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產業化的時代,偶像誕生就像是資本運作邏輯下一件商品的問世。為了推銷這件商品,“顏值即正義”的畸形價值觀正在悄然流行。在這種不良社會思潮影響下,部分人的三觀跟着五官走,認為長得帥或美可以代表一切。只要顏值夠高,即使犯了罪也有人同情。粉絲對偶像這種“無腦式”的追捧行為,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輿論熱點,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討論。
因變現快、獲利高,近年來偶像產業成了資本眼中的香餑餑。在“偶像養成”模式下,經紀公司與各大網絡視聽平台以打造偶像團體為目標,將年輕、貌美、帥氣的男孩女孩們送上綜藝選秀節目、文藝晚會等曝光度高的平台,獲取高關注度和粉絲量,從而實現流量變現。在這個過程中,偶像養成類選秀節目迅猛崛起。這些節目重點聚焦選手的成長過程,追求“讓粉絲看着自己所喜愛的偶像慢慢長大”的效果。為了讓自己喜歡的選手脱穎而出,一場場喧鬧狂躁的投票大戰在粉絲之間拉開帷幕,讓節目製作方、廣告商賺得盆滿缽滿。嚐到甜頭之後,藝人經紀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很多老牌公司也轉變業務方向,紛紛將目光放在偶像市場的發展上。這些公司的實力良莠不齊,大公司選拔有潛力的年輕人,並依靠自身資源對其進行培養和包裝;而中小型公司更像是以手中的藝人為賭注,在偶像市場進行一場賭博。
從2018年到2021年的四年間,選秀類綜藝節目一共打造了7組偶像團體,輸送了數十位新晉偶像。這些選秀節目中對高顏值的追逐傾向十分明顯,一些導師在評價選手時秉持“顏值即正義”的理念。有導師甚至在節目中直接對選手説:“你長得好看就夠了,不需要會別的。”很多觀眾給選手投票時,也不看選手專業能力和文化水平。有的選手根本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唱歌跑調,跳舞跟不上節奏,業務能力慘不忍睹,更別提文化修養和精神涵養了。但這些選手卻能憑藉高顏值過五關斬六將,在激烈競爭中“躺贏”。
為了維持公眾的高關注度和高討論度並轉換為高流量數據變現,經紀公司、平台和藝人挖空心思立人設,想盡辦法做數據,費盡心機爭取各種影視劇、綜藝節目的露臉機會,刷存在感。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飯圈”藴藏的巨大潛力,於是使用各種方法誘導年輕粉絲羣體投票打榜,將其培養成天然的流量製造羣體。於是,一次次圍繞“顏值即正義”的營銷就此展開,一場場為了“顏值”奮不顧身的“飯圈”行為讓人瞠目結舌。
從某種角度來看,偶像是粉絲自己夢想的投射,其所承載的是粉絲對美好的想象和嚮往。然而,一些在偶像工業體系中打造出來的“愛豆”是空有其表的花架子。這些人大多數尚未成年就離開學校,進入經紀公司當練習生。他們將時間更多花在表情管理的訓練、討好粉絲的話術、應對採訪的技巧上。有的年少成名,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沒有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而是在名利場浸泡,被粉絲們追捧。於是,一部分人開始膨脹,對自我的認知和人生的定位逐漸發生偏移,甚至做出了代孕、吸毒等觸犯國家法律的行為。可見,一個偶像的打造,應該將重點放在教育而不是包裝上,應對其文化水平、專業能力、道德修養等方面都有專業且全面的規劃。真正的優質偶像未必有無懈可擊的容顏、瀟灑婀娜的體態,卻一定要具有善良、謙遜、敬業等優良品質,時刻以“用精品力作回饋粉絲期待”來嚴格要求自己。
三觀豈能跟着五官走?“顏值即正義”背後,反映了不良傾向下價值理念的跑偏。我們應堅決抵制這種膚淺媚俗的討論模式,少談一點顏值,多談一點文化;少做一些偽流量,多傳播一些正能量。
(作者:牛夢笛)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06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