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鄉村愛情進行曲》定檔今年的大年初五,《鄉村愛情》系列即將迎來它的的第九季。《鄉村愛情1》首播時間是2006年的9月30日,一時之間火遍大江南北。從第二季開始,《鄉愛》系列改為春節期間首播。因此,從2008年起,過年回家看《鄉愛》似乎已經成為了許多家庭的固定節目,這部已經在中國熒屏上活躍了11年之久的國民喜劇大IP,直到今天還擁有着極為廣泛的受眾羣體,上至白髮蒼蒼的古稀老人,下到95後的網紅小夥,都是《鄉村愛情》極為重要的觀眾羣體。咱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鄉愛》系列究竟為什麼可以這麼火,而且一紅就紅了這麼久?
首先,我認為喜劇連續劇比較“長壽”似乎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現象。情景喜劇經典《老友記》一共十季,《老爸老媽浪漫史》一共有九季,《生活大爆炸》也正在播出第十季,《摩登家庭》(觀劇)也已經播完了八季。相比於情節緊湊、需要緊跟劇情的探案劇、諜戰劇、宮鬥劇等其他類型,喜劇具有得天獨厚的“低門檻”,《鄉村愛情》系列更是把喜劇無孔不入的“侵蝕性”發揮到了極致。
從劇作結構上,《鄉愛》系列更像是美國的情景喜劇,大概每15分鐘左右就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小段落,每5分鐘就會出現一個相對獨立的小幽默,讓觀眾可以自由地“出入”。不用擔心因為與家人的交流或是接個電話而錯過任何劇情,也不用每天留出固定的時間守在電視機旁,但是隻要你一有時間打開電視,它就很容易把你的注意力留在那幾個性格鮮明的人物身上。
其次,《鄉村愛情》具有良好的地緣文化優勢。比較一下春節聯歡晚會的收視率和觀眾滿意程度調查表,我們基本可以確定一個事實,即春晚對北方觀眾的吸引力遠遠大於南方觀眾。而作為一個時代的代表性笑星,趙本山以及他所代表的東北文化已經非常深入人心地在廣大觀眾心中成為“幽默”的代名詞。
《鄉村愛情》系列由趙本山親自導演,由本山傳媒製作發行,故事中的眾多角色更是由趙本山的得意門生、春節晚會上的一眾熟人們聯袂出演,對於大部分的電視觀眾來,尤其是北方電視觀眾來説,那吸引力簡直是大大的有啊!換一個角度來説,《鄉村愛情》已經成為了東北、甚至整個北部中國的綜藝代名詞。長江流域的觀眾看湖南衞視,珠江以南的觀眾看鳳凰衞視,黃河以北的觀眾們看什麼?那當然是看《鄉村愛情》了!
第三,《鄉村愛情》從第二部起就選擇了一個非常機智的播出時間。中國人在放假的時候好像都比較喜歡在電視上看到熟悉的東西。就像當年上學的時候,一到暑假,打開電視機《新白娘子傳奇》和《西遊記》永遠都在那裏等着你。
喜劇連續劇特別容易讓人產生熟悉的感覺,都是家長裏短,全是雞毛蒜皮,説話辦事都是套路。在喜劇裏,幾乎每個人都能找到一個自己的“鄰居”,久而久之劇中人也就漸漸成為了你的鄰居,你好像很熟悉他的過往,即使你已經不記得他去年做過什麼事了,但是你還想知道他今年會出哪些醜。總想在別人的故事裏,找到自己的生活,這是人性。
《鄉村愛情》確定在春節期間播出,這就意味着它總會在你有閒有錢有心情的時候出現,讓你看到熟悉的人身上會發生怎樣一些陌生的事兒,輕鬆好玩無壓力,所以觀眾們都喜歡。
更何況,掰着指頭數一數,熱播的國產劇裏面好像也沒有幾部是適合大家喜氣洋洋過大年的時候看吧?宮鬥劇裏總死人,不吉利;愛情劇裏總親親,當着爹媽面看太尷尬;家庭劇裏婆媳關係一般都處不好,所以處不好的婆媳沒法一塊看;能稱得上閤家歡的也就只有普及愛國主義的抗日神劇了,但大過年的一家人團團圓圓看手撕鬼子,恐怕不合適吧?所以,選擇只有那麼多,樂樂呵呵的《鄉村愛情》當然會很受歡迎。
綜上所述,《鄉村愛情》系列之所以能這麼火、一直火,基本上佔據了從類型到文化平台再到播出時間的“天時地利人和”。其實,不管你是不是來自東北,是不是出身農村,是不是還願意接受這種所謂的通俗文化,只要你坐下來看上一會兒《鄉村愛情》,你都會被編劇對人情世故的細膩體察心生佩服。更何況,中國畢竟還是一個農業大國,還有那麼多的農村人口和農村觀眾,一年到頭寫給他們文藝作品能有多少呢?在人口如此眾多的中國,任何一個“小眾”其實都是“分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説到底《鄉愛》還是火在了羣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