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范志毅,這個退役多年的老國足,幾乎用一己之力帶領着國足“出圈”。有球迷調侃道,如果範指導轉行去做脱口秀,成就可能不會亞於足球。

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距離那一期堪稱經典的體育專場已經過去了十多天,但該話題近期突然再次火爆。原因非常簡單:原定於3月21號播出的《吐槽大會》體育專場下集取消播放。

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吐槽大會》官方給出的理由是因剪輯時間不足無法和觀眾見面。但結合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足籃風波”,大家應該都知道,“剪輯時間不足”絕對不是《吐槽大會》第8期停播的真正原因。

根據國內媒體報道,本週日(3月28日)的《吐槽大會》將不會播出體育專場的下集內容,而是直接跳過,播放原本定好3月28日應當播放的內容。

無論背後原因如何,我們幾乎都可以確定:《吐槽大會》第8期將永遠塵封在節目組的檔案室中,無法和觀眾見面。

毫無疑問,第8期的停播對於觀眾來説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我們沒有辦法一睹體育專場的結局。更為關鍵的是,此次風波也給《吐槽大會》節目組帶來了一個疑問:日後是否還有必要選擇如此“大尺度”的話題?

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對於觀眾來説,《吐槽大會》不過是一羣嘉賓聚在一起互黑的綜藝;但對於節目組來説,方向的選擇、話題的收集以及最後的錄製都具有極高難度。大家可能略有疑惑:這樣一期節目,從話題誕生到最後錄製,究竟是沿着怎樣的流程前進?

一、方向選擇

從節目類型來看,《吐槽大會》的方向選擇與其它節目有着較大的不同。首先,《吐槽大會》是一檔典型的以嘉賓為中心的語言類節目,旨在給嘉賓提供一個“吐槽對方”的平台;每一期《吐槽大會》並沒有固定的主題,而是以各位嘉賓的人生經歷為基礎,由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台詞創作。

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吐槽大會》的節目特色可謂獨開一派:每一期並沒有特定方向,而是結合嘉賓本身經歷進行展開。方向靈活、內容真實,這就是這一檔節目能夠持續火爆的關鍵原因。

這樣一來,嘉賓的人員選擇就和《吐槽大會》這一檔節目的方向息息相關。前幾季,節目組更多會選擇自帶流量的演員或者歌手作為嘉賓,取得了不錯反響。但隨着節目的進行,新的問題也順勢產生:演藝圈資源有限,且背後關係錯綜複雜,節目組在選人時不僅要反覆斟酌,更有可能出現無法產生良好吐槽效果的尷尬局面。

為了拓寬節目發展方向,《吐槽大會》自第3季開始主動走上多元化道路,以更加包容的姿態進行嘉賓選擇。

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京劇藝術家王佩瑜、作曲家金承志、足球運動員馮瀟霆、游泳運動員孫楊、主播薇婭等一系列非演藝圈嘉賓正是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來到節目舞台。從節目組的角度來看,這些嘉賓在廣大人民羣眾中具有一定流量,但整體知名度不如明星,因此更容易“挖出”一些原先不為人所知的“猛料”。

選擇好嘉賓,節目的方向也大致定型——嘉賓那些值得吐槽的人生經歷,就是節目組展開話題的方向。

二、話題收集

絕大部分觀眾應該已經知道,《吐槽大會》的台本並非上場的嘉賓原創,而是由節目組編劇進行創作,最後交由嘉賓敍述。

這樣一來,嘉賓的種種“槽點”就得靠編劇自我深挖。那麼,編劇們如何能夠對嘉賓的人生經歷瞭解如此通透,並且創造出足以產生舞台效果的台本呢?

顯然,僅僅依靠網絡上片面的敍述是不足夠的。正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想要對嘉賓的人生經歷有更加細緻的瞭解,就得找到嘉賓本人一探究竟。

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前籃球運動員張衞平曾參加《吐槽大會》第3季的錄製,錄製結束後他分享了《吐槽大會》的製作流程,讓我們得以對這檔節目有更加深入的瞭解。

張衞平表示,自己開始明確拒絕了節目組的邀請,因為自己此前從來沒有參加娛樂節目的經歷。但《吐槽大會》節目組並未就此罷休,而是通過騰訊體育進一步接觸張衞平,並表示可以藉由節目平台宣傳即將開打的籃球世界盃。

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張衞平最終答應了節目組的邀請。讓人意外的是,《吐槽大會》的流程與其他綜藝節目有所不同,需要進行錄製前的採訪。

根據張衞平回應,當他答應參加節目不久後,騰訊體育的編導立即展開電話會議,《吐槽大會》的節目編導們甚至特意帶人從上海飛往北京,只為在張衞平啓程前往美國前見上他一面。

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對於《吐槽大會》來説,錄製前的採訪不僅能夠讓主持人對於嘉賓的性格有更深瞭解,更是瞭解嘉賓人生經歷的重要橋樑。張衞平回憶,為了進一步融入他所從事的籃球運動,《吐槽大會》編導團隊甚至還從上海特意帶來了幾位資深球迷,由他們在採訪過程中進行旁聽。

在不長不短的採訪中,資深球迷的作用就展現出來,他們對於張衞平的人生經歷本就有一定了解,相對節目編導來説更容易展開話題。張衞平和他們聊籃球、聊比賽、聊解説、聊自己人生中所碰到的奇聞異事,可謂相談甚歡。

