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廠房的“進化史”——有一種迭代叫“智匯”
智慧園區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產業園區進入了新一輪發展時期,以“智慧化”為特徵的產業園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隨着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智慧園區已成為未來園區發展的新趨勢,而園區對智慧化的運用程度也將決定一個園區的發展前景。可以説,我國產業園區發展日新月異。
但是,您知道最早的工業園區發現在哪一年嗎?又是怎麼發展到現在的嗎?
最早的園區可追溯到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生產力極大地爆發,各類產品豐富起來,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生產的發展一方面創造出日益豐富的產品,另一方面也衍生出了新的社會需求,催生了新的產品、新的機器、新的工業部門以及新的生產技術。英國最早完成了工業革命,從手工工廠飛躍到大機器工廠,成為當時最大的資本主義工業園。不過,雖然這個工業園的名稱是後人創造的,但無形中卻給工業園下了一個定義一工廠集中的地方。
經過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工業生產空前高漲,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總產值超過了農業總產值;1945年下半年,各國和地區通過制定各種工業區域開發政策建立起特殊環境,形成了工業園區的概念。工業園區在英國被稱為“企業區”,在日本被稱為“業團地”,在我國被稱為“工業園區”。
伴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園區的基本類型也將逐漸轉型為以智慧園區為主導的科技類產業園區。
智慧園區最大的特點是擁有充滿活力的商務生態系統,園區內不只存在一家企業,而是企業間的共同合作創新,在新經濟體系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資源的共享。
越來越多的創新和產出誕生於不同的交叉產業之間的合作。這些理念和實踐,的確值得國內的企業家和有志於加入智慧園區的人士認真學習和領悟。
智昊·智匯工園與中國產業同行,項目定位高端產業綜合體,以先進製造業為核心,打造集高端製造、研發創新、生態型總部、生產性服務、商務功能配套等為一體的綜合產業園區,形成智能化、規模化、集羣化的新型產業發展平台,實現產研功能複合、集約高效、可持續的產業集羣,帶動區域高端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