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文藝評論丨《瞬息全宇宙》:花哨形式與單一想象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娛樂

最近在北美上映的《瞬息全宇宙》堪稱今年的爆款電影,刷屏國內外社交媒體的同時,口碑卻兩極分化。這部由楊紫瓊領銜主演、漫威班底製作的奇幻喜劇片吸引了眾多觀眾的關注,但影片過於依賴形式,內容空泛,價值觀的保守性使其沒有脱離東方主義的窠臼。

想象力僅限於技術層面,卻忽視了人所具有的能動性

《瞬息全宇宙》剛出預告片時,時空穿梭、華裔中年女性拯救世界的設定讓不少人翹首以盼。然而看過電影后會發現,最好看的還是預告片。

影片開始於美國華裔女性秀蓮一團亂麻的家庭生活:經營多年的洗衣店因税務問題面臨停業,丈夫悄悄準備了離婚協議,生活西化的女兒、老年痴呆的父親等等令她頭疼不已。有一天,一向怯懦的丈夫突然一本正經地告訴秀蓮,她其實是全宇宙的拯救者。雖然人們已經對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無比熟悉,但還是想看平平無奇的中年女性如何拯救全宇宙。

搭乘“元宇宙”新概念的東風,數十種平行宇宙景觀在影片集結,主人公們不停變裝打怪,呈現出遊戲電影的形態。而片中穿插的眾多電影致敬橋段、香港功夫片和無厘頭喜劇元素,則顯示出濃厚的迷影情結。多種文本的拼貼在前半小時確實帶來了輕鬆搞笑的氛圍,但影片就此止步不前,毫無節制的炫技狂歡無助於故事情節推進。導演似乎把觀眾丟進影片的多重宇宙中,接受兩個小時重複性的視聽轟炸,在碎片化的視聽奇觀中收穫疲憊和迷茫。

其實,到平行宇宙尋找救世主的母題已不新鮮,《終結者》《黑客帝國》都有先例,而《瞬息全宇宙》對多重宇宙的想象力並未超越系列動畫片《瑞克和莫蒂》。如果亞裔中年女性拯救世界是影片的一個亮點,那麼認定多元宇宙是混沌和虛無,無疑又成為影片劇作上的倒退。

《瞬息全宇宙》忽視了人作為行動者具有的能動性。影片的想象力只出現在技術形式層面,在更為關鍵的故事層面,則體現出保守性。影片預先設定了人見識到多元宇宙後一定會產生虛無感,這個設定否定了其他可能性,也限制了影片對人與多元宇宙的想象力。而後用“愛”這一屢試不爽的價值觀,作為感化一切的力量。看似四平八穩的設計,在本質上毫無創新。

顯然,影片主創不滿足於製作一部普通爆米花電影。於是乎,關於人的存在等哲學探討被搬上舞台。但嚴肅的討論與無厘頭的情節產生割裂,敍事中本應具有的戲劇衝突被沖淡消解,突如其來的説教更讓人摸不着頭腦。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母女兩人變成兩塊石頭,在峽谷邊凝視着大自然,字幕打出兩人的對白:靜靜做一顆石頭就好。此時秀蓮似乎決定對女兒放手,但轉眼間兩人又在另一個宇宙開始打鬥。在其他平行宇宙中,原本公鴨嗓、缺乏陽剛之氣的丈夫是英雄、是優雅的紳士,秀蓮自己是萬眾矚目的明星……這讓現實版秀蓮心生嚮往。但就在對各種人生可能性進行一番巡禮之後,電影突然告訴觀眾,還是回到現實這個宇宙吧,丈夫有苦衷,税務員突然變得寬容,一切似乎毫不費力迴歸正軌,只為了讓秀蓮和女兒回到現實。這一系列生硬的操作讓人目瞪口呆,此前對多元宇宙的華麗展演變成一個虛假的笑話,其深刻的哲學思辨也被中庸的結尾沖淡,着實看了個寂寞。

止於一碗美式雞湯,端上對華裔家庭親情和解的單一想象

《瞬息全宇宙》力求在形式上做出新花樣,但內核依然保守——東亞文化與西方思維的碰撞。類似主題在《摘金奇緣》《尚氣與十環傳奇》等片中屢見不鮮。《瞬息全宇宙》對華裔家庭的設定還是洗衣房、過年、卡拉OK,濃郁的“左宗棠雞”氣息並未改變。正如後殖民主義批評家愛德華·薩義德指出的,東方主義按照西方的趣味和利益虛構出一個“東方”,當西方用新奇和挑剔的眼光打量東方時,並非真正接納了東方文化。近年來西方電影對東亞家庭文化的聚焦,沒有跳脱出東方主義的窠臼。影像文本中的八卦、武功、民俗、家庭關係依然是西方話語“想象性的東方”。

家庭關係中最常見的話語即是“和解”。這成為好萊塢吸引Z世代的新方式,即炫酷技術、拼貼文化包裹下的東方想象。在福柯看來,這是一種具有生產性力量的權力。好萊塢話語被觀眾廣泛接受併成為一種真理範式。影片伊始,全景展現秀蓮紛亂的生活時,熟悉電影製作套路的觀眾就會預料到這一定又是關於和解的故事。奇怪的是,關於家庭與親情的和解,影片並未給出任何驚喜的轉折或發人深省的見解,更多的則是關於親情與愛的陳詞濫調。

《瞬息全宇宙》試圖把兩代人不同思維方式的矛盾,嫁接在如何面對空虛這個問題上。當多重宇宙在主人公面前展開,人生彷彿沒有了意義。就在這時,母愛將女兒帶回現實,一家人最終因為愛而和解。“愛”的使用在華裔家庭影片中已然氾濫,變成解決問題的萬金油。只要提到家庭、親人就應該和解,而忽略了其中的邏輯與合理性。親子關係中的抗爭、依賴與撕扯,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説清。影片對華裔家庭價值觀的描摹,對西方觀眾而言是一場值得流連的巡遊,但對不少中國觀眾來説,尚缺乏足夠的説服力。

展現親情和母女關係時,《瞬息全宇宙》顯得蒼白空洞。母女間炫酷的打鬥、金句頻出的説教,其實缺乏情感上的勾連。而這一點在華裔導演執導的《青春變形記》中,以變身的形式巧妙傳達。在壓力下會變身為小熊貓是主人公小美家族的秘密,這使小美與母親、外婆和家族祖先產生身體與精神的連結。《青春變形記》中的轉折點是,當家人將變身視作洪水猛獸時,小美卻自願放棄封印自己的小熊貓,選擇將這種情緒特徵留下。雖然家人們認為小熊貓應該被封印,但他們最終相信女兒能與這個特徵和諧共存。如果《瞬息全宇宙》能借多元宇宙的設定為母女關係展現更多可能性,而不是生硬的道德綁架,才更貼合影片片尾“天馬行空”四個字的創作初衷。

好萊塢話語中的意義生產在消費過程中生成,觀眾在與文本協商中亦發揮着能動性。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國家間的差異日漸縮小,對東方一廂情願的想象,國內觀眾並不會照單全收。這也是《瞬息全宇宙》《尚氣與十環傳奇》等影片在北美口碑爆棚但在中國評價遇冷的原因。

閲盡千帆,歸來仍是母女。東亞家庭必然和解的預設如同迪士尼式閤家歡,使《瞬息全宇宙》的想象力浮於表面,與其把愛當作萬能解藥,不如讓影片結束在兩塊石頭的無聲宣言中。

作者:王雅妮(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生)

編輯:範昕

策劃:範昕

責任編輯:李婷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