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養老理財“竟然虧了,管理的險資機構玩起了”文字遊戲“

小富即安式理財,也成了幻影?

5月29日,一家第三方理財銷售平台上一款名為“國壽週週利”的理財產品,在用户持有期(七天)期滿後,出現負收益。

7天”養老理財“竟然虧了,管理的險資機構玩起了”文字遊戲“

該產品名為“週週利”,相同管理人在發行了多隻類似產品,標註了相當不錯的年化收益水平,並號稱“持有到期收益穩定”。

這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是一款每週必定盈利的7天理財產品,但其實是中國人壽發行的養老型產品,且投資範圍包括高波動的權益類資產。

而恰恰是這個產品在本週出現了周收益為負。

或許是感受到此前的措辭存在問題,5月29日下午,週週利產品頁上關於“持有到期收益穩定“的描述悄然被更改為“長期持有收益穩定”。

但此前投資虧損的客户的虧損,已經兑現了。

產品突現虧損

平台上的一些投資者陸續在網上反映:他們今年5月21日通過理財平台,購買的一款名為“國壽週週利”的理財產品,5月29日到期出現虧損。

7天”養老理財“竟然虧了,管理的險資機構玩起了”文字遊戲“

但頗令他們不解的是,這些短期的產品,歷史上一直強調收益穩健,也被列在了理財平台的“穩健精選欄目”裏。

7天”養老理財“竟然虧了,管理的險資機構玩起了”文字遊戲“

類似產品還有中國人壽旗下的“週週盈”等。

一些持有人反映,在過去一週,他們持有“國壽週週利”時,累計收益一直為報為0,直至29日封閉期結束自動贖回時,產品頁面顯示有0.10元虧損。

而同期的另一款“國壽週週盈”,封閉期同樣是7天,卻能一直保持着2.49%的七日年化。

同一家機構管理的相同封閉期產品,均為養老保障產品,卻出現不同風險收益特徵,且代銷平台並未作出任何產品對比説明。

表述格外“自信”

該平台將險資養老保障產品,與銀行保本保息產品一起,均放在了理財產品類別中。

7天”養老理財“竟然虧了,管理的險資機構玩起了”文字遊戲“

同時,“國壽週週利”產品信息頁面還標註了“中低風險”,“成立以來年化增長為2.99%”,“歷史100%兑付本金”等表述。

具體提示中,該產品也加入了淨值變化可能導致短期存在盈虧波動的表述,但結尾卻明確標註“到期收益穩定”。

結合其產品期限為7天,及不錯的歷史收益,這似乎很容易讓投資者有一個印象:這個產品是每期都能有盈利的,且收益高於餘額寶的。

或許是意識到了措辭存在誤導的可能,5月29日下午,該產品措辭被默默修改為“長期持有收益穩定”。

7天”養老理財“竟然虧了,管理的險資機構玩起了”文字遊戲“

一詞之差,涵義“天差地別”。

產品究竟為何?

這個引發爭論的產品,究竟是怎樣的產品呢?

實際上,中國人壽發行多個養老保障產品,均在該理財平台有代銷。

7天”養老理財“竟然虧了,管理的險資機構玩起了”文字遊戲“

如上圖所示,中國人壽的養老保障產品有不同期限,比如7天、60天、188天和360天。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國壽嘉年188以外,

其餘四隻產品在平台代銷的產品名稱,採用了“週週利”、“週週盈”這類形容詞。

投資者只有打開產品檔案裏的投資組合説明文檔,才能看到對應產品的全稱,產品名稱有着明顯的差異。

“國壽週週利”和“國壽週週盈”均為7天期限理財,但費率卻截然不同:前者管理費比後者高出0.1%。

頁面中,投資者打開上述產品頁面,首先可以看到單位淨值、年化增長、產品亮點等介紹,費率要點擊產品檔案才能看到。

7天”養老理財“竟然虧了,管理的險資機構玩起了”文字遊戲“

但看到的費率並非管理費和託管費,代銷平台宣傳為“買賣0費率;購買或贖回均無手續費。”投資者必須拉倒頁面最下方,找到投資組合説明書去查找,才能在密集的文字中找到管理費率等説明。

從上圖還可以看出,導致投資者虧損的“國壽週週利”費率比同類產品高,展示的年化收益也更高。

上述兩隻產品均標註為“中低風險”,但投資範圍卻大為不同。

據產品説明書,“國壽週週利”投資範圍包括流動性資產(5%-100%)、固收類資產(0-140%)、

權益類資產(0-20%)。

“國壽週週盈”投資範圍為:流動性資產(5%-100%)、固收類資產(0-190%)、不動類資產和其他金融資產(0-20%)。

可以看出,雖然兩隻產品均為7天期限的養老產品,但投資方向截然不同,令投資者虧損的產品投向涵蓋股票。

簡言之,一隻7天期限養老理財,確實引人關注。

由於中國人壽的養老保障產品,不會如公募基金一樣有嚴格的投資信息披露,我們無法得知具體資產配置情況。

產品宣傳卻不同

在查閲了中國人壽其餘封閉期較長的養老產品檔案,也可以發現只有“國壽嘉年188”,其投資範圍包括0-10%比例的權益類資產,但比例少於“國壽週週利”。

但二者對權益資產定義也不一樣。“國壽週週利”檔案中,將其解釋為“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權益類保險資管產品,

以及其他經銀保監會認定屬於此類的工具或產品

;“國壽嘉年188”解釋為: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權益保險資管產品。

上述微妙的不同,需要投資詳細閲讀產品説明,並在不同產品之間詳細對比後,才能發現。

但對於習慣一鍵購入產品的投資者而言,這樣的安排很容易讓他們忽略。

事實上,通常的購買習慣是,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年化收益率是投資者選擇購買的重要參考。

7天”養老理財“竟然虧了,管理的險資機構玩起了”文字遊戲“

但在頁面中,“國壽週週利”和“國壽嘉年188”向投資者展示

成立以來的年化增長

。這兩隻產品投資範圍中恰恰含有權益資產。

7天”養老理財“竟然虧了,管理的險資機構玩起了”文字遊戲“

其他未投權益資產的中國人壽養老產品,展示的是

七日年化

這似乎暗示,有關平台對年化收益的表達,是有不同的隱含寓意的。但這點普通投資人能察覺麼?

另外,產品名稱極為相近的“國壽週週利”和“國壽週週盈”,雖然封閉期都是7天,但前者是定開淨值型養老產品,後者是定開養老產品。

一隻7天期限的養老理財,為何要投向權益類資產?這樣的產品策略和前期產品的表述是否妥當?由此造成的風險誰需要承擔?

這個問題恐怕需要後續的相關各方來給出答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57 字。

轉載請註明: 7天”養老理財“竟然虧了,管理的險資機構玩起了”文字遊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