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今日最大聲欄目為您提供手機鳳凰客户端今日最大聲欄目的網頁版,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今天51養生網小編跟大家分享一道好吃又營養的早餐食品鍋貼的做法,早上時間緊,需要頭天晚上把麪糰揉好和餡料做好放到冰箱冷藏,第二天早上就做起來很快了。
[食材]麪粉500克,豬肉300克,幹木耳5克,幹香菇8朵,大葱一根,生薑一塊,雞蛋一個,生抽適量,蠔油少許,芝麻香油少許,鹽適量,油適量
[製作步驟]
1、準備好食材。香菇和木耳提前用涼水泡發。
2、麪粉里加入少許植物油和適量鹽,然後一邊攪拌一邊加入温水,攪拌成棉絮狀。
3、揉成光滑的麪糰,鍋貼的麪糰要稍微濕度大一些,麪糰揉得軟一些更好吃,蓋上保鮮膜,醒半小時至一個小時,也可以頭天晚上揉好包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第二天早上用。
4、豬肉剁成末,香菇和木耳切成末,大葱和生薑也切成末。
5、將切好的所有末放一起,打入雞蛋,加入適量生抽、蠔油、芝麻香油、鹽,充分攪拌均勻。
6、麪糰搓成長條,切小段,為防沾,硅膠墊上撒上適量乾麪粉。
7、擀成薄片,包上餡料。
8、從中間向兩邊捏,兩端不閉合。
9、下面説今天的重點,如何做好冰花,首先這面水的比例一定要掌握好,麪粉和水比例1:10,然後這面水的多少也要大致差不多,建議鍋貼不要做得太大,面水倒入鍋裏後約兩三毫米高,感覺是薄薄的一層,但也能讓鍋貼熟透。當然,喜歡冰花厚重一些的,可以面水稍微多一些,但不能太多了,太多就沒有那種窗花的感覺了。
10、鍋燒熱後刷上油,均勻擺放鍋貼,一定要不沾的鍋。
11、倒入面水,蓋上鍋蓋,中火燜煮約三四分鐘左右,看到鍋底的冰花開始發黃,還剩一點點水分在冒氣泡時關火,如果煎得水汽特別幹,影響口感也營養冰花的色澤。
12、用一個大盤子扣進鍋裏,鍋翻過來就倒入盤子裏啦。
OFweek儀器儀表網訊 整個5月,可以稱得上是“可燃冰”月。據外媒報道,美國於12日宣佈正在墨西哥灣開展“可燃冰”鑽探研究,日本也於4日宣佈從近海“可燃冰”中提取出了甲烷。5月18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對外宣佈,5月10日起,我國從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氣水合物(也即可俗稱的“可燃冰”)礦藏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一消息讓包括儀器界在內的不少中國人感到沸騰!
為什麼大部分儲存於海底的“可燃冰”能夠引得當今世界上的大國們競相研究它的開採手段呢?主要原因是“可燃冰”使得人類一下增加了很多能源來源,如果能低成本、高安全地商業開發出來,後期基本不需要再進行復雜的化工處理,相比原油/煤炭還需要裂解、建很多煉油廠要環保和省錢得多,而且燃燒後對環境的污染也非常小。
不過幾乎和以往歷次國家發佈重大科技突破一樣,此消息一出,引來各方發聲。
一類聲音認為,“從科學到技術創新要經歷知其然(發現現象)、知其所以然(理論理解)、造其然(技術上可行)、利其然(經濟上可行)的4個階段。中國這次突破的意義,就是讓利用‘可燃冰’達到了‘造其然’的階段。”
“這次中國之所以取得突破,就是因為把開採固體變成了開採氣體,在原位通過降壓把水合物中的甲烷釋放出來,直接採甲烷,同時整個過程都保持可控,沒有引發海底甲烷泄漏。”
“‘可燃冰’的開採十分費勁,它深藏在高壓低温的海底環境,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海底滑坡。日本先於我國研究開採技術,卻因泥沙堵塞管道問題解決不了,‘可燃冰’開採遲遲未能取得進展。雖然我國不是第一個發現‘可燃冰’的國家,也不是第一個開採出‘可燃冰’的,但我們之所以敢宣稱是世界第一,是因為‘穩定開採’這四個字。”
當然,也有另外一類聲音:“此次使用的鑽井技術,‘可燃冰’開採技術和鑽井船舶都是常規技術和設備。這種用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的技術和裝備來開採“可燃冰”全世界所有大石油公司都會幹,都能幹。”
“如果出現大面積海底甲烷氣溢出,就會是生態災難......”
