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丁真”?需理性看待 不宜一哄而上
去年年末,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男孩丁真的一個笑容,攪動了互聯網。他一下成了“頂流”,一度帶動家鄉理塘在某旅遊平台上的搜索量暴增620%。
整個甘孜州,去年第四季度共接待遊客1037.91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55.24%。
同樣來自甘孜州的全國人大代表鄭建英向記者感慨,她很驕傲,一個藏族小夥子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一個來自鄉村的男孩,能走出大山,走進全國人民的視野,這是好事。”3月7日,長期關注鄉村建設的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丁真的走紅,無論對脱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都起到了正向作用,傳播的是正能量。這種走紅,值得鼓勵與肯定。
其實,2020年2月,理塘縣才走出貧困縣之列。當地人説,這次理塘被“幸運之神”垂青了。
那些同樣擁有着特色旅遊資源的鄉村,可能也在期待着一個“丁真”,一次走紅。
來自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玉池村的農民、全國人大代表馬慧娟對網絡的力量有着切身的認識。因為互聯網,她農閒時寫的文字被更多人知道,還被雜誌選中發表。她有了新的身份——作家,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互聯網給了每個人機會和平台,給了他們所向往的東西。”馬慧娟説,特別是脱貧攻堅的成果、偏遠地區人民生活的改變,通過網絡可以直接地呈現在更多人面前。
但網絡之風颳得太猛,也給鄉村帶來了一些浮躁之意。馬慧娟看到,身邊一些年輕人也在想着能不能走捷徑,當網紅。“還是需要引導大家,各司其職,為美好生活奮鬥。”她表示。
互聯網“喜新厭舊”的速度很快。關注度有時轟然而至,然後倏忽而逝。馬慧娟説,她所在的鄉村,也曾找過明星推廣,但卻很難打開局面。互聯網不斷製造新的話題、新的流量。未來,可能每個有特色的小地方,都能通過不同平台讓大家知道。但短期內,理塘丁真是個很難複製的案例。
“丁真走紅很好,但各地不要一哄而上。因為一哄而上的結果,很可能就是一鬨而下。”連玉明強調,不要過分炒作和包裝網紅,須理性客觀地看待“丁真現象”,更別把類似事情當成一種政績,否則,結果可能會與初衷背道而馳。
不過,要是天時地利人和,有些地方真的抓住機遇,紅了起來,接下來要怎麼做?
連玉明強調,能走紅的,一般都是具有特色的村落和產品,此時,後續工作就要跟上。
他向科技日報記者強調了“三個保護”。
第一,是對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保護。有遊客是好事,但如果沒有準備好,來的遊客又太多,可能會造成對傳統村落的破壞。當地需要科學評估本地的旅遊承載能力。第二,要加強對歷史文化名城的整體性保護。不要被熱度衝昏頭腦,要有定力,“我們要堅持保護第一、傳承優先、適度開發、適度利用和持續發展”。第三,則是加強對農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是知識產權的保護。連玉明此前在調研中也看到,一些非遺傳承人憑藉智慧與技藝創造的作品面臨被“仿製”和被“山寨”的風險,還有大量種類豐富的非遺散落在鄉村,亟待對這部分非遺進行調研和梳理。
連玉明還提醒,鄉村走紅之後,當地也要加強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監督和管理,要讓消費者有良好的體驗。這樣,網絡帶來的熱度才可以持續,不然就是曇花一現。
此前,理塘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走紅之後,迎接幾十萬遊客的到來,需要系統化工程的整體升級。從旅遊產品的區別化定位、設置,到服務培訓、衞生設施建設,都要一步步進行。
(本報記者 張蓋倫 科技日報北京3月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