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暴者的自我認知往往出了問題

網暴者的自我認知往往出了問題

  本版圖片均由視覺中國提供

  由多部門發佈的關於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已經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也再次引起人們對網暴問題的關注。網絡暴力行為,可謂幾乎人人厭棄,它對受害者身心傷害巨大,對於社會秩序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看待網暴現象,我們不妨從網暴者的心理中尋找“問題根源”。在心理學視角中,網絡暴力主要有3個來源。

  首先,在一些網暴者的內心深處,社交邊界感被撕裂,而且未能得到重建。在現實環境中,人與人之間是有邊界感的,社交距離根據關係的熟悉與陌生程度,有從近到遠的差異。如果第一次認識,一般人不會當面評論別人的穿着和長相,那會被認為是不夠禮貌和有攻擊性的。而到了公共網絡環境中,人們的“可觸及性”大大增強,一條隨意的留言和評論,就可能將從未謀面的兩個人或者一羣人通過這樣的方式“連接”到了一起。邊界感是距離,也是安全感的來源之一,就像人的皮膚,如果沒有“心理皮膚”的保護,人們將無法在社交中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因此,網絡暴力在網絡無國界的環境下,直達當事人的感官,破壞了邊界感和安全感。

  再者,某些網暴者在貌似無人監管的匿名世界裏,產生了不用為自己言行負責的錯覺。在網絡的匿名社交環境中,認為無人看見就可以為所欲為,實際上是一種很嚴重的錯覺。因為我們的一舉一動,起心動念,發出的主體都是當事人自己,負面能量在潛意識中不斷積累,大腦意識和行為之間互相強化,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行為結果“買單”。就像不良的生活方式是當今許多人亞健康的成因一樣,不良的行為方式,也是當事人心理越來越不健康的成因,反過來又導致了不良行為的繼續發展。在無人處引爆負能量,只會加劇自己身心發展的不平衡,這讓一些人選擇以暴力和極端方式發泄負面情緒。

  還有一點不可忽視,一些網暴者的自我認知出現了問題,他們未能正確對待自身的負能量,意識不到“轉化和超越”才是正途。如今不少人都有焦慮感,內心壓力指數高。心理學壓力曲線理論表明,適當的壓力能夠促成人們的成就,而壓力過度則造成多種問題。

  有負能量就有理由在網絡上隨意攻擊他人嗎?顯然不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轉化內心的負面情緒,如何正確釋放負能量,要多內省,多加強自我管理,進而追問生命的意義。在此,筆者想到了奧地利著名神經病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他從1926年開始創立的意義治療學,被稱為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二戰期間,他曾因猶太人身份被關押在集中營,經歷了生離死別,最後堅持下來,創作了多部“意義治療學”書籍。他提出了“意義治療法”,用來接近生命存在的意義,關鍵詞就是愛和苦痛。二者看似對立,卻可以幫助我們體悟“存在”的意義。缺少內心的意義感,正是一些網暴者的心理問題根源。從這個意義來講,負能量應該得以正確轉化,而不是激化和發酵。面對網暴現象,治理違法行為不是最終目的,讓人們擁有內心意義感的自覺,才是目的。

  同時,我們也得看到,當前治理網暴違法行為,在具體操作上也存在一些挑戰。一是要區分網絡維權、網絡檢舉揭發和網絡暴力的界限;二是要區分好懲戒網絡暴力和保護言論權利的界限;三是對於網絡暴力的取證和對嚴重危害當事人和社會秩序具體程度的鑑定標準。這是挑戰,亦是機遇,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要做好法律層面的工作,心理上的疏導和調節工作也是不容忽視的。只有齊頭並進,才能更好地從根源上減少網暴現象。

  (作者系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

  李婷婷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39 字。

轉載請註明: 網暴者的自我認知往往出了問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