“有什麼樣的技術可以把‘可燃冰’融化後溢出的甲烷氣蓋在海底之下而不溢出海底呢?目前世界沒有,中國也沒有! ”
此外,在關於“可燃冰”的報道中,還鬧出了“50000公里”這樣的烏龍。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報道中的烏龍助長了另外一個方向的輿論:認為中國這次試採完全沒有意義,甚至是自欺欺人。
無論對於“可燃冰”是“揚”也罷,“抑”也罷,作為科學儀器及分析測試行業的門户網站,我們更加關注的是“可燃冰”的探測技術。
據瞭解,深海可燃冰探測在技術上目前已經有了很大突破,然而仍存在價格昂貴(例如,“深海甲烷原位探測系統”其纜控機器人價格在4000萬元/台以上)、整套探測裝置非常複雜、探測能力有限、難以適應可燃冰分佈特點的探測等一些問題。
不過,已經有技術專家正在着手開發新型深海可燃冰探測系統,其中包括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合肥奧義克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帶頭人丁厚本教授。丁厚本自1963年起從事國防科技工作;1986年至1991年,任核九院工學院院長;1991年7月,作為安徽引進的高科技人才回安徽合肥工作。
他主持研發的深海可燃冰探測系統,旨在提供一種基於 射線康普頓背散射掃描技術的深海可燃冰探測器。據奧義克斯公司相關材料顯示,它能直接、快捷、安全、準確地判斷是否為可燃冰;且設備生產成本低,裝置構造簡單,容易操作。這一項目曾經在2016年首屆四川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菁英大賽中獲一等獎。
另據相關資料介紹,2011年,我國已在南海圈定25個“可燃冰”成礦區塊,控制資源量達到41億噸油當量。如果一個區塊需要30套深海可燃冰探測儀,則共需750套探測儀,每套探測儀售價按200萬元保守估算,750套共15億元,並且尚有更多的成礦區塊等待被髮掘。因此,開發新型的“可燃冰”探測技術也具有潛在的商業價值。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太原用户51xxxx195”:什麼時候能上市呀,產品
網友“屁屁君丶”:別想了,開採難度大,價格貴,轉化應用難
網友“讓夢做的綆像樣”:可燃冰,,,,,
網友“gnin”:照你這麼説還要啥核動力航母,直接用可燃冰
(2017-09-11)
中國民用航空網通訊員陳思陽孔祥龍孟慶濤訊:7月29日,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原南航珠海直升機分公司)西科斯基S-92直升機執飛的我國南海海域首次可燃冰試採項目順利結束。項目運行73天,共保障飛行132架次,安全運送平台工人3667人次,助力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開採壯舉。
3月中旬,中國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南海可燃冰開採項目”開始運行,其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南航通航承擔人員和設備的直升機運輸任務,
5月14日,藍鯨1號可燃冰開採平台成功完成平台加油。從航油運輸、平台油罐清洗到人員培訓,南航通航公司幫助中石油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並在深圳、珠海、平台“兩岸三地”多次奔走協調,確保順利實現平台加油。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宣告可燃冰試開採取得成功!南航通航順利保障了國土資源部領導乘直升機前往平台宣讀中央、國務院賀電任務。中石油對南航通航安全高效的保障和周到細緻的服務給予了高度肯定。
3-7月,南航通航做好項目預案,合理分配人力資源,期間共保障重要飛行任務22班,運送國家要員、技術專家往返海上鑽井平台400餘人次,保障服務抓住細節,保證任務執行不掉鏈子,並於7月31日收到中油海的表揚信。
南航通航西科斯基S92直升機飛抵南海鑽井平台
南航通航S92直升機保障南海可燃冰試採任務
(2017-08-04)
鹽為百味鮮,是人生存最重要的物質之一,也是烹飪中最常用的調味料。而古往今來,茶卡鹽湖就因盛產“青鹽”久負盛名!(青鹽就是青海省對地產食鹽的俗稱!)
