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評論丨三重視角看重大現實題材電視劇《功勳》
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英雄不是憑空產生,而是從人民中誕生的。作為英模單元劇,電視劇《功勳》非常突出的一點就是在敍事上形成了英雄與伴侶、英雄與戰友、英雄與主管者三組人物關係結構,既以此烘雲托月,又以此彰顯個人與集體、與時代的緊密關係,從而從更多維度和更深入的層面塑造英雄形象,傳播英雄精神。
功勳背後:
犧牲成就英雄
功勳們的偉大業績當然來自他們自己的卓越貢獻,而這貢獻卻往往意味着其它方面的極大犧牲,首先就是自己最親密的愛人和家庭。“軍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就是對這種情況最通俗的表達。《功勳》根據英雄們從事工作的性質,形成了兩種不同的家庭關係的敍事向度。一種是主人公從事的是高度機密的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如氫彈、核潛艇、導彈等。工作的保密性質,使得他們無法告訴親人自己究竟在做什麼,甚至長期與親人處於分離狀態。另外一種是主人公從事的工作雖然沒有保密性質,但同樣面臨需要長期投入工作而難以顧及家庭,如扶貧、育種、製藥等。這兩種情況均會導致矛盾衝突,形成公與私,家與國的撞擊與選擇。
前者在《無名英雄于敏》中體現得最充分。由於妻子孫玉芹和孩子均不知道于敏在做什麼工作,以至於遭到周圍人的質疑與嘲弄。妻子孫玉芹懷孕臨產也只能獨自上醫院。妻子承擔了家庭的一切,關心於敏的父母,每月按時寄錢,撫養兒女平安長大。孫玉芹雖然對丈夫有抱怨有不滿,但她心裏知道,丈夫是在給國家幹大事,便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在部裏的新年聯歡會上,孫玉芹才能説出“這個國家,不僅靠男人們頂着,也靠咱們頂着”這樣的話。當氫彈爆炸成功的消息傳來,于敏主動找妻子要酒喝,刮掉鬍子展開國旗的時候,孫玉芹完全明白了丈夫為這個國家所做的一切,也明白為什麼丈夫那麼喜歡諸葛亮的《後出師表》——那是他為國奉獻的心跡和動力:“國家存亡的事,必須幹”。
後者則以《默默無聞張富清》最典型。張富清在戰爭年代有過顯赫戰功,但他卻一輩子隱藏功勞,只因為他有一個樸素的信念:戰友們都犧牲了,我要幫他們完成願望。不過這信念在家人看來卻不近人情。退伍轉業本來可以留在大城市或回老家,但張富清卻選擇了到最窮的偏遠地區當副區長,常年在最貧窮的地方駐村幫助老百姓脱貧。他視老百姓為親人,把妻子捨不得吃辛苦攢下的糧食送給烈屬大娘;他身先士卒,帶領老百姓修成水電站,但大女兒建珍卻因腦膜炎救治不及時留下了終身後遺症;在機構改革的時候,他動員在供銷社工作的妻子主動下崗,妻子暈倒住院卻無錢交醫藥費;他不許兒子建國畢業找工作時搞特殊,只能去林場種樹;母親去世時因在修路的緊要關頭也無法回家。張富清真正做到了一心為公,愛民如子,舍小家顧大家,履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而他的妻子和孩子卻實實在在為此作出了巨大的犧牲。
我們從孫家棟與魏素萍、袁隆平與鄧哲、屠呦呦與李廷釗、黃旭華與李世英等夫妻身上均可以發現類似的敍事結構。這種普遍性的人物關係,反映的是一個共同的結論,那就是英雄背後的家人和家庭的理解和支持,才是他們取得常人難以企及功勳的最牢固基礎。同時,電視劇也通過英雄和家人、家庭關係的展現從情感維度累積了觀眾對主人公看似難以理解的選擇的認同,增強了電視劇的感染力和人物的可信度,塑造了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英雄形象。
功勳之內:
合作鑄就英雄
如果説家人、家庭是成就英雄的基礎,那工作團隊就是鑄就功勳的熔爐,同時也是故事展開的核心情節構造。《功勳》對英雄和團隊關係的描寫,生動體現了共和國英雄鮮明的集體主義性質。
