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五朵金花》《人到中年》《我不是藥神》……“幸福小康”之路,這樣步步走來

由 士振文 發佈於 娛樂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脱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特別策劃了“幸福小康”主題影展,展映新中國成立以來拍攝的八部優秀國產影片。這些優秀創作在弘揚時代主旋律的同時,也湧動着脈脈温情,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值得被不斷重温回顧,對於當下的創作而言,也充滿啓迪意義。

讓那些可貴精神得以延續

從《五朵金花》《人到中年》《北京,你早》,到最近的《我不是藥神》,“幸福小康”主題影展涉及教育、普法、醫藥等多個領域,全方位展現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奮鬥,獲得幸福感。

“小康的內涵很豐富,今天我們做小康題材不能只盯着扶貧,簡單地解讀政策,而應該從更開闊的視野來理解小康所包含的現實意義。”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川認為,從這個層面來看“幸福小康”,在中國影史上可以找出四五百部作品,包括本屆電影節“向大師致敬”單元中吳貽弓的《闕里人家》等,都是不同年代、不同角度展現百姓生活變遷,也包含改革開放以來對傳統價值觀的回顧和對文化的反思。

反映當下現實的優秀影視作品,往往取材於現實中的真實故事。比如《馬背上的法庭》靈感來自一篇關於基層法官騎馬翻山越嶺給鄉民開庭的新聞報道,帶領觀眾深入雲南西北地區,見證法律如何進入鄉民的生活。《我不是藥神》同樣改編自真實故事,拍出了一部既好看又發人深省的社會道德劇,並引發全民對藥品價格等社會問題的大討論。這些來源於中國現實社會、真人真事的改編,也是創作者對於時代痛點的敏鋭捕捉。比如尊重法治精神還是依循鄉村人情社會,在基層農村往往面臨着衝突,通過《馬背上的法庭》《被告山槓爺》《秋菊打官司》等一部部影片,可以看到中國農村法治建設是如何從當初走到今天的,從有温度的影像敍事中,讓大眾看到歷史前進清晰的軌跡。

“進入小康社會後,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也在逐漸發生改變。從上世紀90年代大力發展經濟,到重視生態發展平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這種價值觀的進步和思想變化都應該在電影中得到體現。”石川認為,當下回看這些影片,更大的意義是在對幸福小康主題的思考和表現中,找到兩代人的情感共鳴,用文化去彌合代溝,讓那些可貴的精神得以延續。

《人到中年》反映了上世紀80年代初知識分子特別是中年知識分子的生存困難和堅韌品格;《美麗的大腳》中,倪萍飾演的鄉村女教師在赤貧條件下依然堅守崗位職責,這對於物質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人生選擇更多元的當下年輕人來説,也許很難理解。但也正因如此,現今的年輕人更需要去看這些影片,從前面幾代人的身上感受人自身迸發出的精神力量。“小康不只是反映時代,這種精神層面的傳承和反思才是深層次的,電影最核心的是精神。”石川説。

用時代共情觸及觀眾內心

明年即將迎來建黨一百週年,在本屆電影節以“全面奔小康·築夢新時代”為主題的中國電影產業高峯論壇上,上影集團、騰訊影業、阿里影業等紛紛亮出下半年至明年的片單,抗疫題材、迎接建黨百年等主旋律影片成為一大亮點,《1921》《大城大樓》《望道》《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等眾多影片資訊一經發布就引發影迷期待,也為剛剛復甦的影視市場注入信心。

如何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展現民族特點,加強類型創作和藝術創新,融合主流思想與商業價值,是國產影片的創作難點。本屆電影節論壇也將話題聚焦於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不斷推動中國電影從“高原”向“高峯”邁進。

這些反映重大題材的影片也對當下的影視創作充滿啓發意義。“除了觀照現實,還有怎麼理解過去,並從中挖掘今天需要的價值。”石川認為,隨着影視市場的商業化推進,不管是電影還是網劇領域,都一定程度上存在唯收視率、流量至上的現象,將創作帶向架空歷史,背景虛空懸浮,很多“神劇”只是穿了那個時代的衣服,卻拋棄了時代的內核。“立足當下,我們也需要回歸傳統,不僅提供文化娛樂產品,也要有一定比重的嚴肅題材,弘揚我們的主流價值觀。”

反映偉大時代,並不意味着只能選擇宏大歷史敍事,對小人物、身邊事的縱向深挖,同樣可以以小見大,打造時代經典。阿里影業正在籌備6部現實主義影片,將以小人物、正能量、大時代為特色。“幸福小康”展映單元裏,更多是平凡人的普通生活,無論是《米花之味》裏的單親媽媽、留守兒童,還是《北京,你早》裏的北京公交車司機與售票員,都在捕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脈動,用時代共情觸及觀眾內心。

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官方入選影片《蕎麥瘋長》也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影片講述三位年輕人離開家鄉奔赴大城市後,在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下,被愛情與夢想勾連在一起的故事。當片尾響起《東京愛情故事》的歌曲時,很多觀眾哭了,主動站起來分享自己的感動。導演徐展雄覺得,這是因為影片讓許多從小城鎮去大城市求學、打工,追求夢想的年輕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個人在這個電影中看到了自己,這是最大的現實主義。”

本屆金爵獎取消評獎,但從官方入選影片可見,迴歸現實、迴歸本土,是本次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釋放出的風向標。正如《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論壇上所説,“這個時代需要有當代性、創新性、本土性的作品,電影要與人、與靈魂、與社會時代話題有關,並有一定娛樂性,更好看一點。”

電影院時隔一百多天後的重啓,也讓電影人更加珍惜這次與觀眾重逢的機會。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時代主旋律,跟隨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風向標,中國電影人的步伐邁得堅定有力。(鍾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