茶卡鹽湖是青海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柴達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結晶鹽湖。因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鹽分為海鹽、湖鹽、井鹽、岩鹽四類。)
茶卡鹽湖雨季總面積105平方公里,相當於10多個杭州西湖。鹽儲量高達4億4千萬噸以上,夠全國十幾億人吃70年。當然,這裏除了盛產鹽之外,最吸引人的,還是它那美的不似人間的“天空之鏡”。
不過這都是從前了!(如果説,醜陋的爬蟲蛹化成蝴蝶,是昇華。那麼茶卡鹽湖從不似人間的天空之鏡,變成了如今這般模樣又該叫什麼?)
因為天空之鏡太美了,到這旅遊的人太多,超過了茶卡的承受能力,只有關閉整修維護!(第一次是鹽湖被旅遊的人活生生踩成了臭水溝,目前這是第二次維護了。)
(2017-03-07)
OFweek新能源汽車網訊 真是可喜可賀!歷史性突破,中央發來賀電!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可燃冰並不是什麼新物種,它是天然氣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與天然氣完全相同。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藍鯨一號鑽井平台宣佈: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這離2007年5月我國在南海北部首次採樣成功差不多20年。
這是一個歷史性突破!中央發來高規格的賀電!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中説:“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
黨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在500多字的賀電中説,天然氣水合物是資源量豐富的高效清潔能源,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經過近20年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的自主創新,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在掌握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國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峯的又一標誌性成就,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這距離全國兩會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僅兩個多月。從2015年總理報告提出“新能源車”到2017年總理報告提出“清潔能源汽車”,從政府報告中“鼓勵”到中央高規格“賀電”,彰顯我國堅決打好藍天保衞戰,發展綠色汽車、新能源汽車的新思路。
中國汽車情報老專家程振彪認為,我國在海底成功開採可燃冰中央發賀電,可見此事的戰略意義,其意義深遠,令許多人想不到,它不亞於我國當年爆炸原子彈。他在2008年8月31日完成《我國清潔替代燃料汽車技術發展戰略的選擇》課題研究中從汽車能源可持續的角度專門對可燃冰做了介紹,並建議要大力發展天然氣汽車及開發可燃冰資源。實際上,這關乎我國解決能源危機、環境污染之大事。早在1999年,國家科技部、環保總局、發改委等部門就啓動國家清潔汽車行動計劃,行動並不遲緩,投入並不少,但各種複雜原因收效甚微,或者説效果並不顯著。
我們重視可燃冰試採成功的意義並不是説現在就依賴它,而只是認為其給我們開闢了前景,發展天然氣汽車的方向是正確的。如果説2030年可望商業化,聽起來很遠,實際也就10來年。程振彪回憶起説,他在2008年提出可燃冰距今近10年,業界認識不到這個問題,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針對媒體報道中説“假設一升可燃冰等於164昇天然氣,100昇天然氣可使汽車跑300公里,那相同體積的可燃冰可使汽車行駛5萬公里”的説法,程振彪説,這僅是理論上的計算,也不算是謠言。這是很簡單的算術題,僅僅是個比方。在程振彪的著作中也有這樣的話:相同體積的可燃冰釋放的能量是天然氣的164倍。這樣的説法更嚴謹些。
要説天然氣和可燃冰首先會動誰的奶酪?肯定是煤和石油!對汽車來説更顯得迫切,無論是傳統的燃油汽車還是主要靠煤電獲取動力來源的電動汽車。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關鍵一步,後續任務依然艱鉅繁重。正如賀電中所説希望促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進程,為推進綠色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關於天然氣汽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總經理潘桂妹在兩年前就建議加大天然氣汽車推廣力度,逐步完善天然氣汽車生產、加氣站建設、天然氣汽車購買補貼、加氣站税收等方面的優惠支持政策。可燃冰的發現和試採成功將使天然氣汽車的發展前景更好看好。可燃冰延長了天然氣的使用壽命,其含有的有機碳總資源量相當於地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可看作是人類後石油時代的主要能源之一。
