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諸多汽車製造商為了增強其抗風險能力,正大力增加企業的“現金儲備”。3月底,豐田等7家大型汽車公司將現金儲備提升至11萬億日元(約合7289億元人民幣)。
日本企業“愛存錢”的特點源於其強烈的危機意識,尤其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日企更是想盡辦法增加現金儲備,其“存錢”之道值得參考和借鑑。
6月29日在日本東京拍攝的豐田汽車公司標誌
1
日本企業素來以長期發展為目標,把抗風險能力作為重要經營指標,重視財務層面的現金流穩定,喜歡儲備現金。
戰後,伴隨着日本經濟快速發展,日企的現金儲備規模迅速膨脹。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1960~1989年,日企的現金資產從3.3萬億日元上升至163萬億日元。20世紀90年代初的泡沫經濟破滅後,日企大量使用現金儲備還債、投資,現金資產出現短期回調,1996年下降至129萬億日元。
隨後,日企的現金儲備再次攀升,2000年達到141萬億日元。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日企加強現金儲備的意願進一步提升,截至2018年現金資產規模已達223萬億日元。據日本銀行統計,2020年3月底,日企持有的現金資產為283萬億日元,同比增長4.5%,再創歷史新高。
現金儲備以“未分配利潤”形式體現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當企業負債較高時,企業可優先安排現金儲備償還負債,以改善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一些日企甚至採用更保守的“無負債經營”理念,即維持企業現金資產高於有息負債。統計顯示,約六成日本上市企業處於“無負債經營”狀態。
日企儲備現金也有“持幣待機”的投資安排。它們認為,面對大規模投資機會時,若單純依靠外部融資,則有可能喪失先機。隨着第四次產業革命來臨,日企在物聯網、新一代通信設備、人工智能等領域有擴大投資的意願,這些領域都需要大規模資金的持續投入。
當然,日本政府並不認同企業在投資上的保守行為,認為企業資本留存影響經濟增長,是經濟低迷的原因之一。因此,政府一直想盡辦法推動企業增加投資,但效果並不明顯。
2
日本企業“愛存錢”,源自其基因裏的危機意識。日本是一個多自然災害的國家,地震、洪水、海嘯等都會造成企業停工停產。各類危機會衝擊企業經營,帶來資金風險,企業所持有的現金則可以幫助企業抵禦風險。
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後,資產價格迅速下滑,企業負債一度超過資產。企業為清償債務,開始持續實施縮減債務的行動,主要方式就是增加企業現金儲備、減少從金融機構的借款。
20世紀90年代中期,北海道拓殖銀行、長期信用銀行、日本債券信用銀行等相繼破產,引發日本系統性金融風險。金融機構“惜貸”普遍,甚至“雪中抽貸”大量回收企業貸款,本應是資金提供者的金融體系成為資本流動“堰塞湖”。與此同時,日本傳統的“主銀行模式”逐漸瓦解,對企業融資支持方式發生變化。
5月22日,在日本東京,一名警察在日本央行總部前執勤。當天,日本央行推出中小企業貸款計劃,總規模為30萬億日元
企業發現,“手有餘糧心中不慌”,因此更多依靠內部留存資金來完成設備投資,這一習慣延續至今。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全球都出現了信用緊縮,日本企業也凸顯融資困難問題。一些企業經營者指出,金融危機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因此需要維持足夠的現金儲備,使公司在赤字情況下依然能夠發出工資,避免發生裁員的情況。在這種思想影響下,企業的經營作風日趨保守。
安倍2012年執政後,日本政府大力實施量化寬鬆政策,也為日本企業增加現金儲備提供了便利條件。2014年後,日本經濟情況好轉,企業的經營狀況持續改善,但企業並未將獲得的利潤轉化為投資,而是作為現金儲備留在企業。到2018年,日本企業的內部利潤金已達到463萬億日元。
面對疫情衝擊,日本企業手握充足的現金儲備,表現出更穩健的抗風險能力。雖然同樣面臨着營業收入減少的問題,但是依靠現金儲備,企業仍能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員工工資和房租的支出,體現出現金儲備抵禦風險的作用,截至目前日企破產數量也相對較低。
3
現金儲備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日本企業在現金儲備方面積累的經驗值得參考與借鑑。
第一,企業的現金儲備要實現“量”“質”並舉。
企業現金儲備的主要來源,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現金流。為應對突發事件,企業需要準備充足的現金流,以提升在危機情況下開展經營活動的能力。
而在現金儲備時,企業不僅要注重提升現金儲備的“數量”,更要提升現金儲備的“質量”。企業的現金流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即營業現金流、投資現金流以及財務現金流。其中營業現金流和投資現金流因其能被企業自由處置,也被稱為“自由現金”。當面對突發事件時,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及債券等所獲得的財務現金流容易面臨斷裂的風險,企業難以通過使用這部分資金應對風險,因此這部分資金被稱為“非自由現金”。
由此可見,企業在開展現金儲備活動時,需要實現“自由現金”與“非自由現金”儲備之間的平衡,圍繞企業的經營活動目標,努力增加企業的營業活動現金流,合理安排投資活動現金流,有效控制財務活動現金流,提升企業現金流儲備中營業活動現金流的佔比,減少對財務現金流的依賴,促使企業現金流維持健康、合理的狀態。
第二,通過“開源”“節流”,增加現金儲備。
在“開源”方面,除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注重增加營業活動現金流外,在危機發生的情況下,日本企業積極採取增加融資的方式為企業提供現金流。自疫情發生以來,日企通過增發公司債的方式將短期負債調整為長期負債,維持了公司財務狀況的穩定。
統計數據顯示,日本企業在2020年4~7月間,發行了1.9萬億日元(約合1260億元人民幣)的公司債,同比增長10%。
在“節流”方面,日本企業通過減少股份分紅、降低股票回購、降低設備投資等方式,削減現金支持。例如,2020年4~6月間,日本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購比率同比下降了78%。
第三,通過組合優化營業、投資和財務現金流,提升現金流質量。
要提升應對風險的能力,就需要加強對企業營業現金流的管理。日本企業將“現金流量週期(CCC)”作為管理營業現金流的重要指標。現金流量週期反映了企業通過銷售以獲取現金所需要的時間長度,週期越短意味着企業能夠以越快的速度實現現金迴流,而降低企業的現金流量週期意味着需要縮減在庫天數及應收賬款天數。
2019年,日本豪雅株式會社(HOYA)通過加快庫存處理速度以及加快應收賬款回收速度的方式,將企業的現金流量週期縮短了6天,從而使企業的營業現金流實現了11%的增長。
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日本政府還積極推動民間金融機構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融資,以確保中小企業的現金流。例如,福岡銀行推出將“應收債權”現金化的“應收賬款保理”措施,降低了中小企業應收賬款回收壓力,改善了現金流狀況。(作者系中國社會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