對市場的見解,還有就是他成立了象徵財經新聞界最高榮譽的獎項Gerald Loeb Award。這項大獎每年都鼓舞着傳播商業、金融與經濟訊息及保護散户和公眾相關信息知情權的記者們。

勒伯投資心得

1、影響證券市場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公眾心理。

2、想在股市賺錢,要麼必須走在大家前面,要麼就得很確定眾人會在一段時間之後朝着和你相同的方向去。

3、要保證資本安全,接受損失就是最重要的一個投資手段。

4、有的投資者年年能有盈利,有的就一直在虧。這不能完全歸結為他們在選股或者把握時機方面有高下之分,這也説明他們利用勝利和限制失敗的能力有差距。

5、別忘了,最重要的指示跡象會在大市波動初期出現。領漲股十有八九比表現一般的股票先創新高。

6、有句話叫“一圖抵千言”。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利潤比沒完沒了的解釋更有價值。價格和趨勢是你可以發現的最佳“指標”,也是最簡單的“指標”。

7、只有在可以得到機會的時候,獲利才是安全的,不會因為利潤來得正是時候、正如所願就安全。

8、在投資存亡的戰場,勝利的關鍵在於願意且有能力持有未投資的資金,等待真正的機會。

9、人的心理也是影響通脹或者通縮重要因素。人們對價格漲跌的預期將極大地影響價格漲跌,它也是價格趨勢持續的一種動力。

10、大多數人、特別是投資者都極力得到一定比例的回報。實際上,要是多看一些年,算一算,他們的收益率還是負值。我認為,如果投機者的風險少些,就有更好的機會有所斬獲。

11、我認為,一切相關因素,不管多重要,都體現在市場行動中。而且,多數環境下,市場行為本身是可以預計的。這是為了刺激買入或賣出勢頭一致,這樣一來,先於實際結果公佈的預測就可以準確。

12、牛市的時候不需要分析師,熊市才需要他們。

若本文對你有幫助,可關注公眾號越聲擒牛(ysjfh953),更多股票技術分析方法及操作技巧等你來學習!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648 字。

轉載請註明: “投機”大師—傑拉爾德 M勒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