從今年兩會的提案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還存在較大想象空間,更多元化,在相當長時間內可以説會並行、兩腿、多輪、多路徑發展,並不會誰吃掉誰、誰淘汰誰。無論是既定的純電動也好,還是國家、國際和社會正形成的新共識——氫能源也好,還是代表、委員提出甲醇汽車、太陽能汽車、天然氣汽車等,也不管是一夜爆紅的可燃冰也好,新能源服從的前提是必須環保、綠色、經濟,而面臨的共同問題就是獲取和與之匹配的基礎設施、配套問題。
以新能源汽車最具戰略意義的突破口——燃料電池汽車的加氫站為例,雖然設置密度不必像純電動汽車充電站那麼高,建設起來肯定比充電站要複雜得多,牽涉的面更廣。無論如何,天然冰是石油時代我國能源戰略的新選擇,也是我國清潔能源汽車的可行選擇,至少為我國清潔替代燃料汽車核心技術爭取了10、20年乃至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我們就應點贊、鼓掌、喝彩。
(2017-08-30)
南海可燃冰試採井連續22天穩定產氣
據人民日報,從國土資源部獲悉: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首次試採成功以來,截至目前已連續產氣超過22天,平均日產8350立方米,氣壓氣流穩定,井底狀態良好。試採安全評估和環境監測結果顯示,鑽井作業安全,海底地層穩定,大氣和海水甲烷含量無異常變化。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介紹,試採實現了防砂技術等20項關鍵技術以及相關勘查開發理論、重大技術裝備的自主創新。下一階段將加大我國管轄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力度,提高勘查程度,落實資源儲量,準備2—4個大型資源基地,開展不同類型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掌握不同類型天然氣水合物試採的技術、工藝、裝備,為天然氣水合物充分利用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撐,紮實推進可燃冰產業化進程。
(2017-06-04)
看,藍火!
神狐海域上空跳動的藍色火焰,釋放出深海中沉睡千年的能量,更是在譜寫中國人攀登世界科技高峯的冰與火之歌!
今年5月,我國在南海試採可燃冰成功,標誌着中國可燃冰科技水平達到世界一流。這其中,一位從事可燃冰研究20多年的專家功不可沒,他就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可燃冰試採工程首席科學家盧海龍(見上圖,資料照片)。
“我因為可以省去不少學費選了這個方向”
2015年10月25日,在李四光學術思想研討會開幕式上,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教授盧海龍捧起印有“李四光學者”燙金大字的紅色證書時感慨萬千:“這不僅僅是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這份責任,是盧海龍在中國乃至世界地質研究領域中所負使命的彰顯。
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化學專業的盧海龍,在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進行礦牀地質學研究幾年後,赴日本留學繼續深造,“陰差陽錯”地搭上了研究可燃冰的“探索號列車”。
盧海龍這樣解釋自己的“陰差陽錯”:“那時候可燃冰研究是前沿科學,很多日本學生因擔心無法畢業而不敢研究。我呢,則因為可以省去不少學費選了這個方向。”就這樣,盧海龍選擇了這一生所從事的志業。
三年留學時光,盧海龍如飢似渴地吸收知識,如琢如磨地進行實驗,積累了紮實的學科基礎。1998年,盧海龍成為日本第一個天然氣水合物專業博士。
留學期間,盧海龍有了生平第一次跟隨考察船出海的經歷。當問及第一次置身茫茫大海的感受時,盧海龍的回答讓人有些意外:“最強烈的感覺,就是不想幹了。”
原來,因為船小,海況也不佳,盧海龍上船後興奮了一會兒就開始嘔吐。因為暈船隻能靠喝糖水來補充體力的盧海龍,一個星期後慢慢適應了船上的生活,繼續着魔似的研究可燃冰。
23年創造多個世界性“首次”,選擇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我從小就學過《地質之光》這篇報告文學,李四光執着、堅毅、創新、踏實的科學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談及地質學前輩的科學精神,盧海龍充滿敬意。現實中,他也努力踐行着這樣的科學精神。
盧海龍心無旁騖,純粹執着地進行科研:出海,取樣,實驗,研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一塊指甲般大小的透明冰晶,讓盧海龍在業界嶄露頭角。盧海龍與科研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第一次真正取得了日本可燃冰的樣品,證明可燃冰在日本海域的真實存在,蜚聲海外。
隨後,盧海龍移居加拿大。從日本海到北極冰架,從馬爾馬拉海到秘魯,盧海龍在全球探尋可燃冰,不知疲倦。
多年努力換來可喜成績,盧海龍創造了許多個世界性“首次”:首次發現多成分可燃冰成分分佈的不均勻性;首次確認了H型可燃冰在自然界的存在;首次提出“地層流體抽取法”的試開採原理與方法……這些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可燃冰的理論研究工作,他本人也得到日本和加拿大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晃23年,盧海龍早已適應多年的海外工作和生活,且日本和加拿大都給予他非常優厚的待遇,導師也極力挽留……留下還是回去?祖國正是急需人才時,豐富的人才政策也向海外遊子頻頻拋出橄欖枝。無垠大洋,沒不了遊子的愛國情;浪花淘沙,洗不了心中的報國志。