在張衞平侃侃而談時,編導團隊帶來的工作人員在旁記錄重點,為編劇在台詞創作時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基礎。一場帶有鮮明聊天性質的“採訪”,既不會讓嘉賓感到為難,也潛移默化收集到許多寶貴資料,減輕了編劇的台詞創作難度。

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採訪結束後,編劇會根據記錄員提供的採訪資料,選擇出具有一定話題性和“槽點”的案例加以展開,結合網絡上本有資料,創作出節目錄制過程中的初稿,之後與嘉賓反覆對接、刪改,形成定稿。

在張衞平指導的回憶中,我們也瞭解到《吐槽大會》編劇在和嘉賓對稿時的一些小插曲。張衞平表示,節目組編劇給予了嘉賓充分的尊重,願意接受嘉賓在本領域提出的一切要求。但如若嘉賓的要求超出本領域,甚至影響到了節目組的整體架構時,編劇又會給予堅決的反對。

當然了,節目組也不會為了刻意追求某些“槽點”而無視嘉賓要求。如若嘉賓對於某些“槽點”難以接受,節目組也會給予充分尊重,將有關台詞從文稿中一一刪除。

三、錄製細節

《吐槽大會》的工作人員極具團隊性,不同工種的工作人員聚集在一處,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發光發熱。化妝、對稿、彩排、定妝照······相關工作人員會盡最大可能糅合每一項不同的工作,有效節省嘉賓時間,保證節目錄制質量。

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從節目的具體流程來看,《吐槽大會》可以分為彩排和錄製兩個方面。由於每位嘉賓檔期不同,加之為了保證神秘度,《吐槽大會》的彩排並不會讓所有嘉賓共同進行,而是採取了“每人排自己那一部分”的工作流程。這樣一來,節目組既可以以更加靈活的姿態應對每位嘉賓的檔期,也可以盡最大程度保證節目神秘感,讓嘉賓在正式錄製時有更加真實的表現。

彩排過程中,現場的工作人員會向嘉賓詳細介紹節目流程,其細節程度甚至規範到了嘉賓的語氣、神態乃至於姿勢。舉例來説,工作人員會在彩排過程中根據每一位嘉賓的習慣語調、聲音大小,針對性地調整話筒音量,使得錄製出來的效果呈最佳狀態。

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與此同時,每位嘉賓在座位上只能看兩個地方——場上嘉賓以及專屬攝像機。原因很簡單,一旦嘉賓在錄製過程中眼神飄忽不定,無法讓節目在最後的觀感保持最佳狀態,對於後期剪輯組的工作也增加了許多難度。

待到一切事項對接完畢,就是節目的正式錄製。為了呈現出最好狀態,也為了有效節省各位嘉賓的時間,《吐槽大會》採取“一遍過”的錄製方式。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吐槽大會》的嘉賓們對於節目的重視性普遍較大,都希望自己能夠在臨場發揮出最好狀態。

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對於廣大網友來説,綜藝節目到底有沒有劇本是一個長盛不衰的話題。《吐槽大會》不僅有固定的台本,甚至還不允許嘉賓進行任何臨場發揮,必須要一字不差地將敲定好的文稿表達出來。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説,即便到場的嘉賓都具有一定基本素質,但他們畢竟不是專業的脱口秀演員,不可避免會在節目過程中出現一些失誤。

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吐槽大會》節目組會增設一個補錄環節。如果哪位嘉賓在表達過程中出現失誤或者不妥之處,會在節目錄制後留下來補錄,剪輯組可以根據現有素材,將嘉賓的補錄片段剪入正片。

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需要強調的是,要將這麼一大幫子人蔘加的室內綜藝節目安排的妥妥當當,不僅需要各方來賓積極配合,更需要節目組合理調配時間。

根據張衞平指導回憶,當某位嘉賓進行補錄時,其他嘉賓並不會在後台閒着等待,而是會利用這一段時間進行宣傳片錄製或者採訪。總而言之,節目組上下就像一台運轉嚴密的機器,既有效節省了嘉賓的錄製時間,也保證節目處在有條不紊的錄製流程中。

四、宣發流程

對於一檔綜藝節目來説,節目本身的質量固然非常重要,但外圍的宣發環節同樣不能忽視。許多人原本並非節目的忠實觀眾,但正是在宣發團隊的“引導下”,主動關注節目並且最終成為了一名忠實觀眾,這便是宣發團隊的重要性。

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互動花絮》、《快問快答》、《後採花絮》以及一系列海報劇照都有宣發團隊完成。這些平平無奇的小視頻看似無關緊要,也不是觀眾的主要關注對象,但對於節目的宣傳起到了“多路齊發”的效果,不僅能夠增加節目流量,更能拉近觀眾與嘉賓之間的距離,為節目正片創造更大價值。

總而言之,宣發團隊的作用看似默默無聞,但為正片的播放保駕護航,是每一檔綜藝節目都不可缺少的環節。

結語

近些天來轟轟烈烈的“足籃爭論”無疑體現出球迷們對於各自領域的關注,但也側面證明《吐槽大會》節目的成功。

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無論從話題資料收集,還是現場錄製過程,甚至是最後的節目效果體現來看,《吐槽大會》都算得上是當今中國最優秀的室內綜藝節目之一。如今因為過於“出圈”引來停播風波,的確對於節目運行的大方向產生了動搖,但也不得不説也是一種別樣的“肯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76 字。

轉載請註明: 自帶流量、頻頻“出圈”,揭秘《吐槽大會》之流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