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實習生 趙雪青
近年來,以革命歷史為題材的主旋律作品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從“五四運動”到“紅船精神”,從紅軍長征到建國偉業,從展現重大歷史事件到刻畫革命英雄人物,一次次讓觀眾觸摸那段崢嶸歲月。由劉雪松執導,陶佳編劇,張寧江、林鵬等主演的《血戰松毛嶺》,聚焦鮮為人知的松毛嶺戰役,帶領觀眾重新認識這段歷史的重要時代價值。在劇集熱播期間,該劇導演劉雪松、編劇陶佳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分享拍攝歷程和心得感受。
▲ 《血戰松毛嶺》導演劉雪松(左一)
《血戰松毛嶺》講述了1933年7月中國工農紅軍組建東方軍入閩作戰,在閩西松毛嶺地區連續作戰,一支由平凡的閩西子弟臨時組建的地方武裝赤衞隊,在餘光明、馬青山等優秀紅軍指揮員的訓練和指揮下,成長為一支無堅不摧的百戰之師,最後在松毛嶺陣地上鏖戰七天七夜,保證了中央紅軍順利轉移開始長征,以青春生命踐行革命信仰的熱血成長故事。
談及選擇這段歷史作為拍攝主題的原因,劉雪松表示:“希望讓觀眾瞭解這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壯的革命歷史,讓他們知道這雖然是一場在戰役上受挫的軍事行動,但是在戰略上卻是一次偉大的勝利。”為了籌拍《血戰松毛嶺》,主創團隊進行過多次勘察和採訪,編劇陶佳透露,“我們到當地去勘察了這個壕溝的遺址,還採訪了那些紅軍後代,才深知這場戰役打得多麼慘烈。但是連城、龍巖、長汀當地的老百姓仍義無反顧地去支持紅軍,戰士們堅持鬥爭,絕不退縮,給我們巨大的震撼。我們這次挖掘,實際上也是挖掘了一部分戰史遺失的一些東西。”
▲ 《血戰松毛嶺》工作照
《血戰松毛嶺》是一部偏羣像的戲,每個人物的刻畫都追求生動形象。“‘像’比‘演’重要,角色一定要從形象氣質上貼近那個年代的人物,包括他們的膚色、他們的眼神,每一個人物和編劇所塑造出來的文學人物要高度的契合。”劉雪松在挑選演員時嚴格遵守着這個規定,在拍攝時也更加註重人物經歷的完整性,最後塑造出了一批性格鮮明的人物。陶佳也表示:“其次,這裏邊很多人物都是在我們實際採訪之中遇到的,都有人物原型,把原型最核心的東西提煉出來,再在其他的地方加以藝術化地處理,就讓這個人物顯得更鮮活、更接地氣。”
至於為何拍成羣像劇,陶佳給出了答案:“在採訪中我發現,每個人對當時那場戰爭的記憶點是不一樣的,但是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值得記憶的東西,都有他的閃光點,所以那個時候開始我就覺得這是一個羣像戲。”導演劉雪松也想通過這部劇向大眾傳達:“這是一種集體的英雄主義,是一個羣體的覺醒,這麼多人整合在一起,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這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脊樑,這才是我們要的英雄。”
▲ 《血戰松毛嶺》劇照
如今,《血戰松毛嶺》已經播出16集。憑藉緊湊的劇情、明快的節奏、乾淨利落的戰爭場面,備受觀眾好評。劉雪松直言:“節奏快是想滿足一些年輕觀眾的觀影習慣,讓他們知道那段紅色記憶,並從中有所收穫。而選擇灰色作為底調,是為了突出紅軍的紅,灰是一種樸素的紅軍服裝的一種精神,一種大眾的顏色,紅是一種熱血、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嚮往,這是對這個戲的色彩美學的一個考量。”
▲ 《血戰松毛嶺》劇(圖據片方照)
在把握主旋律題材中青春性和嚴肅性的關係上,劉雪松也有自己的看法:“青春性和嚴肅性是不矛盾的,它是相對的統一。青春性指的是這批年輕人的年齡,他們的氣質,他們的悲、喜、苦、樂;嚴肅性,是我講述他們這些故事的態度是嚴肅的,不是戲謔、調侃的,我在嚴肅地對待他們的青春夢想和奔赴犧牲的大義凜然。”為了吸引年輕觀眾,他還制定了九字方針,即“別端着、説人話、要有趣”,“這是我們開機前劇組主創討論的時候,我定的九個字的方針,我相信只要你真誠地去講述一個故事,年輕觀眾一定會接受和認可你的真誠。”
▲ 《血戰松毛嶺》劇照
除了真切的戰鬥場面,《血戰松毛嶺》還設置了幾組耐人尋味的情感關係。對此,劉雪松坦言:“無論在什麼年代,古今中外,親情、友情和愛情都混雜在所有的一切的過程裏,越是在艱難的時候,越能夠彰顯情義的存在和可貴。當然我們也沒有刻意地去渲染這種情感表達,我們只是讓它存在於事件之中。”他也希望這部主旋律作品能得到更多傳播:“用我們的眼睛和耳朵替先烈們去聽、去看,這盛世之音,這盛世繁華。這部劇我們留了一個很大的彩蛋在最後一集,動用了全劇組的力量,希望給觀眾帶來驚喜和欣慰。”
▲ 《血戰松毛嶺》劇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