在核心團隊成員的關係構造上,我們可以發現一種從衝突到融合的敍事取向。于敏剛進入氫彈研製團隊的時候遇到陸傑,黃旭華一開始就碰上嚴保國,前者是本土科學家,而後者則是留學精英。這一方面説明了氫彈、核潛艇等尖端科技少不了對國際科學前沿的瞭解,同時也隱含了在那樣一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只有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立足自力更生的自信才是成功的基礎。因此,于敏敢於質疑美國權威期刊上的數據,黃旭華也大膽指出國外期刊文章上提出的方案是不可行的。于敏毛線杯套的搪瓷缸與陸傑精緻的咖啡杯就是這種關係的一種形象象徵,但最終他們卻能為了國家事業和諧共存。孫家棟與黃志明本身是留蘇的精英,但在蘇聯同學安德烈面前卻發出了“拿別的國家的榮譽算什麼”的感嘆。在蘇聯專家撤回之後,他們攜手最終將《東方紅》的樂曲成功送上了太空,開啓了中國的航空航天時代。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製工作,如果沒有譚胖公、李必湖、尹華奇的傾力相助不可能那麼快成功。屠呦呦能發現青蒿素,當然也有523課題組成員李國橋等人的巨大貢獻,就像屠呦呦反覆強調的那樣,這是“大家的功勞,是一個集體的勞動”。而對於志願軍指導員李延年而言,這種團隊就更加明顯而重要,沒有營長、教導員和團長的信任,以及每一位戰士的英勇犧牲,346.6高地是守不住的。
除了核心團隊成員之外,《功勳》還通過對外圍成員的描寫,更進一步延伸和突出了主人公與他的事業的集體性質。在《無名英雄于敏》和《孫家棟的天路》兩個單元中,由於涉及氫彈製造和導彈發射試驗,因此故事也就自然延伸到了技術工人和發射場工人羣體,分別以一號工藝組組長範師傅和發射場工程隊隊長李東海為代表。通過於敏、孫家棟與兩人在工作中的衝突與和解,很好地闡明瞭即使“理論問題解決了”,如果沒有千千萬萬參與其中人的努力奉獻,這些大國重器也不可能在我們國家最困難的時候被我們研製出來。《袁隆平的夢》這一單元中,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是童年時期媽媽在他幼小心靈中種下的神農的種子,這顆種子在他下放勞動實踐時被廣田叔臨死也吃不上一碗白米飯的悲劇所激發而成為一生的追求:願天下人都有飽飯吃。
《功勳》通過從核心到外圍成員的敍事安排,一方面突出了英雄偉大功勳來自何處,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再偉大的個人成就都是集體開出的花朵,合作才能鑄就偉大功勳。
功勳之外:
時代造就英雄
時代的召喚是英雄建立功勳的出發點。《功勳》正是展現了偉大功勳和時代之間的緊密關係。在共和國成立之初,國家處於一窮二白基礎極端薄弱的狀況。為了國家安全,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我們決心抗美援朝,保家衞國,“李延年”們就挺身而出為國出征。在新中國成立的鼓舞下,申紀蘭勇敢提出“男女同工同酬”並被寫進憲法,為國家發展貢獻了基層百姓的經驗與智慧。為了不受帝國主義的核訛詐,將大國博弈的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一萬年也要搞出核潛艇”的自力更生精神的鼓舞下,于敏、黃旭華、孫家棟等人隱姓埋名幾十年,埋首偉大事業而不為人知。面對瘧疾對老百姓和軍隊士兵生命健康的威脅,屠呦呦等從數千醫方和傳統中藥中篩選提煉青蒿素,造福世界。為了老百姓能吃飽飯的樸素願望,袁隆平毅然走上探尋雜交水稻種子的南來北往數十年的生命歷程。為了造福百姓,自覺踐行一個黨員的崇高使命,張富清隱藏功名全心奉獻,書寫了一個純粹的人的頌歌。這些英雄建立的功勳,正是對時代使命的無悔響應,是自覺把個人事業融入國家需要的結果。為此,他們可以轉換專業、放棄待遇、承受誤解,乃至獻出生命。
如果説時代使命給予了這些英雄歷史舞台,那麼在這舞台上的成功也需要許多“後勤”保障。這保證了他們在面臨困難或者出現障礙的時候,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于敏的前面有所長郝國志的信任和支持,以至於郝國志犧牲時于敏悲傷不已。孫家棟的背後有錢學森的信賴和聶榮臻的支持。屠呦呦的工作得到所長和部長的支持,雖然軍代表有時會給屠呦呦的研製工作造成困難,但在關鍵時刻,他明白523項目意味着什麼。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如果沒有國家科委的一紙公函,以及上級領導陳洪新的肯定幾次救其於危難之際,他的禾下乘涼夢也不可能實現。而申紀蘭之所以能有勇氣提出並堅持“同工同酬”,離不開李華的鼓勵和媒體記者的點撥。由此可見,英雄建立的功勳與制度性的支持和具體組織領導的關心不可分割,當然我們也可以説其中有一些幸運,就像袁隆平那九死一生的水稻一樣,但時代使命召喚下來自方方面面的關懷使偶然得以成為必然。
作者:張斌(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副院長)
編輯:範昕
策劃:邵嶺
責任編輯:邢曉芳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