還是回國!2014年,海外漂泊多年的遊子,乘着國家“千人計劃”的東風,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我這一生,已經過去了大半,還想為國家多做點事情”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採成功!”
一句簡單的新聞標題,凝結着中國科研人員的無數心血,盧海龍也傾注了畢生所學。
可燃冰因其產生的能量高、污染小,且儲量巨大,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可燃冰的開採對我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回國後,盧海龍在北京大學組建了一支由地球化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微生物學等專業人員組成的天然氣水合物研究團隊。這支團隊在開展可燃冰勘查和開發有關的基礎物理、化學性質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為我國在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可燃冰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我研究了一輩子可燃冰,想為國家做點事,這次試採可燃冰讓我有了報國的機會。”盧海龍説。
我國海域雖然可燃冰儲量豐富,但儲層條件並不好。盧海龍和科研團隊咬定青山不放鬆,從試採前的勘查準備到提出地層流體抽取試採法,再到可能出現問題的預案,他們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準備。
5月10日14時52分,點火成功!
從水深1266米海底的天然氣水合物礦藏開採出的天然氣,點火後閃爍着藍色火焰,令“藍鯨1號”鑽井平台上的所有人都無比興奮……這是全球首次在泥質粉砂儲層中試採可燃冰成功,在世界科技史上鑄下了輝煌的烙印。
科研事業需要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年過五旬的盧海龍深知為國家培養人才的緊迫性,對待學生毫無保留,悉心培養。
“盧老師非常希望把學生培養成獨當一面的科研工作者,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博士生滕益華眼中,盧海龍時刻關注着學生的成長。
“我這一生,已經過去了大半,還想為國家多做點事情。”盧海龍説這番話時很平靜,亦如那風和日麗時的海面波瀾不驚,但聽者卻分明清晰地感受到他那一腔澎湃着的愛國赤誠……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04日 08 版)
(2017-09-04)
9月6日上午,有居民在溪頭社區微信羣裏問:是否有一家名為“鑫燃燃氣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小區檢修燃氣管道。頓時,微信羣裏就炸開了鍋,好多居民都説有“燃氣公司的工作人員”來敲過門,還有居民已經購買了他們推銷的產品。
家住溪頭社區秀水華庭小區的王女士就是將信將疑付給對方360元。上網查詢了這款可燃氣體探測器的價格,價格在50元左右。
而浙能天然氣有限公司客服提醒市民,該公司員工上門都會提供客户詳細資料,穿工作服同時佩戴工作牌,一般檢查是不收取費用的,即使要收費也會告知用户去公司窗口繳費。
(2017-09-12)
隨着近些年人工智能的火熱,不少企業都投入到AI大軍中了,並斥巨資進行研發以及佈局。例如,百度、騰訊、阿里等國內知名互聯網巨頭均建立了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與此同時也吸引了不少高素質、高學歷的頂尖AI海歸人才選擇主動迴歸,並逐漸成為中流砥柱。
有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4年間,中國在AI方面的專利申請達到8410項,比2005到2009年這五年增長了186%。因此國內AI的迅速崛起也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BAT也成為了國內第一批人工智能的受益者,因為研發人工智能需要建立自己的數據庫,而對於早已擁有龐大數據庫的BAT來説並非什麼難事。擁有這些大數據的公司也可以將現成的大數據應用在程序上,去做更一進步的商業化價值發展。
不僅如此,國內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快速發展還吸引了不少頂尖海歸人才,像前谷歌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董事會副主席;陸奇以及阿里雲首席科學家兼副總裁周靖人等。
這些海外頂尖人才的迴歸,對於國內人工智能的發展是極大的利好,因為這些頂尖人才不僅把國外先進的AI理念引入到了國內,還能在此基礎上創新,製造屬於我們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統。
可以説隨着這批人員的迴歸,曾經被視為科技發展相對落後的中國,正在迅速崛起,未來還有可能超過國外。
(2017-09-08)
申論熱點材料閲讀
可燃冰也叫天然氣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簡稱Gas Hydrate)是分佈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温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可燃冰”或者“固體瓦斯”和“氣冰”。
天然氣水合物甲烷含量佔80%~99.9%,燃燒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都小得多,而且儲量豐富,全球儲量足夠人類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
目前,3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進行“可燃冰”的研究與調查勘探,最近兩年開採試驗取得較大進展。2017年5月,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據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官方網站消息,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超過7天的穩定產氣,取得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的歷史性突破。
中共中央、國務院的賀電指出,天然氣水合物是資源量豐富的高效清潔能源,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經過近20年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的自主創新,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這是我國在掌握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國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峯的又一標誌性成就,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申論熱點獨家模擬題及詳細解析模擬題
2017年5月,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這一標誌性成就,對推動能源生產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
現階段世界人口依舊在增長,我國更是人口大國,人口的增多讓環境資源變得更加稀缺,面對趨緊的能源壓力,我們在不斷精進科技,從而探索新的能源,向深海、深空、深地、深藍眾多未知領域邁出認知的步伐。可燃冰的開採成功便是我們探索新能源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對未來國家的發展,乃至全人類的生存都具有重大意義。
從當前我國發展所遇到瓶頸來看,其中資源供應緊張就是其中之一。可燃冰試採成功,一旦能夠技術成熟進而大規模供應並投入使用,將會減緩陸地資源供應緊張的問題,大量開採陸地資源也是對環境的一種破壞,現今人們對環境的要求愈來愈高,可燃冰的開採也可以保護陸地環境,給陸地資源短暫的休眠和自我修復的時間。可燃冰開採中更是我國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的自主創新,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因此可燃冰對於國家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
與此同時,可燃冰從發現到開採也是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現如今也只是試採成功,對於技術和採集可行性勢必要做出更多的革新,不能沾沾自喜,對於可燃冰試採成功事件,除了欣喜之餘更要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首先,從試採到批量成熟採集,還需要繼續探索與研究,對於採集可燃冰要規範安全的開採,這也是我們未來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我們要繼續努力研究穩定安全的開採技術。
其次,可燃冰的開採也需要考慮到海洋資源和海洋環境最大承受能力,可燃冰的大規模開採。這個階段轉換到商業規模的開發生產階段,還有經濟、地質災害、環境等問題需要考慮,不能再走先破壞在治理的老路,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二者要並重,呈現出健康的科學發展方式。
最後,任何事務都離不開規章,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可燃冰的開採要在法律與制度的約束下合理開採,避免日後不具備資格、非法經營的商家以此為依據牟利,因為開採不正規浪費資源,甚至造成環境污染或者安全事故。
總之可燃冰的試採成功無疑給中國未來的發展帶來新的力量,合理開採,合理利用我們更要做足功課,在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下,我們將繼續探索更多能夠服務於人的新能源,我們可以共同期待可燃冰能為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帶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2017-09-03)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